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攀,杨 益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西安 710038)
节能技术经济评价体系研究
王 攀,杨 益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西安 710038)
能源消耗从长远的角度上看将会影响到社会健康发展以及经济的持续性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节能技术已经出现在市场经济与社会生活中。但是由于文化影响,节能技术在社会中并没有形成规模性的影响。基于节能技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节能技术所带来的社会影响,通过对节能技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进一步提高节能技术的应用程度,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节能技术;技术经济学;评价体系
技术经济评价类属于技术经济学领域,在进行经济评价的过程中参照了技术标准知识,同时融合了经济效益的权重。具体而言,技术经济学评价是指利用技术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对各种技术方案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从而形成客观化可对比的方案,在技术标准以及经济效益上形成最优化的选择,从而为各种技术决策提供了相关的依据。技术经济学将侧重对技术经济的量化分析,通过量化对比来选择较为合适的方案。一般而言,技术经济评价将选择合适的要素,对各个要素进行赋权,从而形成综合性的评价结果,这种评价方式具有系统化综合性的特征,在评价中能够直接预测技术的经济效益,评价结果将直接应用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技术经济评价是针对技术效益的多少的应用型学科,根据技术经济评价的内容可以将技术评价分为技术评价、社会评价以及综合评价。在进行技术经济评价中,首先需要确定评价的对象,然后根据评价对象确定评价的目标,根据市场上的因素来确定评价的标准以及评价的指标,采用恰当的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方案,最终得出较为合理的评价结果。
技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成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标准、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权重、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结果几个部分。评价主体是对技术按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并得出主观意见的个人或者是团体组织。评价主体是与技术不相关的第三者,从而确保技术经济评价能够客观公正。评价客体是指评价的对象,在评价中主要围绕其经济效益以及节能减排的相关维度进行评价。在评价中,不同的技术在维度上所表现出来的状况将有所区别。一般在技术评价中,根据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来进行评价技术获得较为全面的评价结果。在技术评价中存在着评价标准,以便统一化地采取衡量的模式来实现对不同的技术进行评价。对技术的评价采用不同的指标,根据不同指标的影响力赋予相应的权重。同时,在技术经济评价体系中,将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以及科学性。
节能技术经济评价中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保证评价的结果能够符合客观的实际情况,结合节能技术的特殊状况,在进行经济评价时需要对技术要素的各个指标进行科学的划分,以此来强化节能减排工作效果,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节能技术经济评价体系需要能够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构建,通过最基本的原则来把握分析的边界,将全面与重点、系统与分层相结合,实现对节能技术经济的整体性评估。
1.协调性原则。对节能技术进行经济评价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节能技术的各个指标,综合各个指标才能得出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才能保证对节能技术评价的客观性,才能够得出节能技术的综合效益,为节能技术的采用以及优化提供相对科学化的决策依据。同时,节能技术的经济评价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关系到国家关系到社会群众的利益,在进行经济评价时需要兼顾协调各个行为主体的利益,把握主体利益的关键节点,对经济评价要考虑节能技术是否能够达到国家的标准,在节能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以及权重的设定上要考虑协调国家在这一方面的规定。总之,在技能技术经济评价体系中,想要得出科学化的评价结果,就需要对经济评价体系的内容、对其各个部分因素做出较为相应的协调。
2.系统性原则。要完全地呈现出节能技术经济评价结果就需要能够对评价对象进行系统化的考核,在指标设定上能够全面地反映其特征。系统性原则正是从整体性的角度来考虑,将节能技术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对系统工程的每一个要素都予以关注,特别是在评价的过程中利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来考虑节能技术的效益,将节能技术的经济评价从空间上延伸到时间维度上。节能技术经济评价应该是整体性综合性的评价,这样才能在经济评价中较为完整地呈现出其影响。
3.可操作性原则。节能技术经济评价需要能够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即能够反映其节能效果的具体因素,通过经济学的方式来计算经济价值,用数据来说明节能技术的具体效果。在节能技术的指标选择上,有些数据信息不能够完整地呈现出来,如果需要这些数据,将会花费很大的精力,而且这些数据的可靠性并不是很高,因此无法满足节能技术经济评价的要求。有的指标数据很难获得,这些指标纳入到评价体系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同时,在节能技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中也需要有一定的评价方案,有的评价方案所需要的成本投入较大,在付诸实践中将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为此,在技能技术经济评价体系中需要坚持可操作性原则,通过与实际情况的对接来获取较为实用的节能技术经济评价体系。
4.动态评价原则。节能技术是一个时间段社会发展出现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的提高改进,节能技术的效能也会有所改进,这些将会进一步推动节能技术的淘汰升级。在对节能技术的经济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坚持一种动态性的评价标准以及评价原则,能够保证评价体系随着社会发展以及技术进步仍然能够发挥其评估的效果,能够准确地衡量节能技术的经济效益。在节能技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需要能够提供一定的自由空间,以便能够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可以丰富体系的内容。节能技术经济评价体系应该能够反映出社会发展的诉求以及国家在节能和生态环保方面上的政策导向,体系的建设应该能够动态性地反映这样的过程。
5.重要性原则。节能技术提高了企业生产的成本,同时也带动了其他行业在使用节能技术的成本。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为了最大化地获得经济效益,一些企业或者是个人会从短期出发采用非节能的技术,导致环境的污染以及资源的浪费。在长期的时间成本投入下,使用节能技术的滞后化给经济以及社会带来更为严重的问题。节能技术解决了资源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环境问题以及社会效益的问题。但是在几种权益中,往往是经济效益处于优先考虑的地位,其他的效益都是最后关注的。在节能技术经济评价体系中注重社会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存在着突出的重点,但同时也强调着协调的必要。在对技能技术经济评价中应该依据重要性原则,按照重要的程度对比较紧要的指标排在评价指标的前面,同时也赋予较大的权重。
6.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在对节能技术进行经济评价时,需要把握节能技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需要定量化经济学意义上节能技术所创造的价值,对比节能技术与非节能技术的差别,用数字来量化比较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同时在节能技术经济评价中,需要计算出在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中可产生的经济效益,能够建立经济模型对节能技术进行经济效益的计算,按照模型来构建或者是优化节能技术体系。节能技术的经济效益需要利用定量的原则来计算,同时也需要坚持定性指标来诠释节能技术的优缺点,对节能技术做出整体性的评价,特别是在最后的评价结果上,需要采用定性的方式来判断节能技术总体性的效果。只有坚持定性与定量两者方式相结合的原则,才能全面立体化地呈现出节能技术经济评价体系。
节能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确定,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来确定的,受制于这些客观化的因素,在选择指标上主要根据重要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选取空调效率、电梯效率、卫具效率、炊具效率、太阳能、灯具效率、自然通风以及采光等各种指标。具体而言,在建筑领域中,节能技术还需要考虑建筑建造节能、建筑的运行节能以及建筑的设备节能等等。从家具用品上的节能技术来看,主要是能够使用较少的电量。但是在单位电量下产生了更多的电能,在有限的水资源、电能资源下,更少的资源耗费带来更多的效果,都将提高技术的使用率,无论对经济还是对社会都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就建筑物本身的节能技术来看,建筑物在建造的过程中能够利用更多的资源环境,如利用自然的采光来减少灯光的使用,通过自然采光来改变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同时自然采光也减少了冬天对电能以及热能的诉求,利用自然通风也减少了对空调技术的使用。总之,在节能技术经济评价中,应该从实际的情况来确定评价的指标,全方位地来看待节能技术的经济评价效果。
节能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上选择遵循重要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全面地展示节能技术的各个要素。但是尽管从整体上呈现出了相应的影响因素,其因素的重要性也并没有凸显出来,在进行评价中也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衡量。因此,需要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保证各个指标真实地反映其在节能技术上的作用。在权重的确定上,由于方法和角度的不同存在多种权重确定方法。其中,主要存在着两大类的权重确定方法: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主要是评价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态度以及价值来判断各个指标的权重,这一类的方法中又可以细分为专家咨询法、环比评分法、模糊聚类法以及AHP法。在这里,主要以专家咨询法为主进行详细的介绍。专家咨询法的适用范围较广,并不需要相关数据的束缚,而是需要专家能够在独立思考的状态下得出相关的权重方案,并经过多个专家的交流以及修改形成一致性的意见,最终将统一的标准权重作为依据。这种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专家的经验知识影响,很少能够兼顾到一些特殊的情况,因此也有一定的缺陷。
在对权重进行确定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客观赋权法,顾名思义,客观赋权法将以更精确的数据来说明权重的大小,其解释力论证性较强。但是在某些时候,其逻辑性的验证无法满足实际的情况。具体来看,客观赋权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多目标规划法、灰色关联度法、因子分析法、回归分析法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定权法。以灰色关联度法为例,该方法主要考虑的焦点是各种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通过这种联系的方式方法来判断在动态的演变过程中各个因素之间的联系太适合,通过用曲线的集合形状来对比两者或多者之间的关联度。在节能技术经济评价体系中存在多种指标,这些指标并不是相互孤立存在的,而是受到其他指标的影响。利用这种关联法将可以对节能技术进行系统化的评价,同时根据关联程度的大小可以判断节能技术各项指标上的权重大小。
在对节能技术经济评价体系指标以及权重确定后,可以通过对节能技术评价标准进行确定。通过对各项指标的标准进行判断评价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以及科学性。在评价体系的构建中坚持定性与定量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原则,因此在评价标准上也应该存在着定性与定量两者不同的形式,通过定量的具体数据来判断,然后根据汇总的定量数据来定性判断具体的特征值情况。在对节能技术经济评价体系指标标准的确定上,应该与国家或者是国际的标准相一致,将其作为重要的参照物,以此为依据来确定更具细化的评价标准。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中,对节能的要求有所不同其标准也有所差异,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对节能技术经济评价,在标准等级上可以确定为五个等级,即“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这五个等级可以赋予不同的分值,根据不同指标的分值情况来计算节能技术经济效果。
节能技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在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标准得到确定后需要有科学的评价方法,按照科学的指导才能获得较为科学的经济评价效果。节能技术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因此在节能技术的评价上需要采用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法,将以统计而来的数据作为参考依据,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各项数据进行综合的考察,然后得出一般性的概括规律。综合评价方法借用了各个学科之间的思维方式,形成交叉的学科领域。具体而言,在综合评价方法之下又存在常规评价方法、统计方法以及运筹学方法、神经网络方法。以常规评价方法为例,常规综合评价方法将根据对指标的不同特点细分为不同的方法,以便针对性地对指标进行评价。具体而论,有总分评定法、指数综合法和最优值距离法。总分评定法是在评价体系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将各个评价指标的分支进行汇总然后进行量化处理,最终根据评分的多少来排名,从而来确定指标的大小。而指数综合法则是将单项指标值与对比标准值进行对比,然后得出单向的得分,然后对单向得分进行加权平均,最终将是综合评价总得分。最优值距离法是指根据各项的经济评价指标的具体实际值与最优值进行对比,将两者之间的差距作为对节能技术经济效益的高低状况衡量标准。
在对节能技术经济评价体系构建中还可能用到层次分析法,该方法将直接通过矩阵比较,利用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作为相应的系数,最终将综合处各种方案选择中的权重以此来诠释多个指标上的权重应用以及数值评估。这种方法也是将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向结合,体现了在评价体系建构前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评价体系建构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利用这些方法将得出节能技术经济评价的最终效果。方法的选择将根据条件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完善的方法论体系将保证获得最优的结果,也进一步地对节能技术的改进提供明确的方向和路径。在科学的方法保障和客观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的规范下,节能技术经济评价体系基本上可以获得最为初始的数据。为了保证体系研究的完整性,需要在综合评价后能够整理出完整的评价报告。
在对节能技术经济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中,需要紧密结合节能技术的具体实际情况,运用技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成果为体系的构建奠定相关的理论依据,完善体系的逻辑性。同时在研究中,需要确定节能技术经济评价指标,明确指标的内涵以及指标标准,确定指标的权重大小,以便准确地得出节能技术经济评价的效果。节能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节能技术融入,因此在节能技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中,还要能够坚持动态性的观念,坚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节能技术。
[1]龙惟定.建筑节能与建筑能效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张雷.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节能的形势探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12).
[3]刘戈,黄明强.村镇住宅建筑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全寿命周期经济效益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3).
[4]杨芗珍.建筑节能体系经济学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3,(24).
[5]顾敏琦.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10,(11).
[6]任宁芳.节能减排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体系及其优化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1.
[7]吕波.可持续建筑的节能技术经济评价[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4.
[8]王乾坤,刘琨.节能建筑全寿命周期技术经济评价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6).
[责任编辑 陈 鹤]
F062.1
A
1673-291X(2017)22-0162-03
2017-02-18
王攀(1985-),女,陕西西安人,助教,硕士,从事建筑节能技术、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设备安装与识图、环境监测、环境保护、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防治等研究;杨益(1986-),女,陕西户县人,助教,硕士,从事可再生能源建筑能耗信息监测系统、建筑工程管理、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绿色建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