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吹牛娃,家长如何应对

2017-12-23 13:37章中林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7年12期
关键词:好胜心小磊人生观

章中林

“这算什么?要是我去,不拿个一等奖,我就不回来。拿个二等奖,还到处炫耀?”当钢军对儿子小磊说起大刚作文比赛获奖,小磊不以为然地说。

“你爸就开这破三轮车来接你,也太寒酸了吧。看看我,哪回不是坐奔驰回家?你爸,也该换车了。”当邻居把儿子讲的话给钢军听时,他有些错愕——奔驰车可是老板的啊。

“你爸想换工作,找我呀。我爸一个招呼不就解决了。兄弟,你爸想换什么工作?”钢军去接儿子,听到他对着同学吹嘘,想上前说他两句,还是忍住了——遇事冷静三分钟,想好了再说。

听着钢军的倾诉,我知道他是为小磊爱吹牛皮的不良习惯在闹心。孩子爱吹牛,多半是好胜心和虚荣心在作祟,为了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为抢风头,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表扬,获得一种心理的满足感。孩子爱吹牛的另一个原因是某方面有不足,为了心理平衡,把话说得大大的,借此来维护脆弱的自尊。不管属于哪种情况,它对孩子成长都是有害无益的,而且一旦养成习惯,想要纠正都来不及。家有吹牛娃,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第一,家长不必恐慌,要心态平和。家长千万不要小看孩子充满好奇的探索活动,或者傻气十足的胡思乱想,因为这时候的孩子正处于创造能力的萌芽阶段。孩子说大话也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它当作是孩子对外部世界认知的一种自我创造呢?同时,说大话可以说是一种不自觉的自我保护行为,是补偿自信的另类方式。它从根本上讲是向好的,这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积极因素。如果我们有了这样的心态,自然就能心平气和地面对。

第二,家长不必紧张,要学会倾听。孩子说大话一般并没有什么恶意,他们这样做或者为了显示自我,以获得他人重视;或者因自卑、焦虑,借此自我补偿。对此,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倾听,使他们得到受尊重的快乐,愿意讲出自己说大话的初衷和过程。我们只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接受真实的自己。孩子爱吹牛一般是在不自信或不完美的情况下做出的。他们的心理是,只有表现完美才能被人接受,才能体现自身价值。所以夸大其词就成了一种选择。这样的选择,我们不也有吗?对于这一点,我们既要肯定和保护他们的好胜心,也要引导孩子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维纳斯是断臂的,霍金是瘫痪的,世间没有完人,我们又何必计较他人眼光?我们应努力让他们明白:实事求是不丢面子,言过其实才不受欢迎——谁愿意和一个言而无信的人交往呢?

第四,家长要教会孩子换位思考。孩子吹牛往往伴随着对他人的贬低和伤害。文章开头小磊的三句话,哪一句话咀嚼起来不带有这样的味道?因此,我们教育孩子一定要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设想一下自己被伤害时的感受,将心比心。只有孩子学会了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他们才能学会尊重他人,欣赏他人,养成健康良好的心态。

第五,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磊之所以在同学面前吹嘘,就是因为他成绩差,人又长得太胖——同学们做什么事都不考虑他。撒谎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行为,而家长尊重、坦诚、信任的态度,可使这种行为减少。面对这类孩子,家长首先要和他们建立互信。在此基础上,让他们从自己最擅长的小事做起,不断积累成就感,才能慢慢地寻回自信。让孩子彻底远离吹牛的坏习惯,关键还是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他们尊重他人、与人为善、诚实守信和敢于担当等优良品质。

家有吹牛娃,家长只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以身作则,注意培养他们的优秀品质,教会他们如何面对现实,一般都能让孩子找回自我,重新建立自信的。

猜你喜欢
好胜心小磊人生观
冬眠小熊
农民才值钱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无法无天的儿子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关于好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