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困境上市公司的界定及应对

2017-12-20 18:46李晗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2期
关键词:财务困境应对界定

李晗

摘 要:我国资本市场二十余年间发展迅速并不断成熟,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环境更加复杂,企业面临的风险种类更加多样化,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也随之增大。财务困境是市场经济中的普遍现象,陷入财务困境中的公司往往流动现金不足、偿债能力降低直至资不抵债最终破产。

本文针对财务困境上市公司的界定及应对展开研究,从状态和过程角度对财务困境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现状,将已被交易所实施风险警示,作为界定公司发生财务困境的标志。陷入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会采取多种措施来改善业绩。本文对企业常用措施进行具体分析。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认识我国财务困境上市公司的状况,并对完善我国资本市场有所帮助。

关键词:财务困境;界定;应对

一、财务困境

财务困境是市场经济中的普遍现象,陷入财务困境中的公司往往流动现金不足、偿债能力降低直至资不抵债最终破产。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为了避免企业盲目追求短期利益而做出错误判断和决策,利润最大化目标应为长期利润最大化。但如果由于种种因素企业无法持续获得正常利润,那么现金流会因此恶化,财务状况也会欠佳,陷入财务困境。企业的财务困境,一类是从状态角度研究,另一类是从过程角度研究财务。

1.状态角度。选择词汇描绘并尽可能涵盖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状况,比较有概括性的是失败、现金流恶化、违约、破产。

(1)失败,经济学上的失败意味着企业的投资回报率显著低于社会同期的平均回报率,或者是公司投资收益低于资金成本。

(2)现金流恶化,如果这种状况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却无法得到好转,往往会造成企业经营失败。衡量企业现金流量指标有现金流动负债比、销售现金净流量等。

(3)违约,既可以是技术上的,又可以是法律上的。违约往往意味着公司财务出现问题,如不能有效调整,会使抵押品被拍卖、实行债务重组等。

(4)破产,分两种形式,一种是企业资不抵债,即净资产为负;另一种是指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

2.过程角度。界定标准主要是:

(1)拖延支付股利,当企业取消或减少正常股利发放、不发或少发优先股股利时,这是财务状况出现问题、困境开始的信号。

(2)拖延支付债务,当企业无法按照合同规定按时支付债务本金和利息时,这是财务困境进一步恶化的信号。

(3)破产清算,当企业最终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时,这意味着公司财务困境达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也就是走到了最后阶段。

二、财务困境上市公司的界定

我国的学术界大多采用上市公司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交易所实施风险警示,作为界定公司发生财务困境的标志。

根据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4修订版)》中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出现:1.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结果显示的净利润为负值或者被追溯重述后连续为负值;2.最近一个会计年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或者被追溯重述后为负值;3.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或者被追溯重述后低于1000万元等情况时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在公司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以区别与其他股票。

该界定的合理性在于: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或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说明公司主营业务发展遇到危机,盈利能力受质疑,投资该公司股票有风险。并且该方法可度量,弥补了在我国以破产为界定无法确定研究样本的不足。

三、财务困境上市公司的应对

上市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企业压力剧增,会采取各种措施来应对,主要有:

1.会计方法。在账务处理过程中,通过管理收入、费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巨额冲销、资产减值准备冲回等方法,来调节利润,达到管理层期望的结果。

(1)管理收入。管理收入的主要方式一是在收入确认上动心思,那些陷入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会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收入来增加利潤,例如通过与关联企业的内在联系,双方约定在期末达成一笔销售,并将销售收入计入当期营业收入。再在下个会计年度,撤销或修改该笔交易。那么这种收入的增加实际上是人为、故意的操纵。

(2)管理费用。财务困境公司会通过对费用的有目的管理以影响当期利润。主要方法一是延迟计提费用,二是将费用进行资本化处理来增加利润。

(3)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无客观衡量标准会计准则的规定,实际上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面给了企业很大的会计发挥空间,常见的手法主要有:①变更固定资产折旧;②变更无形资产摊销;③变更坏账准备计提;④变更存货计价方法。

(4)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和冲回。资产减值损失什么时候计提、计提多少,带有主观性和经验性。出于利润调整的需要,会计人员在计提减值准备时可以夸大减值的可能,以备在之后会计期间通过冲回的方式提高利润。

2.关联交易。指在有关联关系的各方之间发生的交易。在交易双方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或是两方同受一方控制,则它们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实际上,由于关联方之间的天然联系和内在便利,使交易往往偏离市场实际,带着协议性质,按需进行。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购销业务。我国资本市场中大量的上市公司都是原有的大型国企改制而成。一家国企往往分拆成多家上市公司,而各上市公司之间、与母公司之间的关系依然密切。购销业务也在彼此间开展,如原材料采购、上下游商品销售等。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就可以按需进行,进而调节利润,使盈余符合管理层期望。

(2)转让、置换和出售资产。上市公司会通过转让、置换、出售等方式将不良资产或债务摆脱,以避免继续持有债务或不良资产而支付财务费用、对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不良资产及债务的剥离是在关联方之间进行,资产价值的评估以历史成本考量,而不需考察资产真实的获利能力,那么就会获得更多的出售收入和更优质的置换资产。

(3)资产租赁。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间的联系往往密切,存在多种资产租赁关系,包括商标、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的租赁和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等。母公司会在租赁关系中收取象征性的租金,以降低子公司的运营成本。而且,子公司还可以将低价租得的资产转租出去,收取更高的租金以获利,而母公司也默许这一行为。

(4)委托经营与受托经营。这种方式灵活可控,也不会牵扯所有权的变更。上市公司衡量利弊后,接受委托收取委托经营费或是委托关联企业生产经营,支付一定的委托经营费,会使企业最大程度的获利,也是关联交易的主要方式。

3.政府支持。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很大一部分拥有国有企业背景,这部分企业的上市与地方政府密切相关。一定区域内的上市公司数量也是考核地方政府执政成绩的重要依据。此外,上市公司是地方政府的纳税大户,其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当地政府的税收收入。因此,地方政府也不愿意看到有关的上市公司因连续三年亏损等原因被暂停上市、停止上市。进而采取措施,给予财务困境上市公司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支持。

4.债务重组。指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裁定作出让步。通过债务重组方式带来的利润提升,具有不可持续性。

四、结语

由于我国特殊的监管政策,公司一旦陷入财务困境,势必会为下一年度财务状况、盈利情况的改善作出最大努力。但如果使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因素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体现在财务报表中的利润的改善并不能代表公司财务状况的实质性好转。财务困境上市公司更应当关注的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立足于生产和销售,使公司真正走出困境。endprint

猜你喜欢
财务困境应对界定
我国首次对“碰瓷”作出明确界定
财务报表信息对企业财务困境的预测能力
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研究述评
债务重组在st上市公司的应用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应对策略分析
浅谈教师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高血压界定范围
金华民营企业财务困境的调查研究
对“卫生公共服务”的界定仍有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