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的文化和教育”教学设计和实施

2017-12-21 09:15吴明菊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年18期
关键词:科举制张生学堂

吴明菊

【教学思路】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之大变革大动荡。本课处于第二单元最后一课,与前面的四课在教学内容上层层递进,讲述体现了近代化的艰难起步,从经济到制度、到思想,再到本课文化和教育方面的表现。本课的设置丰富了近代化艰难起步的完整性,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清末民初的文化教育是贯穿整节课的主题,突破的关键是整合教材,化繁为简,将知识清晰地整合成两个层面:庙堂之上的震荡,谈国家革除弊端,开始近代教育;江湖之中的浪潮,讲民间引进并发展大众传媒。

【教学过程】

清末轶事导入

清末逸闻:科举考试中,一道题为“论项羽拿破仑”引发了关于科举制的思考。

问题:今天的中学生都知道大名鼎鼎的拿破仑,该考生却不知其人,折射出科举制的什么弊端?

学生:知识分子脱离实际,对世界闭目塞听。

教师:这件轶事生动反映了科举制存在的弊端,不能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要。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设计意图:凝神激趣,起兴点题。

一、廟堂之上的震荡——京师大学堂的创办和废科举

情境创设:清末文人生活变迁史。笔者设计了一部围绕在张生周围清末文人生活的变迁。

情景一:1902年的一天,生活在北京胡同里的文人张生,通过选拔,成为我国最高学府的大学生之一。

问题:张生被那所大学录取?

学生:京师大学堂。

问题:这所大学在中国近代史上享受什么样的地位?

学生: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全国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情境二:张生的同窗李生,多年来坚持参加科举考试,始终未能考上。1905年,他听到官府宣布的一个消息,感觉人生无望,最终疯癫。

问题:李生听到什么消息,绝望以致疯癫?

学生:1905年,科举制度废止。

问题:你怎么看待导致他疯癫的事件?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一:科举制在很长时间里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随着封建制度走向衰败,科举制度也走到了尽头。科举制度废止,为新教育发展打破枷锁,为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的昌盛提供前提。

学生二:科举既废,一千多年来中国读书人的最重要的进身之路便被断绝,他们该怎么办?年轻的或可进新学堂,转变快的知道出洋留学;但那些已到中年不宜再进学堂而又无力出洋留学者,该怎样应对这一社会变动呢?李生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遇上了从未有过的无比严重的生存危机。

教师:同学们从两个角度深入分析讨论科举制废除的不同影响。改革是好事,同时改革也必然带来阵痛。由于新学和西学发展,新式教育和人才不断发展壮大。

情境三:1905年,张生决定让儿子张小生去新式学堂上课。张小生很开心,因为新学堂里可以上植物动物课,很新奇。展示图片:(略)

问题:张小生除了可以上植物动物课,他还将学习哪些科目?

学生:传统儒学,又有西方学科如理化等,中西结合。

问题:这些科目与你在学校所学科目有没有差异?

学生:有。没有修身、读经等课,多了语文课、音乐课。

教师:新学教育在传统儒学的基础上引进西方学科,中西结合,中国教育开始近代化。

设计意图:这一目要突破本课难点:如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文化教育事业的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种符合历史核心素养有关历史价值观教育不好深入,笔者为此创设具体情境。从普通文人生活的变迁体现国家的政策变革,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二、江湖之中的浪潮——创办《申报》和商务印书馆

过渡:据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统计:1909年,全国中学堂已有460所,中学生40468人,小学堂51678所,小学生1522746人。可见近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前进和发展。那么,在文化领域,大众传媒又有哪些变化呢?

教师:好莱坞巨星奥兰多·布鲁姆钟爱中国回力鞋。作为国货的回力鞋,创建于1927年,民国时期曾以整版广告的形式刊登在当时的《申报》上。

问题:这反映了《申报》的什么特点?

学生:商业性报纸。

教师:有人在研究申报时发现1935年申报刊登的摩登女郎与当今女星范冰冰从长相到妆容都很相似,时髦程度毫不逊色;1873年,浙江余杭发生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申报》记者全程跟踪报道,促进冤案昭雪。

问题:上述图片反映了《申报》的什么特点?

学生: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内容丰富;报道大量的社会新闻。

展示材料:“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竹枝词《报馆》

问题:联系现实,谈谈报纸的主要功能和对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生:报道新闻、传递信息、传播知识、舆论监督。丰富了生活,宣传了近代文化,推动了社会变革,促进大众传媒及文化事业的发展。

问题:谈谈商务印书馆的特色有哪些?

学生:1897年创办于上海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人物切入,生动化的图片感知民间引进并发展大众传媒的基本概况。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五十中南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举制张生学堂
古稀之年上学堂
“科举”
雷打冬
雷打冬
张生题字喻客
晚清科举制度变革考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