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邦
摘要: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在解放人的前提之下进行的一种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自主性以及主观能动性。由此可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主体性培养是必要的。但是在当前的教学形式下,如何开展主体性教育正是很多教师头疼的问题,但这也正是本篇文章将要进行详细介绍的内容。下面,本文将首先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性培养的意义进行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高中地理;主体性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的意义
1.基于学生个人生存发展的主体性培养
我们都知道生命是珍贵的也是无价的。那么怎么进行生存,怎么才能生存的有意义是每一个人都需要解决的问题。相较于日本等国家而言,我国青少年的生存意识以及生存能力普遍偏弱。我们曾无数次在报道中见过,在夏令营等活动中,中国孩子的生存能力,动手能力等远不及外国小孩。事实也正是如此,我国的学生生存能力差不仅仅表现在动手能力上,很多学生不知道生命的可贵,在面对困难以及挫折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产生轻生的念头甚至采取极端的行为。另一方面自主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差,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能够主动的去抓住机会。这和外国的学生相比产生了巨大的差距。所以对学生进行生存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地理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生存技能还应该交给学生生命的真谛,让学生自觉珍爱生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
2.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地理学科不仅仅会使学生认识到生存的重要性还会对学生的未来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地理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意识,以及实际生活中的态度、决策、交往、创造、应变等方面的素质。学生通过对地理的学习会认识到当今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在一个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的环境之中应对诸如土地荒漠化、经济差异、自然灾害等种种挑战,树立坚定不移的信念,并通过努力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等。
3.对民族的意义
我们知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民族的希望,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现在的国情,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知道我国与其他国家国情的区别,并让学生了解到我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地理状况,让学生拥有较为全面的知识,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对国际政治、经济、外交等有初步的掌握,这样才能够在今后担当起祖国复兴的大任,为实现社会主义中国梦奉献自己的一部分力量。
二、高中地理教学主体性培养缺失的原因
1.教师主体缺失原因
教师主体缺失主要体现在混淆主体性以及权威性的含义,主动性和创造性缺失两个个方面。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体,课堂的权威。教师一直在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体现出自己的权威性,但是学生的主体性就被限制了。这显然与我们的目标相反,学生只是课堂的被动接受者。所以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体现的仅仅是权威性而不是主体性。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缺乏主动性以及创造性。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大部分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总爱借助权威的经验或者是上级领导的指示。虽然努力向权威看齐,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过分依赖,并且盲目跟从新兴的教学方式的话,显然是不可取的。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养成依赖心理,不能够根据自己班授课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的优化。所以教师的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并没有得到发挥。
2.学生主体缺失原因
首先在传统教育理论的影响之下,我国始终采取这一切从教师的“教”出发的教学方式,主要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等,这种教学模式很显然并没有涉及到学生的能力性。所以从长远来看学生的主观能力性以及创造性等都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渐渐消失。
其次,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制度,使学生必须一门心思铺在功课上,这样在考试的时候才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从而获得来自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认可,给学生带来满足感。我们又知道当今学生的课业压力很重,都在采用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学生不可能发挥出自己的主体性。
最后,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性。因为高中地理教材在编写的时候都是为了方便教师的教学,让教师容易教,学生容易学,还是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依据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
三、高中地理教学学生主体性培养的措施和举措
1.完善课程体系,转变教育教学方式
首先來说完善教学体系,由于地理这门学科相较于语、数、外来讲是一门副科,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小,所以不太受学生重视。除了这一点以外,我们可以看到在现行的地理教学中,没有涉及到学生实践性的课程。这一点也正是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不同的地方。因此,在完善课程体系的时候需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增添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性质的课程,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相关的知识,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转变应试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缺失。
我国新课标正在不断的推行之中,并且新兴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勇于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自由,但这并不等同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放任。比如教师让学生开展讨论,但是在讨论的时候,如果学生之间出现说笑、打闹或者讨论方向产生错误的时候教师都要第一时间进行批评指正。
2.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
我们知道培养学生主体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够操之过急,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应当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不能够用相同的标准来对学生进行约束。在地理学科教学之中要多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在引导学生对现有知识成果进行掌握后,教师要对学生予以启发,让学生动脑去探索、去创造那些还没有被发掘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所以会提出很多不同的意见和想法,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给予充分的认可,并提供指导和帮助,而不是盲目打击学生的自信。
本文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希望会有助于高中地理教师在今后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