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匠精神”是在十九大前出现的新名词之一。它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是精致化生产的要求,是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工匠;工匠精神;乌铜走银
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铜制纯手工工艺,由石屏县异龙镇冒合岳家湾岳氏兄弟始创于清雍正年间,距今已近300年历史。
它以乌铜为胎,在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纯银(或金)熔化后走入花纹图案的刻痕中,利用高温使银(或金)与乌铜融为一体,再经过冷却、打磨、抛光、捂黑等技术处理后,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或金)纹图案,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技艺效果,其色彩古色古香、典雅别致。因一般多以走银为主,故称“乌铜走银”。在中国工艺美术界,云南乌铜走银曾与北京景泰蓝齐名,并称“天下铜艺双绝”。
乌铜走银制作技艺属于汉族传统的金属制作工艺,用这种方法制作成的花瓶、香炉、酒器、茶器、文房四宝等工艺品呈现出古色古香、典雅别致的韵味。
走银即镀银,乌铜走银即在铜胚上镂刻出精美的纹饰图样,然后在阴刻的纹饰内镀银或金,再将铜胚表面处理成黑色,使其在庄重深沉的黑底上衬托出银(金)光闪闪的灿烂饰纹,使工艺品显得雍容华贵,瑰丽多彩。其造型奇巧,制作工艺精湛,特色浓郁,不但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也具有较大的商业开发价值。
乌铜走银世代家传有古训:“传男不传女,传媳妇不传姑娘,不能传到云南之外”。但是,为了大力发展乌铜走银绝艺并使其发扬光大,我作出打破传统传承观念的决定,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步伐,提出了创办传习馆更好传承乌铜走银技艺的想法,并于2010年8月18日在官渡古镇正式成立“乌铜走银传习馆”。这也是我们云南省的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我作为传习馆的馆长,在云南省、市、区各级政府及相关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推动乌铜走银非遗技艺传承走进了新的历史时代。自乌铜走银传习馆成立以来,我延承传统拜师方式收徒传艺,传习馆成立以来共正式收徒12人,同时培养了大批金属手工艺爱好者和从业者。
然而乌铜走银能有今天的成就,则离不开那些默默无闻、不断耕耘的能工巧匠们,他们身上的这种工艺绝非一朝一夕就能练成。每一个工匠的背后,都蕴含着“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辛酸与泪水,都是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渐渐成熟起来。
然而,对于乌铜走银制作的特大型工艺品来说,所需的工匠,是不同于艺术家那种孤独性的探求。因为,一个工匠,形单影只,太渺小,聚不起足够的力量,跟不上行业竞争的步伐……
为此,“满园春色关不住”的工匠是云南乌铜走银发展的必然选择,朝着这个方向走,可以看到美好的希望。我们看到,一种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工匠精神正在这片沃土激荡。
如果说:把工匠精神比作软件,而硬件则是能工巧匠,没有硬件的支撑,软件就成了空中楼阁。能工巧匠们把工匠精神落实在每一个生产企业,注入到每一件中国制造,不断雕琢产品,不断改善工艺,精心打磨、逐步完善,只为打造最优质的产品,最好的质量,塑造更多的中国品牌,体现更高的中国品质。传承工匠精神,需要从青少年开始培养,树立“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的价值观,要有工匠精神,从“匠心”到“匠魂”。
这世界上有两类人。一类是喜欢和人打交道的,一类是喜欢和事物打交道的。而我们这些乌铜走银工匠就属于后者,我们对于钻研事物本身的热情,远远超过和人打交道的热情,这是安心埋首于技术的必要条件,我们每天都在基层忙碌,每天几乎都是重复的工作,虽不是千篇一律,但是几乎类同,可能有的人会认为,每天做重复的事情无法得到进步,但技术的重复绝不是一种单调的重复。恰恰是在重复中,我们的手艺变得越来越熟稔,越来越精湛,也越来越有新的花样和创意。
并非每个人都适合钻研技艺。有些人重复做一件事情几个月,一两年,已经无比厌烦,但真正的“工匠精神”,总是出自于几十年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
我们这些乌铜走银工匠们,每一天也都在修行、修心、修技、修身,修的过程中总会彷徨、总会迷惘,总会退缩,甚至想要放弃,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最终我们要不要选择坚持,决定了一切。技术没有捷径,技术没有止境,技术拼的就是过硬,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一个瞬间迸发出的灵感和快乐,苦尽才会甘来,熟能生巧之后,那些信手拈来的创意才会大驾光临。
任何卓越的成果背后都有枯燥甚至令人难受的坚持,精彩纷呈的背后不光是灵感,更是日复一日的练习和打磨。当灵动的制作过程最终凝固成曼妙的成品,在这件固定的成品背后,是多少次的修缮和试错?技术之难,在于细节的复杂。它考验的并不是宏大的构想,而是每一处细节应当如何处理。工匠精神,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热情、耐心,和逻輯。这不仅是体力活,还是脑力劳动。不但要克服未知的困难,还要解决一系列无故冒出来的障碍和问题。更要经常面对挫败。要经历无数次的测试,才能把一个好的构想和设计最终凝固成美丽的成品,但作品诞生的时刻,所有的努力才得到回报。而那些牺牲掉的半成品、残品、次品,都是我们不得不上缴的学费。
所有的物质都有生命,问题在于如何唤醒它们。这句话并不是说物质可以通灵,而且说,当我们在一件物体上倾注我们的大量精力和心血,这个物件上就会越来越多地附着创作者的性格特征。当你触摸一件物品的质感时,你会感到轻微的、细腻的、不可言状的生命力在悄然地张扬和生长。古人云,诗品出于人品。艺术品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赋予无生命的物质以生命,以性格,当几十年甚至几百年过去,作品,依旧是创作者的代言人。作品,是证明自身价值与自我实现的最好表达方式。
工匠,不是机器人。工匠精神,是创造精神。工匠精神,就是要比好,做得更好。即使我们并不知道,好的极限在何处,但我们仍然要努力攀登。在寻找的路上,我们度过丰富的一生,用创造来填平无聊,用作品来代替生命自身的延续。
参考文献:
[1]荆玉晴.中国制造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与重塑——兼论职业教育与工匠精神[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34(03):92-95.
[2]韩子健.从错金银到乌铜走银——浅谈传统手工艺的发展[J].设计,2015,(21):42-43.
作者简介:金永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制作技艺的第六代唯一传承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