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城乡居民对精神疾病态度的现状调查

2017-12-22 09:58杨小龙吕红波焦歆益张亚丽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兰州市精神疾病城乡居民

杨小龙,吕红波,焦歆益,张亚丽

·论著·

兰州市城乡居民对精神疾病态度的现状调查

杨小龙,吕红波,焦歆益,张亚丽

目的调查兰州市城乡居民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方法于2014年1月至8月采用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及卫生部办公厅2010年颁布的关于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评估方案的问卷《精神疾病态度问卷》对兰州市≥18岁常住城市居民(1 600人,实际完成1 369人)和农村居民(1 500人,实际完成1 337人)共2 706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采用构成比描述。结果城乡居民对精神疾病态度问卷总得分为(36.67±4.58)分(参考分12~60分)。其中30.6%的城乡居民对精神疾病持正性态度,31.4%持负性态度,38.0%选择中立态度。结论兰州市城乡居民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态度仍不够正面,需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精神疾病; 城乡居民; 态度; 现状

由于精神卫生知识尚不普及,宣传力度不够,致使大多数人对精神疾病认识不足,对患者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偏见与歧视现象较严重。因此使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普遍具有强烈的“病耻感”,不愿意或不敢接受治疗和心理干预而延误治疗,使病情加重[1-3]。兰州市作为西北重要的省会城市,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对兰州市城乡居民对精神疾病的态度进行调查,了解兰州市城乡居民对精神病态度的现状。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兰州市区和永登县作为城市和农村调查现场。使用随机数字表,于2014年1月至8月在全市共5个区内随机抽取城关区、安宁区进行调查;在每个区内随机抽取2个街道办事处,共4个街道办事处;在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内的所有家庭中,随机抽取400户家庭,不足400户家庭的从附近街道补足,共计1 600户家庭。从永登县的乡镇中随机选择2个乡镇作为研究现场,根据人口比例从1个乡镇随机选择3个村、另外1个乡镇随机选择2个村,随机抽取300户家庭,不足300户家庭的从附近行政村补足,共计1 500户。最后对每个家庭入户调查,在该家庭的所有≥18岁的常住人口(在此地居住至少6个月)中随机抽取1人进行调查。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①基本情况调查表:由性别、民族、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等部分组成,主要用于记录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②精神疾病态度问卷[4]:为来自卫生部办公厅2010年颁布的关于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评估方案的自评问卷。共12个条目,主要包括对精神病患者接纳态度、交友态度、工作能力态度等问题组成。计分方法:每道题目按1(完全同意)~5(完全不同意)5级计分,第5、6、7、9、11、12题为正向计分,即“完全同意”计1分、“基本同意”计2分、“不好说”计3分、“基本不同意”计4分、“完全不同意”计5分;其余题目为反向计分,最后计算总分即为对精神疾病态度的得分。得分越高说明对精神病及精神病患者的态度越正面、越包容。每个题目中得分≥4分者为对该题目持正性态度,得分为3分者视为中立态度,≤2分者作为负性态度。

1.2.2 调查方法 根据抽取的家庭名单,调查员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挨门逐户的调查。调查员先介绍来历,说明调查工作的意义,征得调查对象同意后方可进行调查。调查问卷采取自填方式完成,当场发放问卷,调查对象当场作答,当场回收问卷,不允许代替答题。回收问卷时,调查员应检查问卷的完整性,是否存在漏答或模糊答案,若出现,立即向调查对象确认答案。对于因视力、不识字等填表有困难的调查对象,调查员可向调查对象念出问卷内容,记录答案,调查员对整个问卷不做任何解释。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一设定逻辑检查条件的Epidata 3.1数据库进行数据的统一录入,对录入数据的准确性进行随机抽查。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精神疾病态度调查结果采用构成比描述。

2 结果

2.1 城乡居民抽样情况

本次调查计划抽取城市居民1 600人,因外出87人,拒绝118人,剔除资料不完整者26份,实际分析资料1 369份,有效率为85.56%;其中男731人,女638人;年龄18~65岁,平均(40.14±11.62)岁。计划抽取农村居民1 500人,因外出94人,拒绝37人,剔除资料不完整者32份,实际分析资料1 337份,有效率为89.13%;其中男575人,女762人;年龄20~66岁,平均(49.04±12.72)岁。

2.2 城乡居民一般情况比较

城乡共实际完成调查2 706人,男1 306人,女1 400人,有效率为87.29%;平均年龄(43.12±14.56)岁;汉族2 488人(91.9%),其他民族218人(8.1%);婚姻状况:已婚2 137人(79.0%),离婚、分居58人(2.1%),丧偶54人(2.0%),未婚457人(16.9%);文化程度:≤小学510人(18.8%),初中965人(35.7%),高中或中专957人(35.4%),≥大专274人(10.1%);职业:农民965人(35.7%),工人266人(9.8%),行政管理人员121人(4.5%),专业技术人员383人(14.2%),个体户102人(3.8%),临时工82人(3.0%),无业或失业22人(0.8%),离退休或病退119人(4.4%),学生317人(11.7%),家庭妇女282人(10.4%),其他47人(1.7%)。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性别(χ2=1.398,p=0.223)、年龄(t=1.812,p=0.098)、婚姻状况(χ2=3.392,p=0.312)、文化程度(χ2=2.893,p=0.285)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3 城乡居民精神疾病态度问卷评分比较

城市和农村居民对精神疾病态度总得分为(36.67±4.58)分,参考分为12~60分。30.6%的城乡居民对精神疾病患者持正性态度,31.4%的居民持负性态度,38.0%的居民选择中立态度。其中,在对精神疾病患者康复后工作能力等相关条目得分较高,持正性态度所占的人群比率较高(40.2%);对精神疾病患者的信任程度、住过精神病院等相关条目得分居中,持中性态度的人群比率较高,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接纳程度、智力恢复等条目得分较低,持负性态度的人群所占比率较高。见表1。

表1 兰州市≥18岁城乡居民精神疾病态度问卷得分比较(例数

3 讨论

本调查发现,兰州市城乡居民对精神病态度总得分为(36.67±4.58)分,其中30.6%的居民对精神疾病患者持正性态度,31.4%的居民持负性态度,38.0%的居民选择中立态度。由此可见我市居民对精神疾病态度持正性态度仅为1/3,绝大多数居民对精神病态度持中立及负性态度。与国内张宏伟等[5]持中立态度的人数多,而持负性态度的人群少的研究结果略有不同,可能与张宏伟等[5]的问卷设计主要采用负性态度及中立态度设计,未将正性态度设计入问卷有关。本研究与高士元等[3]的研究结果共同表明,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态度仍不够正面、不够积极。

就各个条目具体分析,发现我市居民尽管认为患过精神病的人和普通人一样值得信任,认为精神病康复的患者可以恢复工作能力,但是人们还是认为到精神病院看病就是失败,对精神病患者看不起,认为用人单位不愿意用精神病患者,大多数人不愿与精神病患者交友、约会。这些与Schulze等[6]、Chee等[7]在国外的研究以及高士元等[3]在国内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仍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精神病患者存在歧视及排斥的态度,这些负面的态度可能是造成患者及家属“病耻感”的原因之一,使得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不愿通过医院正规途径进行治疗[8],造成精神疾病就医率低,治疗率更低;甚至使得精神病患者及家属不愿加入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严重制约了社区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本次调查仍存在不足之处:样本量少,研究主要针对18岁以上居民进行的调查,未对儿童进行相关精神卫生态度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待进一步完善。

[1] 杨文英,苏琳,王海军,等.市民与精神卫生工作者对精神病人态度的对比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8,8(6):333-335.

[2] 高士元,费立鹏,王向群,等.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家属受歧视状况[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2):82-85.

[3] 高士元,费立鹏.不同人群对精神病的态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107-109.

[4] 卫生部办公厅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评估方案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10〕24号)[R] .北京:卫生部,2010.

[5] 张宏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及对待精神病人态度、方式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1):1307-1309.

[6] Schulze B,Angermeyer MC.Subjective experiences of stigma:A focus group study of schizophrenic patients,their relatives and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J].Social Science Medicine,2003,56(2):299-312.

[7] Chee CYI,Ng Tp,Kua EH.Comparing the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 in a general hospital with a state mental hospital[J].Social psychiatry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2005,40(8):648-653.

[8] 张敏,汪作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就诊途径调查[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18(5):295-297.

ThestatusinvestigationofattitudestowardsmentalillnessofurbanandruralresidentsinLanzhou

YANGXiao-long,LVHong-bo,JIAOXin-yi,ZAHNGYa-li.

theThirdpeople'sHospitalofLanzhouCity,Lanzhou73005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ttitudes of th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Lanzhou to mental illness.MethodUsing the self-compiled questionnaire and mental illness attitude questionnaire from mental health work indicators survey and evaluation program questionnaire of Ministry of Health in 2010, a total of 2 706 people,urban residents(1 600,actually surveyed 1 369) and rural residents (1 500,actually surveyed 1 337) who lived in Lanzhou and aged over 18 years were assessed in January to August 2014.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were described by composition ratio.ResultsThe attitude total scor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to mental illness were (36.67±4.58). 30.6%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Lanzhou hold positive attitude,31.4% people hold a negative attitude,38.0% people hold neutral attitude.ConclusionThe attitudes of urban residents and rural residents to mental illness is still not positive.W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about the knowledge of mental health in the future.

mental illness;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attitude; present situation

R749

A

1005-3220(2017)06-0388-03

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2-1-14)

730050 甘肃,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焦歆益,E-Mail:oxylang@126.com

2017-03-26

2017-07-06)

猜你喜欢
兰州市精神疾病城乡居民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提高就业质量助推城乡居民增收的分析和思考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阳光少年的飞驰年华——兰州市第四十六中学轮滑社团活动掠影
《兰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效果分析
兰州市艺彩少儿美术作品选登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兰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8月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