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探析

2017-12-24 08:09陈超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实训院校高职

文/陈超,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探析

文/陈超,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高职院校不仅需要做到教育体系的发展,还要参与到当地社会的经济建设中,在其中发挥自身的作用,使自身的价值得到体现,为实现此目标,需要根据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使用合理的方案解决并总结经验。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路径

在高等教育体系实现普及化之后,高等学校得到大量学生资源,自身飞速的发展,尤其在新世纪到来之后,由于国家颁布相关的政策,在极大程度上促进高等院校的发展与改革,通过对校内资源的整理与优化,为社会发展与建设提供大量的人才,并取得极大的成效,成为当前实现强国政策的主要环节之一,为发展提供持久的力量,但是虽然一部分高校在社会建设中发挥自身的作用,为经济提高做出贡献,但是仍有很多学校,并没有响应国家的政策,在地域经济中发挥的能力有限,其工作开展水平需要提高。

1 高职服务地方经济概况

1.1 学生综合能力不高,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高校的招生前,盲目扩招,并没有考虑学校自身情况,是否有足够的教育资源支持大量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导致学生入学之后,其教育内容与宣传事项矛盾。而且学校仅把侧重点放在学生的扩招中,没有将注意力放在学生毕业实习中,使学院专业配置不具有合理性,首先,在高等教育越发普及的时代中,生源不充足,并且大部分的学生都想要在前景较好的专业中学习,基于这种社会意义,高职学校在设置专业的时候,倾向于热门专业[1]。其次,专业发展较慢,无法紧跟社会发展步伐,造成专业发展方向与经济发展趋势产生严重矛盾,学校无法对地方经济给予较大的帮助,此种情况的产生是由各方面原因引起的,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学校教学资源过于分散,大部分学校专业设置过多,对专业的发展没有足够的师资资源支撑,并且教学方式以及内容,是按照先进院校的教学内容制定的,没有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出了解,因此专业在开设之后,无法顺利发挥自身优势,最终教育水平停滞不前[2]。

最后,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自身更倾向于最近几年热门专业,最终使有些专业招生极少,产生两极化的现象,地方经济中有些行业人才稀缺,发展变缓。

其次,高职院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为理论知识的传承,实践技巧,以当前情况看来,只有学生实习阶段才可以接触实践[3]。在执行教学目标时,单方面知识的传授,无法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运用的过程中,学生会无从下手,成为理论上的巨人实践中的矮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1.大多数年轻教师,在学校毕业之后,便参加教师工作,虽然有着专业系统的知识体系,但是由于缺少实践能力,无法达到实践教学的需要,不能有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2.从学校的角度思考,在招生之前,没有充分考虑自身学校可供实训人数,在大规模招生之后,实训基地,无法满足学生实训需求,只能分组,分阶段进行,大大减少实训效果,实训教学目的没有达到预计目标。3.学校实训技术更新不及时,在外界发展中,技术的革新日新月异,新技术如雨后春笋,因此为保证自身的教学质量,学校需要根据当前技术标准,对自身是实训设备定时更新,使学生掌握高技术含量的设备,扩展学生视野,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培养人才时,仅为应对当前人才市场需要,只注重专业对口的职业化,教育内容倾向于专业知识,但是培养学生的本质为提升学生素质,并不是大规模培养专业化人才,需要学生可以在后续工作中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这种教育方式的弊端直接体现在,学生在毕业之后,专业性较强但是综合素质不高,难以适应工作岗位[4]。

1.2 没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与企业发展需要矛盾

此情况产生的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向,学校主观问题以及企业需求问题,高职学校主观上画地为牢缺乏追动求索精神,在学校内部,教学制度的完善并不代表着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而在如今新模式下,教育制度并不是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准,在呈现多元化的经济发展趋势中,学校不仅要对内部竞争资源的整合以及调动,而且还要加强对外调动联系,例如,实习企业、政府部门等。高职院校与企业中最大的矛盾便是自成体系[5]。

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便是经济的流通以及获取最大经济收益,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但是由于学校与企业之间交流不足,所培养的学生需要经过企业大量的时间培训,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无法为企业带来足够的经济收益,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更倾向于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可以在极短时间得到经济回报。并且信息时代下的招聘模式不在局限于人才市场等传统方式,新媒体方式的运用使招聘更加简洁,例如58等人才招聘网。这种趋势下,对于企业来说,校企合作的优势大大降低。而且政府方面调控不到位,引导作用得不到体现,而且由于经费的缺失,仅保持形式上的校企合作,并没有深入探究讨论过[6]。

1.3 教学研发程度不足

首先,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科研水平是评价整体教学质量的基础,如果学校不重视科研水平,那么教师科研能力便得不到提升,会影响教学目标的正常开展,而在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中,另一个主要的问题便是投入资金不足,使科研工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此问题主要是由于学校决策层思维局限导致的,在高职院校中,把教学管理当做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对于科研任务不屑一顾,使整体科研处于无制度可依的状态下,各构成人员的职责不明,相互缺乏有效沟通。

创新教育意识没有有效落实,高校没有明确的创新内容,创新管理的条例也无从实施,无法有效针对市场,创新学校教育内容,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需要面临很多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一个问题便是找到实施措施的突破口,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积极响应该思想的实行,还处于旧制度下的思维方式,创新对于学校来说并不具备任何实际作用。

2 高职院校服务经济发展的具体方式

高职院为落实此项制度,首先需要了解当地的具体状况,从整体上把握地域经济发展特点,以及未来社会发展具体方向,熟知未来发展的教育重点,将自身的主要教学思想与地域发展规划密切的链接在一起,教育的实行需要具有深入性、持久性,加强与当地政府,支柱形经济企业的联系,了解经济发展动态,并在其中发挥主动性,为发展做出贡献,赢得经济发展中参与者的地位,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程度[7]。

2.1 专业设置需要具有合理性

专业水平体现学校的教育水平以及发展理念,也是当前高职院校与社会交流的主要途径,专业的设置也是实现高等教育的主要方式,因此评价学校是否具有较高教育水准的标准便是专业知名度。学校在设置专业时,首要思考的问题便是怎样将专业建设成为具有特色的专业,因为特色专业是提升学校知名度的基础,在抢夺生源时,往往需要依靠独特性吸引学生资源,并且知名度的提高,可以提升企业对高职院校的信任值,方便后续工作的开展。其次,专业的设置需要考虑是否符合市场未来发展需要,设置专业需要耗费大量的教育资源,如果无法保证专业的前景,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专业的设置需要与社会需求相融合,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产业结构、作为专业设置的主要参考标准,加强教育内容与地方经济之间的联系,以市场需求作为前进方向,专业发展为骨架,创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的教育体系。

2.2 按照多种层次开展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措施推行的主要原因便是加强经济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此项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以产业实际需要作为主要参考方向,通过加强企业与高校的联系,将企业的实际工作环节作为学生主要的实训基地,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企业与高校各取所得。而且,高职院校需要根据政府政策的调整,对自身的内容合理的进行改变,以及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发展链条,将三者之间连为一体,促进产业调整速度以及整体经济的有序发展[8]。

2.3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高职院校不仅需要强化自身教学水平以及实训设备,也需要加强对外联系,准确把握社会发展以及企业动态,将人才培养模式适当的进行改变,使学生学习内容迎合市场需求,将最新的理念以及思维方式融入进自身教学内容以及方式中。为达成此项目的,首先需要坚定以社会为本的教育思想,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贯彻教学模式中,并以此为基准创新或改善体系,从根本思想上实现与时俱进,为区域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力量。

2.4 鼓励创新创业意识

在教育部最新准则中,高职院校加强创业教育,是加快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且此种教育方式可以有效应对利用人力资源,使国家强大,这项举措,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化,使人才质量得到质的飞跃,鼓励学生创业,使高职院校中的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创业带动部分学生就业,最终达到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所以,高校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精神,融入进教育中,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创业意识以及创业能力,而且学校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加强此类教学质量,例如环境模拟、项目模拟等。

2.5 政府需要加大投入

政府在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同时,需要加大投资力度,使科研条件得到提高,提升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并且加强科研管理力度,提高科研工作效率。然后从全局上把握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政府本身需要明确自身在未来市场中发展的方向,并以此为基础对当前的政策进行改动或者特设鼓励高校以及经济发展的策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为实现校企合作,加强合作深度,需要在法规中要将有关制度完善,以法律约束两者,明确两者所要承担的义务以及责任,出现问题时,做到有法必依[9]。

3 结束语

高职教育的普及,使高职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而且建设速度逐步加快,鼓励政策的实施,极大程度上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并且通过对校内教学资源的整合重分配,提高教学质量。在学校今后的发展中,面向市场经济已是必然的发展历程,也是高职院校实现自身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高职院校需要对自身的管理以及思维方式进行创新,发挥主动性。

[1]柯春媛,梁逸更.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路径探析[J].现代职业育,2016(19):173-175.

[2]王丽娜.产学背景下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探析[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7):76-77.

[3]任程坤,刘翠翠,陈志平等.基于产业转型升级视角的产教融合路径探析[J].机械职业教育,2015(1):11-12.

[4]刘晶晶.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机制及路径[J].成人教育,2013(4):60-61.

[5]卢景荣.高职院校发挥优势服务地方经济——以宿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20(1):87-88.

[6]赵爱香.依托校企合作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能力[J].现代营销,2016(11):147-148.

[7]郭铁铮.吉林省高职院校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的几点思考[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5,24(1):52-54.

[8]卢凯军,任力晖.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原则和途径探析[J].中等职业教育,2012(17):3-6.

[9]郭晓鹤.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问题的探析[J].价值工程,2013,32(4):271-272.

陈超(1986.4—)男,四川富顺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讲师,从事建筑施工技术类课程的教学。

猜你喜欢
实训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