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康乐 金兰兰/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阳明心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启示
郑康乐 金兰兰/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心理问题的带来的危害已经逐渐显露,并有加重的趋势。随着大学生在国民中的比重的不断提升,保证大学生质量,确保其健康发展已成为一大问题。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培养健康心理已刻不容缓。而阳明心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还可以在心理学领域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的阳明心学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探讨阳明心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启示。
心理健康;阳明心学;压力;焦虑;抑郁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我们时常会见到大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而酿成惨剧的报道。一而再再而三的事件表明了当代大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着心理问题。这绝不是耸人听闻,其实存在心理问题并不可怕,只要能够克服,能够寻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解决或者缓解之后就并没有那么严重。心理问题如果一开始不解决,拖得越久,积压的越深,也就越严重,难免会演变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所以,如何将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中甚至预防不发生,是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
笔者以周围的同学朋友为对象,就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从收集到的调查数据来看,周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偏低。调查显示,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心理素质不良,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心身症状以压力、抑郁、焦虑等问题较为严重。如果得不到有效缓解很有可能会影响以后的道路。心理疾病皆由心而起,阳明心学作为中国古代的哲学瑰宝,若能理解采用,对心理问题的解决有很大帮助。
对于刚刚迈入大学门槛的新生来说,大学生活就像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当然,
人心各不相同,所思所想也有所不同。有些学生幻想着美好,有些学生则反之。其实上大学之前,是难得的压力“真空带”。高中时期的高考压力得到了缓解,大学时期的新压力还未到来。经历了一个漫长而且愉快的暑假,身心得到了放松,如果毫无防备的进入大学压力带,虽说在高中压力带或许已有所体验,但突如其来的压力往往让新生措手不及,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缓解,继而引发心身疾病,后果会十分严重。
压力分为外部压力和个人压力,大学生以个人压力为主。大学生压力来源主要可分为重大生活事件、日常生活压力源和慢性压力源。重大事件例如失恋、重要考试失败等等。这类带来的压力最为严重,时而伴随高强度的焦虑以及抑郁情绪。日常生活压力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或者说是某些“不愉快”,例如刚进学校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与新室友相处产生的矛盾,对新老师的教学方法或风格不适应等等。这些事件会造成心里不痛快、情绪冲动等。这些事件虽然相比前者来说程度较低,但是发生几率极大。如果有些学生对小事的应变能力较差,往往会造成叠加式的麻烦,长此以往对身心健康极为不利。慢性压力源包含自己的未来发展问题、经济问题等等。特别是当今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所以一部分学生会对未来发展问题感到压力,再加上父母有时对叮嘱其好好学习,为了自己的将来等等,造成慢性压力。这些并不是具体的事情,就像是时刻徘徊在脑海中的不良因素,让人心烦意乱。
其实这些压力皆由心起,外在因素并不能决定压力,如果心里觉得那些事情并不是压力,那就不存在压力了。这就是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当你的心里去想,去纠结那些事的时候。往往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有些心里承受能力差的学生越想越郁闷,往往就会抑郁。这些压力就像那些杂念,干扰了原本那颗纯净之心。继而又深陷其中,难以回归你的本心。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如何回归本心?这些人需要先改变自己的认知,面对所谓的压力的时候,不能烦躁,更不能心乱。阳明先生说过:“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受到强烈的外界干扰时应该静下心来,扪心自问一下:“这些事真的是压力吗?”,“自己的本心到底在哪?”,切不可逃避。比如以为听听音乐,逛逛街,看看电影就可以化解压力,实则不然,若是又碰到相同的事情怎么办?反而会再一次加重压力,治标不治本。通过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回归那颗积极向上的赤子之心,化压力为动力,才是解决压力的好办法。但是光有认识还是不够的,要去行动。就像阳明先生所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只有当你真正去行动的时候,你才算是知道了解决的方法。如果知而不行,只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继而不行动,那就如同逃避,久而久之便什么都不去想,什么都懒得去做,便又是脱离了本心了。
我们的调查显示,在大学生中,大多数同学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焦虑的表现。心情烦闷,静不下心来。而且焦虑具有弥漫性,可以相互感染。引发大学生焦虑的原因有很多。希望与失望相随、自豪与自卑共生、空虚与恐惧同在等等。其中以下三类最为常见,考试引发的焦虑,社交引发的焦虑以及恋爱引发的焦虑。其实这些焦虑归根到底还是为回归本心,焦虑的同学活在焦虑的世界当中,这个世界是被焦虑所构建的,说句玩笑话就是自己把自己套进去了,开车开着开着就翻车了。
那么如何回归正轨,如何回归本心呢?“致良知”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阳明先生曾说:“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但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的确是如此,良知人人都有,只是被蒙蔽了。在陷入焦虑之时,人往往会变得不像自己,或是大发脾气,或是唉声叹气,思想迟钝,这些都蒙蔽了你的本心,可以说你此刻的心便不是“真诚”之心了。“致良知”就是帮助你回归诚实,通过“致”,使你自己认识到自己内心的扭曲,认识到这并不是真实的自己,比如说仔细想想自己为何要去焦虑,想想没有陷入焦虑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有何区别等等,继而思考真实的自己应该是如何的,然后再去行动,渐渐地回归自己的本心。如果这次成功之后,但下次再碰到所谓的焦虑了,又该如何呢?因为“致良知”不是一日之功,须得“慎独”,学会自己时刻反省,时刻警戒,如果能长期做到这样,那么自己的内心会获得强化,再碰到事件亦不会那么容易就被带去了歪路。久而久之便像是获得了抗体而免疫了。当然这其中的过程是知行合一的,不去行动便是未知了,便是空谈。
抑郁带来的破坏性是渐进的,最坏的结果可能会导致绝望,从而酿成惨剧。抑郁在大学生中十分普遍,如果对挫折的承受力不强,或者太会被外界的负面因素所干扰,就很容易形成抑郁。抑郁之后,情绪开始低落,继而造成思维迟缓,活动减少,更有甚者认为自己一事无成,对自己开始绝望,萌生了自杀,自责,自卑的严重负面想法。大学生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应当是对未来充满希望,为未来努力奋斗的,可是抑郁便像是乌云,挡住了生活的阳光。
阳明先生曾说:“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这话真切极了。有些人觉得这话听着很玄幻,其实人不单单是有躯壳,最重要的是心。因为有心所以为人。躯壳不过耳目口鼻四肢这些器官,但若没有了心,这些器官如何能自我行动?心之所动,反应于四肢。心之所听,反应于耳。心之所言,反应于口。如若没有了心,便没有真正的自己。心即理也,若是没有了“真己”,躯壳便只是躯壳,只是个死物罢了。“克己”克的便是躯壳的“身”,“为己”是为真正的自己,便是为了“心”。但“身”与“心”并非是截然分开而对立的,“心”主宰了“身”,“身”便是真己的具体显现。这么看来,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人常常犯错,将“身”与“心”分为对立之物,只在“身”上下功夫,如果遭遇挫折或是一些不顺之事,便想着逐物纵欲,走向了歪路。然而论语中提道:“克己复礼”。由“心”向“身”,“正心”不就是“修身”的功夫么?离开了“心”哪有“修身”可言?遭遇到一些事情便开始抑郁,便看不到自己的本心,失去了本心的自己不过是躯壳,心情低落,精神涣散,大发脾气,饮食无规律,折磨着自己,为了逃避而去做酗酒之类的事,希望在物质上找到寄托,这有何用呢?说到底,还是要从“心”上下功夫。“静坐”便是一个好方法,这里的“静坐”不同于佛老之学的“静坐”,不是要达到“无念”的境界,如果想由“静”解决问题,是靠不住的,如果又遇到了,还是会出一样的问题,如果一味好静,继而不想去负担,那不过是逃避。人没有“无念”之时,关键是所发的“念”正不正。人只有一心,动时和静时的心只是一个,“静坐”时发个“念”,反省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违背了本心?难道就这样到此为止了吗?难道就这样放弃了吗?好好想想,好好思考真正的自己是如何的,应该是怎样的,接下来我应该怎样去做,这才是正道。但“为己”“成己”必须通过“为学”。“为学”须学会省察克治,时刻反省,时刻追寻真正的本心,不被挫折所干扰,不被眼前事物所迷惑,拨开乌云,追寻心之道。
综上所述只是阳明心学的一部分。由心而生,由心而治,阳明心学对于心方面有独特的见解,于“唯物”不同,阳明心学撇开这些枝叶,直追主要病症,直追本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不能单纯的依靠西方心理学疗法,阳明心学更能从中国人所接受的伦理道德方面出发,强化自己的内心,回归自己的内心,由自己解决自己的内心问题,更容易被接受,是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1]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钱穆.阳明学述要[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3]蔡仁厚.王阳明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4]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本文为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阳明心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借鉴和研究”(编号:201612792007)结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