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俊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089)
高职校企合作混合所有制改革典型案例
杨思俊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089)
从高职教育的宏观政策、学校定位、校企合作、合作形式与运行机制等多方面阐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混合所有制方式的改革处理措施与实施方法,以期有效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机制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混合所有制;校企合作;教育改革
1.国家宏观政策引导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办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时指出,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指出,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创新民办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等教育资源。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依法享受相关教育、财税、土地、金融等政策。
2.学院服务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要求。学院地处文明全国的“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学院拟在电子工程学院《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推行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学院周边有国家直属的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总参测绘局信息总站、总参测绘研究所、西安市勘察测绘院、煤航、铁勘院、地矿局等400多家测绘单位;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产业优势,便于进行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现代学徒制试点,为学院举办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提供了有利条件。
2012年,我院和陕西国一四维航测遥感有限公司、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下属的第一航测遥感院、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地形队和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下属的西安华测航空摄影有限公司4家联合办学,在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督办下,学院还与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所属多个单位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与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定点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有着密切联系。本着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服务于区域经济和企业的发展,走校企联合办学道路,采用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用人单位定向培养合格实用人才,多年来的合作为混合所有制的推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初步成立校企共建的理事会。校企初步成立由行业协会领导、企业董事长、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学校教学院长、二级学院院长、专业教师、学生代表及学生家长参与的理事会,引进企业的管理机制,共同参与企业的发展、项目的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教材建设、教学管理与运行等重大事项的决策。
2.共建“双师型”教师团队。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与陕西国一四维航测遥感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打造了一支由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工作多年的企业一线专家和骨干、学院教师等组成的师资团队,师资力量雄厚,完全可以保障企业生产运营和教学质量。
3.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由学院提供实训场地和教学用的实训设备,企业提供生产性的实训设备,共同建成“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从业人员职前生产实训基地”。基地已于2013年6月正式挂牌,几年来企业为学院提供专业软硬设备34套,总价值417万元,学院投资150万元,设备包括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全数字编辑工作站、计算机服务器、工作台、全方位监控系统及测量工具动态GPS-RTK、全站仪、电子水准仪、数字航空摄影仪、惯导系统等,可保障70位学生同时实训,从而保证了企业的生产、职工培训和学院学生的实习、实训。
4.引入企业标准,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多年的校企合作,在企业专家的直接参与下,学院与企业共同构建以生产任务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围绕企业技术岗位的核心技能、技术的特定要求来设置课程。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共同开发培训教材,编写实训教材。同时,做到学生的实训地点就是企业的生产车间,实训的课题就是产品的生产任务,采用的技术是企业最前沿的生产技术,企业的技术人员就是学生的实训指导教师,实现了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的零距离对接,教学质量得到保障。
1.工学交替、订单培养。2013年5月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与陕西国一四维航测遥感有限公司合作,正式启动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方向“订单班”。先后成立三届订单班,培养符合行业企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158人,在订单培养的基础上,学院于2014年成功申报“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目前有在校生130人。教学运行采用工学交替的模式,学生进校就和企业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平时按正常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企业有项目时学生参与到企业的项目中去,并由企业按国家和当地标准支付一定的劳动报酬。
2.践行“现代学徒制”。学院与陕西国一四维航测遥感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招生,构建了“学校课程+企业课程”双线交织的课程体系,依据岗位工作任务及流程,引进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共同开发教学资源。采用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招聘有企业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学生做项目时指定特定的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为师傅,在师傅的指导下完成相关项目,学生参与项目,可获得一定的报酬。
3.参与企业真实生产任务的实训项目。通过校企合作,先后引入的企业项目多项,企业负责人作为指导教师在校或施工地点带领学生承担,这些项目都作为学生实训任务,实现了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的零距离对接。
4.机制合理、政策给力,能力培养有保障。学院与国一四维联合办学后,构建了学校和企业共同育人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学校在政策上给予适当放宽,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培养方式等方面的改革,经过三年的运行,取得了较好成效,培养的人才得到了企业认可,人才供不应求,就业形势喜人。
[1]汪阳紫.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混合所有制的研究[J].中华少年,2016,(29).
[2]劳赐铭.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利益、冲突和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6,(8):101-105.
[3]童卫军,任占营.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问题对策与实现形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183-188.
[4]祝士明,母亚红,李红丹.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与建设路径[J].职教论坛,2016,(6):26-29.
[5]吴佳瑜.混合所有制下高职生产性服务策略初探——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特种设备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6,(11):47-50.
[责任编辑 吴高君]
G717
A
1673-291X(2017)22-0016-02
2017-02-18
杨思俊(1981-),女,陕西渭南人,讲师,硕士,从事智能控制、开关电源及光伏发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