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普功能理论的动画电影实践研究
——解析计算机动画电影《奇幻森林》

2017-12-21 05:30:21福建师范大学365000
大众文艺 2017年23期
关键词:谢利克利狼群

李 琦(福建师范大学 365000)

普罗普功能理论的动画电影实践研究
——解析计算机动画电影《奇幻森林》

李 琦(福建师范大学 365000)

普罗普总结童话故事得出的功能理论可称为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开山理论。2016年CG电影《奇幻森林》改编自印度童话《森林王子》,动画电影与童话一样,虽母体变化多端,但故事中的一些功能却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试图运用普罗普的功能理论,对《奇幻森林》的电影创作进行分析,如此深入了解普罗普关于故事叙事文本的解读,更在此基础上探讨优秀动画电影所具备的关键要素。

奇幻森林;普罗普;角色;结构;CG技术

一、普罗普功能理论概述

俄罗斯著名艺术理论家弗拉基米尔•亚科夫列维奇•普罗普于1928年撰写了《民间故事形态学》一书,对100个俄罗斯童话故事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首次提出“叙事功能”的概念,并把功能作为分析民间故事的最基本单位。他指出“功能指的是从其对于行动过程意义的角度定义的角色行为。”“所有的功能都分布在不同的行动范围之内,每种范围又有相应的人物角色。在纷繁复杂的表层故事结构下,同类故事具有相同的结构。”

在研究中,普罗普归纳出7种行动范畴和6组叙事单元31种叙事功能,并得出四条结论:1.叙事功能作为故事中的基本元素,无论作者如何编排、演绎,其都是故事中百世不易的元素。2.民间故事所有可知的叙事功能始终是有限的,无论如何发展、变化都能被概括在31种的范畴中。3.出场顺序的固定性是叙事功能的特点,故事并非必须完整包含所有功能,但是一旦出现某一功能序列,其前后顺序将是固定的,不会改变或颠倒。4.就结构而言,民间故事属于同一类型,某些时候,某些叙事功能或单元会重合或者重复。

二、动画电影《奇幻森林》简介

《奇幻森林》是由美国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的真人动画电影,影片讲述一只受过人类伤害的老虎谢利•可汗,它发誓要将由狼群养大的男孩毛克利铲除。毛克利不得不离开曾经的家,在逃脱追捕过程中,他先后遇见了重要的导师与好友——黑豹巴希拉与棕熊巴鲁,并踏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自我探索旅程。矛盾冲突在毛克利一路波澜壮阔的冒险中展开。电影举重若轻地将人性的生存困境、对自我的超越以及完成救赎展现出来。

《奇幻森林》是一部以“奇”为卖点的计算机动画电影,通过真实人物在摄影机前的表演与虚拟仿真动画CG动态表现和特效合成,制造出独有的视觉画面效果。这一系列奇观虽是现代虚拟现实技术下的产物,但却又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与其说它是再创造不如说是通过科技手段将难以常规拍摄的镜头呈现出来。正因如此,影片不是“复制与复原”的关系,而是“想象与呈现”的关系。如此,《奇幻森林》也不再是传统动物世界的简单叙事,而成了人与动物之间故事性的结构叙事。

三、功能理论解析《奇幻森林》

(一)行动范畴

1.英雄

《奇幻森林》中的主角毛克利即是本片中的英雄,他有血有肉,植根平凡。传统动画电影中的英雄角色多外表和精神上都拥有强大力量,而毛克利却只是一个被狼群侍养的弃婴,他不完美,在困难面前也会害怕,若论英雄级别,只算是一个平民化的英雄。但他也在不断成长,他虽非完美英雄角色,有着作为人的人性弱点,尤其在异常环境时极易显示出恐惧、害怕、迷茫。但毛克利拥有一个颗善心,真诚对待森林里的每一种动物。影片中,毛克利受到谢利•可汗的追杀被迫脱离熟悉的生活环境(狼群),进入陌生、异常的环境中(人类村庄的探索之路),遭遇各色动物(巨蟒、猩猩等),遇到挑战和困难。在种种恶劣环境下,毛克利激发内在潜能,克服弱点,战胜谢利•可汗,赢得最后的胜利,回归森林。

2.坏人

影片中坏人的角色当仁不让地归属于老虎谢利•可汗。影片虽无过多狰狞可怕、令人作呕的血腥画面,但CG技术和高速摄影机运动的配合还是表现出追杀过程的紧张氛围,在观影心理塑造过程中起到特殊意义。谢利•可汗并非天生邪恶,而是因曾受到人类伤害而企图杀害被狼群侍养的弃婴毛克利,并威胁与破坏元社会(狼群部落)的安宁。

3.公主或英雄需要保护的人或物

在七种行动范畴中,英雄是主角,他需要克服种种困难,打败坏人,实现一定的目的。表现在影片中即是毛克利自己、狼妈妈拉克莎以及整个狼群部落。迪士尼动画中的公主角色通常都是弱小的、无辜受害者,因为坏人作恶而陷入危机。毛克利保护自己是为不受谢利•可汗的残杀,保护妈妈拉克莎是因为她对毛克利这个人类小孩倾注了她无限的母爱,拼尽全力呵护他的安全。而保护整个狼群部落是因为他遵守着狼群法则:本法则是森林法则,像上苍一般古老正确。

4.派遣者

派遣者,通常是长者、领袖,同时也是元社会的象征。影片中的元社会,是陷于困境与危机中的狼群部落,派遣者应属狼群之首阿克拉。阿克拉作为公正无私的头狼,代表狼群接纳了毛克利共同生活,然而面对谢利•可汗的威胁,不得不做出抉择——将毛克利推向冒险之旅。

5.施惠者

施惠者与只发出指令的派遣者不同,施惠者和帮手能够给予英雄切实有效的帮助。施惠者区别于帮手的主要特征是,当“英雄”处在特殊时刻由施惠者向其提供某种关键性的帮助。换言之,施惠者可以被认为是英雄精神上的“导师”,提供指点,指导迷茫或绝望之下的“英雄”战胜自身弱点走向成功,影片中的施惠者是黑豹巴希拉。从巴希拉拯救了独自出山洞森林的弃婴毛克利那刻起,他们之间产生了深深的羁绊。巴希拉内心的柔软被这个小男孩触动了,于是他自发履行起一个导师的责任——帮助毛克利带着尊严安全离开森林,回到人类村庄。

6.帮手

在影片中帮手这一角色为棕熊巴鲁,巴鲁是一只自由自在的棕熊,他从巨蟒嘴里救下了遭到谢利•可汗威胁不得不离开森林毛克利,旅途中毛克利被他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所感染,最终开始自省生活的意义。作为帮手,巴鲁造型喜感、动作夸张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作为英雄性格的补充和承托。

7.假英雄

假英雄实际上就是邪恶的双面人,他们表面上有一些类似于英雄般的行为,但实际上却包含着野心与阴谋。假英雄的存在一般是给英雄造成麻烦,同时也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影片中假英雄为巨蟒卡奥和猩猩路易王。两位假英雄在影片中看似在给毛克利一些关于旅途的信息,但实际上很快就暴露了自己称霸的野心。

(二)叙事功能

普罗普把“根据人物在情节过程中的意义而规定的人物行为”称为“功能”,他认为,各种故事尽管细节交错,情节纷繁,人物众多,但又如出一辙。普罗普在对俄罗斯民间故事研究中总结出6个叙事单元,又具体划分为31中叙事功能。运用普罗普的叙事单元与功能序列来重述《奇幻森林》,影片与普罗普的功能序列基本吻合,从一个角度印证了影片具有成人童话的特征。

叙事单元 功能序列单元一 1.炉边缺少一位爱庭成员2.一个禁令或规定加诸在英雄身上3.禁令遭违背4.坏人试图刺探情报5.坏人得到了一些情报6.坏人试图欺骗受害者以控制他与他的所有物7.受害人上当违心助敌单元二:纠纷 8.坏人伤害了家庭成员8a.机爱听成员需要或渴望某种东西9.需要或不幸被申明;英雄被请求、命令或资源前往执行使命10.英雄计划对付坏人单元三:转移 11.英雄离家12.英雄被试探、共计、质询,并因而获得了一个有法力的施惠者或帮手13.英雄对这位未来的施惠者的行动作出反应14.英雄借助这位有法力的人15.英雄到达他的任务所在的地点单元四:对抗 16.英雄与坏人面对面作战17.英雄被侮辱18.坏人被击败19.此前的不幸或需要得到解决单元五:归来 20.英雄归来21.英雄被追捕22.英雄脱险23.英雄回到故乡或某处却不被承认24.假英雄作出假声明25.英雄面临艰巨挑战26.英雄战胜挑战27.英雄获得命名单元六:接受 28.假英雄/ 坏人身份暴露29.假英雄被变形30.坏人遭惩罚31.英雄迎娶公主或登上王位

准备单元:影片开端,是和谐丛林生活画面,包括了毛孩毛克利和狼群以及黑豹(人与狼无法和谐共处的规定,在英雄身上得到破坏•功能2、功能3),随后在和平岩露出的休战期,老虎谢利•可汗的到来(得知狼群中有一位毛孩•功能5)打破了本来的安静,并威胁狼群驱赶毛克利,交代了未来毛克利的逃亡命运(坏人试图欺骗受害人以控制他或他的所有物•功能6)。

纠纷单元:一个深夜,狼群议会争论毛克利的去留问题时,毛克利在不舍中决定离开狼群,换得狼群的安宁,从此他踏上寻找人类村庄和自我救赎的道路(不幸被申明;英雄自愿前往执行使命•功能9)。

转移单元:毛克利离开狼群,前往人类村庄,一路历经风险。(英雄离家•功能11),在旅途中,棕熊巴鲁在巨蟒口中救下毛克利,并借用毛克利的智慧以帮助毛克利找到村庄为由换取蜂蜜(英雄被试探、攻击、质询,并因而获得了帮手•功能12)。与黑豹巴希拉意外分别后,再一次相聚时,巴希拉看不惯毛克利当下的行为,要求毛克利离开巴鲁继续旅途。毛克利第一次与巴希拉有了分歧(英雄对这位未来的施惠者的行动做出反应•功能13)。在意外救助起陷入泥潭的小象后,巴鲁决定陪同巴希拉和毛克利一同旅途,随后遇到假英雄猩猩路易王,在巴鲁和巴希拉的共同帮助下,逃离路易王(英雄借重这位有法力的人•功能14)。毛克利得知派遣者阿克拉惨遭坏人谢利•可汗的毒手,在奔跑途中毛克利到了人类村庄,并看到了火焰(英雄到达他的人物所在的地点•功能15)

对抗单元:决心与谢利•可汗决一死战,从村庄里带走了火把(英雄与坏人面对面作战•功能16)。重返森林的途中,毛克利的火把点燃了森林,谢利•可汗借此挑拨毛克利与动物们之间的关系,引起来动物群的恐慌(英雄被侮辱•功能17)。但在巴希拉和巴鲁以及狼群家族的奋力帮助下,毛克利像人一样开始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谢利•可汗葬身火海(此前的不幸或需要得到解决,坏人被击败•功能18、19)。

归来单元:毛克利赢得了胜利,并通过象群的帮助扑灭了森林的火焰,一个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团结了一整个森林(英雄战胜挑战•功能26)。

接受单元:毛克利重新回归狼群中,和他渴望守护的狼群家族和谐生活在一起,狼群法则再一次响起(虽英雄没有迎娶公主、登上王位但却是一个圆满结局•功能31)。

通过行动范畴和叙事功能分析,所有的功能序列组织起来,辅以七种特色的角色便构成了一部情节跌宕,引人关注的奇观式CG电影。普罗普的功能理论虽然带着朴素、感性的色彩,但却在《奇幻森林》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不可否认,用普罗普的功能理论细细品味这部电影,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影片角色的丰富性和叙事的丰富性。

[1]李峰.用普罗普功能人物理论分析体育电影《一球成名》的美[J].电影评介,2008(22).

[2]王一川.西方文论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

[4]李稚田.普罗普功能人物理论的电影运用[J].民间文化论坛,2006,(6):30-34.

[5]张春蕾.普罗普角色—结构角度下的热播谍战剧解析.文教资料,2012(4):91-92.

[6]孟佳文.动画的七种行为范畴分析.大舞台,2011(6):137-138.

李琦(1993- ),女,汉,福建三明人,研究生,福建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视听文化。

猜你喜欢
谢利克利狼群
电影《绿皮书》中唐·谢利文化身份认知的成长
戏剧之家(2022年28期)2022-10-11 08:06:44
救赎与反抗
——论《绿皮书》中的他者
文化学刊(2021年1期)2021-03-07 16:53:29
德国老人 用40年融入狼群
乐活老年(2019年5期)2019-07-25 01:18:18
我和我的好朋友们
知识窗(2019年6期)2019-06-26 04:27:09
喧嚣与孤独的彼此救赎
狼群之争
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为何一拖再拖?
能源(2016年3期)2016-12-01 05:11:11
《重返狼群》
阳光照耀大地
诗选刊(2015年4期)2015-10-26 08:45:25
丛林狼孩子毛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