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摘 要】主题报道是新闻媒体弘扬主旋律、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社会舆论的有效载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主流媒体如何通过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不断提升主题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占领舆论引导的制高点、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本文以央视新闻综合频道近年来春节期间的主题报道为例,探讨电视主题报道在新时代的创新与突破之道。
【关键词】主题报道;舆论引导;互动分享;柔性渗透;平民语态
一、主题报道的使命和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思想道德建设、舆论宣传引导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主题报道是新闻媒体弘扬主旋律、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引导社会舆论的有效载体。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传统主流媒体对主题报道手段运用上的局限和对传播效果的忽视,使得主题报道出现了与社会现实脱节的现象,部分主题报道主题浅显、说教味重、夸大其词、形式单一,受众逐渐产生审美疲劳,甚至对传统主题报道产生反感和抗拒。
与此同时,互联网在我国迅猛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8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网民规模已达7.5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23亿,增长率连续3年超过10%。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新平台的发展,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复杂多变,舆论多元多样的趋势日益明显。
当前,主流媒体如何突破传统宣传报道的“窠臼”,通过新闻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把新鲜的时代语言和有感染力的传播方式用于主流价值观的传递;如何修正和完善主题报道实践,不断提升其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在舆论传播中抢占先机、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本文以央视新闻综合频道近年来春节期间的主题报道为例,探讨电视主题报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创新与突破之道。
二、电视主题报道的创新与突破之道
(一)借鉴新媒体传播方式,重视互动与分享,报道方式推陈出新
传统媒体时代的宣传报道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递,主导权掌握在媒体手里,报道什么、怎么报道,受众没有多少选择权。而互联网则打破了信息的不对称状态,普通受众的参与权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受众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信息,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分享与参与,自由表达意见,进而影响他人、了解世界。
2017年春节期间,央视新闻中心借鉴新媒体传播方式,对受众在舆论传播中的参与权予以充分肯定与支持,通过精心策划、创新模式,在《新闻联播》中推出大型互动式主题报道《厉害了我的国》。这组报道广泛征集受众及用户的自拍视频和图片,让自拍杆和手机代替专业摄像机,在节目中,人们自己拍、自己说,“拍出叫人惊喜的变化,说出不吐不快的自豪。”[1]
《厉害了我的国》不仅把拍摄权交给了观众、把表达情感的空间交给了观众,还通过后期精雕细琢的编辑处理,催生了一种崭新的主题报道模式。从标题上看,《厉害了我的国》使用朗朗上口的网络流行语,更贴近年轻观众的语态;从拍摄手法上看,“百姓自拍”追求个性化表达,无框架、无模式、自由自主;从内容上看,这组报道并不以常规的采写式报道为主,而是以来自观众贴近观众的鲜活信息为主,摆脱了陈旧的“新闻腔”;从传播效果来看,这组报道充满着传播者和受众的融合意识,在互动分享中进行着精神沟通、产生了情感共鸣、碰撞出思想火花。
《厉害了我的国》通过这种身在其中、感同身受的融入互动式传播,拉近了新闻报道和观众的心理距离。这组报道的粘合度凝聚力之强,观众对它的认可度之高,远非传统的单向传播可比拟。有网友说:“《厉害了我的国》用真实打败了套路,厉害了我的《新闻联播》”。[2]
(二)巧妙设置公共议题,实现开放探讨、柔性渗透
根据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D.L.肖的研究:媒体在一定阶段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话题。要做到这些,媒体就必须巧妙地设置议论的话题,逐步对受众群体进行引导。
自2012年中秋节《你幸福吗》在央视《新闻联播》中首次亮相以来,近几年,央视紧扣同心共筑“中国梦”这个核心,多次采用街头随机采访的方式来主动设置议题,其中以2013年春节期间播出的主题报道《家风是什么》影响最大。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杨华介绍,2013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同全国妇联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谈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习总书记把家风和社会风气、党风、政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根据习总书记的这次讲话精神,央视新闻中心设置了“家风是什么”这个“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公共议题。
关于“家风是什么”,记者并未预先给出一个主观定论性的答案,而是采用街头“海采”的方式,让每一位被采访者说出自己对家风的理解与感受,据说总共采访了4000多人,最后选择了近两百人的同期声在电视屏幕上进行了真实呈现。在连续8天的报道中,央视改变了“我说你听”的传统方式,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功能,将“高大上”的议题设置与生动亲和的传播形态有机结合起来,把立场和观点藏在报道里面由观众自己感知,最大限度地启发与凝聚共识,实现了新闻观点表达由硬性灌输向柔性渗透的转变。这组报道不仅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共鸣,也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多位领导人都在批示中指出,“《家风是什么》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功案例。”[3]
2017年春节期间,央视又创新“海采”节目样态,在《家是什么 》这组主题报道中,每天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场所,围绕一个固定的主题,通过“蹲点海采+叙事”的方式逐步把话题铺展开来。高速公路服务区、天津理发店、中国照相馆……通过聚焦这一个个场景中的鲜活个体,记者努力从大众情感的最深处寻找共鸣点,让硬的观念和软的情感有机融合,以“点”的叠加来构筑时代全景图,在舆论场中形成对主流价值观和人们生存状态的有益探讨。
(三)更加强化平等视角,使用平民语态,讲好中国故事
主题报道以往大多数是立意高、内涵深的宏大叙事,这类“宏大叙事”常常顯得高高在上,可敬不可亲,可望不可及,很难走进观众的内心。在互联网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什么都比不上故事更能吸引眼球、直抵人心。
2015年春节期间,央视《新闻联播》围绕“只为多看你一眼”主题,报道了三个小故事:武警战士梁培峰15年值守海拔3000多米的隧道,妻子带着孩子通过飘扬在车窗外的红围巾与丈夫“团圆”6秒;沈阳客运段列车长王玉梅70多岁的父母在站台上见了女儿6分30秒;军嫂王琼克服重重困难,走了8天7夜,终于和戍守边关的新婚丈夫团聚。2017年春节期间,央视新春走基层记者则报道了锦州客运段Z384次列车长罗磊和新婚妻子刘颖在两列火车相遇时,夫妻二人利用列车交会时刻,只能隔窗相望短短几十秒的故事。
这些报道转变了以往主题报道平铺直叙、千人一面、冷峻客观的语言表达方式,在遵循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设悬念”“抖包袱”“卖关子”,通过典型情节或细节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将故事讲得跌宕起伏、动人心弦。观众在唏嘘不已之余不由感慨:家是幸福的源泉、心灵的牵挂,当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之际,这些人却要忍受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孤独和寂寞,他们无悔奉献为了谁?辛苦付出为了谁?忠诚坚守又是为了谁?
在新时代里,会不会讲故事依然是决定报道效果的关键。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在其《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一书中指出,新闻报道要“尝试一种新的语态,也就是新的叙述方式”、“把媒体的视角放低,不说大话,不说空话,用观众乐于接受的平民化的表达方式。”当我们的报道少了原先常见的大话、官话、套话,当我们把大的主题落实到小的切入点上时,通过那一个个转瞬即逝的真实场景、一个个浸润着真挚情感的小故事,宏大的爱国理念、复兴梦想、家国情怀在报道中就会逐渐鲜活具体起来,观众也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着思想和情感的洗礼。
新时代带来新要求,新要求也会不断催生新的节目样态。我们如何创新主题报道方式,不断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如何在观众积极参与互动式传播时,进一步捕捉共性、体现共鸣、最大限度地启发和凝聚共识?如何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进一步加强融合,拓展主流阵地、壮大主流声音、占领舆论引导的制高点?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当通过实践,把这些问号一一拉直的时候,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主题报道也迎来了大有可为的新时代!
注释:
[1]http://www.chinanews.com/shipin/2017/01-30
/news691459.shtml.
[2]杨华.央视:《厉害了我的国》系列报道如何炼成?——从大众情感的最深层寻找共鸣点、传播点[J].中国记者,2017(03).
[3]杨华.强化宣传意识淡化宣传痕迹——《家风是什么》创作体会[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03).
(作者单位:安徽池州市广播电视台)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