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彬 张静
摘要:心理贫困是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影响脱贫效果的最根本原因,研究以心理资本理论为基础,从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韧性四个维度出发,探究贫困户心理贫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帮助贫困户提升心理资本,从而实现心理物质双脱贫。
关键词:心理资本 积极心理 心理贫困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4-0068-02
一、心理资本视角下贫困户的心理贫困现状
贫困户的自我效能感普遍较低,物质贫困产生的生活压力,使其衍生出焦虑的情绪。长期的焦虑影响了贫困者衡量自身能力,低估自身价值,因此减弱其自我效能感。另外,个体的自我效能期望与对同水平个体经验的观察有关。由于贫困者的文化程度均较低,对外界信息认知不全面,所以部分贫困者无法理解政府的扶贫政策带来的实际利益。由此产生“任何扶贫政策都不如资金补助来得更切合实际”的“等、靠、要”心理。
自我效能会影响个体的归因。在面对困难时,应对问题方式情绪化,使困难不能理智地解决。[1]大多数贫困户都会将自身的疾病看作难以脱贫的原因,产生更多的消极归因。他们抱怨自己赶不上别人,对比自己强的人产生不服气等消极、懈怠的情绪。这使他们不能对客观现实作出正确的评价,从而作出不理性的选择,使贫困者在脱贫的过程中产生决策偏差,进而影响脱贫效果。
贫困户的韧性表现为其对待生活事件的承受力和适应力,是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2]心理承受力差和适应力差是存在于贫困户间较为广泛的心理问题,他们认为脱贫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为此产生否定和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对自己贫困的现状持否定态度,不承认自身是贫困户,不认同贫困是自身原因造成的,认为政府的扶持是理所应当的。同时贫困户表现出对当前生活环境的被动适应,也就是对内部矛盾的顺从。不受自我意识的支配,不能进行良好的自我调节。
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会使贫困户减弱理想和抱负,而且缺乏实现理想的途径。贫困者在压力环境下体验到较多的焦虑,扶贫工作者在扶贫工作中难以调动其主动性,拖延了心理脱贫的进程。
二、贫困户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替代性经验不足而自我认知偏差
贫困户的社交范围多是与自身情况相近的家庭。因此,其榜样示范就是其他贫困户,他们之间相互影响,恶性循环。在脱贫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观察学习,逐渐形成了贫困户的群体心理,经过社会消极评价,加重了其心理贫困的程度。
一般而言,人都对自身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规划和打算,但是还是存在很大一部分贫困人群不能对自身家庭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尤其是自尊心较强的人群,常处于一种外归因的状态,认为自身或家庭的贫困是由于社会等其他外在原因导致的。被外界贴上“贫困户”的标签,认为对自己不公平,对前途失去希望,形成“就算我努力也改变不了现状”的思维,贫困户对外界的扶持和帮助没有正确的认识,在内心强化自身的认知,而不是调动内在资源来激发,安于现状,保持一种自卑消极的心理状态。
2.缺乏正确的归因方式
贫困户心理贫困导致的脱贫动力缺失是其对生活事件归因产生偏向的一个原因,有些贫困户处于脱贫情境中时,对情境作用低估,对外因忽视。社会心理学家J.捷里森和J.格林(1981)認为,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们有一种信念,认为人们对自己的活动结果负责,所以多从内因去评价结果,而忽视外因对结果的影响。[3]另外,贫困户还存在消极归因和不充分归因,这属于归因偏差,消极归因就是用一些不可控制和稳定性的因素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如个人禀赋、天资、任务难度等,把自己行为的成因归结到难以改变的因素上。不充分归因在于对自己本身能力评估不准确,也就是上文所说的自我认知偏差。这两种不正确的归因偏差是贫困户不可避免的,所以要通过一些方式去减少所带来的影响。
3.抗逆力和复原力不足
贫困户面对压力主要来自于家庭、政府、社会,大部分贫困户在面对压力的情况下,不知如何排解,长期压抑,久而久之对人的心理健康有极大的损伤。贫困户要背负家庭的梦想和责任,希望可以通过努力来脱贫,摆脱“贫困户”的标签;另一方面,贫困户因为现实的家庭情况和经济压力产生抑郁、焦虑的状态,面对巨大的心理考验,贫困户在心理平衡被打破的情况下,采用不合理的理念或者错误的归因方式进行机能重组,造成缺失性重组;不懂得如何积极沟通来寻求社会支持;要么不会合理调节情绪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压力,使得机能重组不良。[4]自身的能力与内心动力产生冲突导致本我和自我之间的矛盾,贫困户极易走偏路,用酗酒等形式来缓解压力,如此一来,心理韧性不足对贫困户的脱贫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4.自身的支持动力不足导致潜能未开发
这里所说的支持动力是指除了政府、社会环境、家庭对贫困户的关怀,更主要的是自身的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贫困户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一方面是贫困户的自我效能感较低。贫困户通过自身努力和政府扶持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使贫困户形成了习得性无助,认为不管自己怎么做,也不能改变贫困的现状,因此以维持生活为目标保持“等、靠、要”的状态。这是因为贫困户对自身以及自身的支持系统的否认,面对现状内心不够强大,太在乎周围人的眼光和看法,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另一方面贫困户自身的知识水平等方面有一定的局限,对自身能力估计不足。要使贫困户矢志不移和锲而不舍地实现脱贫目标,要依靠成功目标的牵引。
因此,自我意识模糊,自我认知偏差,缺乏正确的压力应对方式,自身支持不足,都是影响贫困户心理健康水平及脱贫的主要因素。
三、心理资本对心理脱贫的对策
1.改善身心健康
贫困者摆脱心理贫困,首先要保证贫困者的心理健康,加大心理保健的投入。在扶贫工作的推行中,设立心理工作岗位,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工作,积极关注贫困者的心理状态。其次,扶贫工作者要广泛宣传讲解精准扶贫的意义,解读政策内涵,使贫困者真正了解政策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效益。最后,创造性地开展扶贫,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单一的经济帮助会使贫困者降低自尊水平,产生自闭心理。因此需要实行创新性和时效性的扶贫方式,多角度地激励贫困者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积极对贫困者开展教育培训,推行科技扶贫。增加农村教育资源,保障贫困家庭享受与其他家庭同等的教育,提高子女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子女积极的反向社会化。
2.树立希望,增强自信
首先,根据贫困者的切实需求,了解其迫切渴望和需要,增强贫困者的脱贫动力,帮助贫困人口摆脱扶贫“终身制”和“贫困”的固化思维以及依赖的思想,激励其在生产和开展各种经营活动中及时脱贫,树立脱贫光荣的思想。
其次,开拓脱贫路径,强化脱贫意志。为贫困者提供多元化的扶贫方式,从而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贫困者要将现有资源合理利用,指定脱贫目标,明确达成目标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障碍,并制订克服困难的计划。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把握脱贫机会,争取早日脱贫。[5]在开展扶贫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因人制宜,因地制宜”,根据精准贫困户自身的能力情况、需求偏好供给资源,结合本地资源结构,将扶贫资源完整、充分地利用起来,最大效度地帮助精准扶贫户建立脱贫信心,从而达到更好的脱贫效果[6];结合精准扶贫地区的地理特征、家庭结构特点以及主要的经济来源方式,从而对该精准扶贫户制订合理有效、切实可行的脱贫方案。
接着,要树立脱贫积极形象,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本土人才回流,用身边和脱贫过程中成功人士的实例引导贫困者自觉加入到努力工作的行列,充分调动起贫困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在克服困难的实践中克服自卑和虚荣,获取自信心,对人生有新的认知,对人生产生新的希望,最终走向自立自强,实现经济和心理的双脱贫。
最后,政府和社会要对贫困者的脱贫工作进行及时的激励和认可。引导社会舆论,打破消极的社会刻板印象,在媒体报道中给予贫困者积极反馈,减少对贫困的强行标签化行为,多进行脱贫成功励志人士的经历报导,为精准扶贫户树立一个乐观向上的榜样,避免消极状态的社会渲染,营造出积极客观的社会公知,发扬贫困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知足常乐的生活理念。
3.培养乐观精神
转变积极归因,端正乐观态度。为贫困者组织专业的心理辅导,开展心理资本的干预,转变其不合理信念;且要设计符合贫困人口特点、可操作性强的干预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获得更高效的成果。同时政府实行社会说服并对贫困者进行积极的反馈,通过宣传精准扶贫的意义及脱贫政策,帮助贫困者摆脱“等、靠、要”的思想。考虑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咨询,通过团体中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探索自我、认识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进行良好的适应与发展。
4.提高韧性
开发韧性资源,累积韧性资产。增加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减弱媒体等信息途径对贫困者消极刻板的宣传,并对贫困户多加关心与支持,增强其抗逆力。开展适合当地的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在生活中建立信任,積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通过指导让其扩大社会资源持有量。而且,扶贫工作者需要不断鼓励贫困者以积极的心态正视暂时的贫困,使其树立“暂时贫困不是永远贫困,更不意味着丧失自身价值”的信念。要引导贫困者正确认识并分析自身优势,使其将脱贫作为锻炼能力和提高意志的一次机会,有助于贫困者将贫困压力转化为脱贫动力。
参考文献:
[1]吴胜涛,张建新.贫困与反贫困: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6):987-992.
[2]贾晓波.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9(2).
[3]侯玉波.社会心理学 [M].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版),2013.
[4]刘丹,石国兴,郑新红.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韧性[J].心理学探新,2010,30(4):12-17.
[5]王雁飞,朱瑜.心理资本理论与相关研究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5):32-39.
[6]王天维.供需偏好视角下的扶贫资源精准配置研究[J].湖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1):76-79.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