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发
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它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重要的文明窗口。早在2015年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对“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就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重要指示。三年两次重要指示,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百姓民生、城乡文明的高度关切,彰显了从小处着眼、从实处入手的务实作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民生工作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从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出发,着力改善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抓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我们就能在诸如“厕所革命”的努力中,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环境,更好地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11月28日的《人民日报》再次提出,把“厕所革命”一抓到底 ,那么怎样才算“一抓到底”?对此,我的理解,應该是建设与管理两手都要“一抓到底”,两手都要硬。
首先,建设上应该一抓到底。家庭厕所,特别是农村,当然也应将旱厕改为“水冲式”;这里,仅说公厕。公厕的建设,开始当然可以从旅游景区抓起,但是接下来,中国正走在城镇化的路上,无论城乡,大凡有百姓集中的小区,都该建有现代化的公厕,特别是街道、公园、广场,都应该建有公厕;这其间,单位公厕,也应该“免费开放”,且要有明显的标识。这些公厕,起码应该有卫生纸供应、有洗手台和洗手液供应,还应该有“残疾人专用间”,能有空调更好,至于“有水冲”,更是不在话下。
现在的问题是,建公厕,要有资金来源。对此,地方政府必须有“厕所革命”的使命感与责任心。改革开放40年,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我们的公厕建设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建设经费上,财政应该充分保障,公厕的建设资金不该“可有可无”,也不应“可多可少”, 而应确保“方便起来很方便”。
再者,管理上应该一抓到底。崭新的公厕投入使用了,还得要有相应的卫生管理人员,且这种卫生管理应该是“5+2”“白+黑”;有的人上厕所之后忘记冲水,特别是有些老、弱、病、残者,往往大小便没入便池,这些都需要工作人员及时打扫。对这些公厕管理工作人员,应保障工资发放,要办养老、医疗等保险,让他们“有尊严,有获得感”;对公厕卫生管理人员工作还要有考核,有监督,以确保“卫生间里很卫生”。
“小厕所,大民生。”厕所,关乎老百姓的“出口”问题,如果说全国各地,不是已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城市”,便是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路上,你那个地方,发达不发达、文明不文明,你那里已多大程度上“惠民生”,迈开双脚访一访,公厕应该是一块“试金石”。(责编:陈晖)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7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