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鹏
摘要: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佛教造像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规模庞大的艺术品类。而木雕佛像是木雕艺术中文化内容丰富且造像要求严谨的一类题材。木雕艺术创作起源于民间,是为满足人们最朴素的审美需求而出现的,尤其在人们面对一些不可抗力的灾难,祈求神灵庇护时出现。人们借助木雕雕刻出自己想表现的事物来祈求合家幸福、健康长寿、事事顺意等人们普遍的心理和精神追求。因此,佛像作为人们心灵世界中的重要精神寄托带来了木雕等传统艺术佛像题材的创作发展。
关键词:佛像雕刻;历史渊源;探索
佛造像,属宗教范围,非宗教的泥塑、木雕、金铜像等都不能称之为佛造像。木雕佛造像作为造像中的一类,因宗教而生,随着宗教、人们的信仰,被一尊尊地塑造、供奉,化身为信仰的具现,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景。有道是木石皆有佛性,无论是从顽石中雕凿,还是从愚木中镂刻,一尊尊美丽神圣的佛像显露世间,你若遇见,便是有缘。
一、佛像人物在木雕创作中的历史渊源
商周之时木雕便已出现施漆、雕花、镶嵌等装饰技艺,战国时期更是盛行漆绘木雕。至秦汉两代,木雕工艺趋于成熟,此时又诞生施彩木雕新法,标志着木雕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随着木雕技术与工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和其他雕刻工艺一样,应用到佛教传播领域。
魏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大分裂时期。战乱、割据、血腥残酷的统治,人们向佛教祈求慰藉,将印度佛教与中国本土的道家、儒家思想相融合,即‘魏晋风度。随着印度的佛教传人中国,佛像人物在木雕上的应用也随即广泛了起来,成为古代精美的艺术品和古代文化传承。
隋唐时代,当权者大肆修建宫殿和寺庙,在題材上扩大了佛教艺术的内容,更渗透了现实的气息,艺术上趋向真实感,隋唐造像风格延续北齐、北周的倾向,造像面容、体态变得丰满,发展形成雍容华贵,庄重典雅的优美形态。唐代佛教木雕中,力士形象塑造精湛洗炼,表现的刚柔相济,肌肉夸张得体。与这时的建筑装饰木雕华丽浑雄,雍容典雅交相辉映,显示了盛唐时期繁荣昌盛景象。
宋代佛像雕刻则在规模和量上逊色于唐。由于市民文化的兴起对造像产生影响,所以宋代造像更多的对世俗之美的刻画。但木雕佛像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又不失辉煌,瑰丽饱满的作风,表现手法的精湛比隋唐更是有过之无不及。
从元代开始,宫廷就有邀请尼泊尔的工匠来制作佛像,有名的如阿尼哥。明早洪武时期有过中断,至永宣时期又再次恢复并大力盛行,汉藏风格结合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了清代。
传世至今的木雕佛像,除了海内外博物馆藏(展)品外,还有保存得较好的一些古庙中能一窥风采。譬如云南剑川县白族关岳庙,木雕佛像自成风格;譬如上海博物馆珍藏的唐代迦叶菩萨头像,刻划得大气磅礴;相比行情火爆的铜鎏金佛像,木造像显得有些低调。然而,经过几百上千年的尘灰、空气和水分的相互作用,及置放环境的变迁,木造像表面形成的包浆与皮壳,有着温存的旧气,古拙而有斑驳感,能够直抵人心。
二、乐清佛像木雕的兴起与发展
晋孝武宁康二年(公元374年),分永嘉郡之永宁县置乐成县,属永嘉郡,建县从此开始。便建有丹霞山寺院,其后,相继出现众多佛教名刹,佛教的兴盛,极大的促进了乐清佛像雕塑的发展,而佛像木雕业也随之世代相传,逐步发展壮大,从而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早期的乐清佛像木雕,基本上保持着传统雕塑技法,多呈立体圆雕形式,以站立,盘坐为主,继而以装饰性的唐草、花朵、莲瓣等透雕、浮雕作为背光和坐楣,形成了有衬托,有照应,有节奏变化的统一体的佛像木雕艺术特色。
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工艺美术社会地位提高,乐清佛像木雕艺术在传承与创造方面,有了跨越式的进步。在这方面,乐清民间著名艺人叶阜如、叶益周、叶润周、虞明华、陈岳亭、张国球等人的成绩与贡献是非常显著的。他们在为寺院庙宇雕塑佛像的同时,已经开始利用黄杨木雕刻小型佛像,让观音、弥勒、罗汉、济公等佛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案头上的艺术供品,家室中的精美摆设。而且在雕刻技法与流派风格上,也有礼更大的突破,呈现文化发展势态,无论是在人物造型,或者衣纹处理上,都比以往更加周密、细腻、生动,从而是佛像人物的外在形神,内在押韵,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叶益周的《五子戏弥勒》,叶润周的《钟馗压邪》与《十八罗汉》,陈岳亭的《舟山普陀寺》佛像雕塑,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叶润周,叶栋材,虞明华等为代表的民间艺人率先组织起来,走上乐清黄杨木雕产业化道路。这一时期乐清的佛像雕塑艺术,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式与题材更加广泛,更加丰富,而且在技法上有了新的突破。从而使佛像人物的形神气韵都得到了充分成熟与提高。
三、佛像雕刻艺术不同形式的探索
佛像雕塑艺术作为传统雕塑艺术的一部分,怎样继承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在继承优秀文化遗产精髓的同时,认真学习和吸收历代佛像雕塑艺术的特色,如魏晋南北朝风格的简洁、整齐与表情的明快,唐代的庄严典雅,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表情上热烈活泼,健康与情感的积极思想;宋代的体态优美,比例匀称,表情的安静理性;明清的玲珑纤细、精致剔透、精雕细凿、色彩亮丽,变现手法的世俗化、民间化。
佛像释迦牟尼的形象普遍雕塑的题材,释迦牟尼的形象是信仰的对象。为了加强佛形象的理想化,因而产生了“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的规则,还有其特定的法印。这就是将释迦从人的姿态出发而达到超人的姿态,成为一种理想的象征。常常有这种情况,雕塑家按现实人物做参考而雕塑佛像时,信徒们看了会认为没有佛气,没有慈悲感,没有佛的特征,这是我们雕塑佛像时必须注意的前提。在雕塑创作过程中,掌握人体结构的同时,善于抓住造像内在的、细微的变化来表现它的艺术精神面貌,这是创作其他传统人物的不同点,需要我们更高的知识和涵养。伴随时代的进步,佛像雕塑艺术要赋予它新时代的精神面貌,赋予它人类最高理想境界的艺术升华。
佛教中菩萨、罗汉给了我们更多的雕塑艺术表现空间,他们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显然是一个理想的人间万象,他们的艺术形象有待我们新一代雕塑工作者们去探索,去表现。他们具有现代精神面貌的天国菩萨,万千罗汉,探索一条用中国传统雕塑艺术与西方雕塑艺术相融合的新路,来体现具有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及时代特色的东方艺术风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