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孕期血脂水平变化及其对胎儿脂代谢的影响

2017-12-19 21:06李恒星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2期
关键词:孕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血脂

李恒星

【摘要】 目的:观察和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孕期血脂水平变化及其对胎儿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剖宫产的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选择70例行剖宫产健康孕妇,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及新生儿不同时期的血脂、睾酮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两组孕中、晚的LDL、TG、HDL、CHOL含量均显著高于孕早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早、晚期的CHOL含量更低,孕中期更高;孕早、中期的TG含量更低,孕晚期更高;孕中期的HDL含量更高,孕晚期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生第3、7天的CHOL、LDL、睾酮含量及出生第7天的HDL含量均显著高于出生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生第3、7天的CHOL、LDL含量及出生第7天的HDL、睾酮含量均显著高于出生第1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與同时间点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出生第3天的HDL含量更低,出生第1、3天的CHOL含量更高,出生第7天更低,出生第1天的LDL含量更高,出生第3、7天更低,出生第1、3天的睾酮含量更低,出生第7天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患者孕期的血脂含量呈动态变化,其新生儿在出生7 d后睾酮含量升高,血清LDL、CHOL含量降低,应加强PCOS患者血脂水平的检测与干预,减少对新生儿脂代谢的影响。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孕期; 血脂; 脂代谢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2.0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2-0105-0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常见病,多发于育龄女性,多毛、肥胖、月经不调、不孕是该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1]。当前研究认为,PCOS的病理生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但具体的发病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2]。胆固醇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的重要原材料,也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3]。睾酮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骼的生长,也在红细胞的形成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是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必需物质[4]。为了观察孕期血脂水平变化对新生儿脂代谢的影响,本文特以60例PCOS患者及70例健康孕妇为例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剖宫产的60例PCOS患者,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孕妇年龄26~42岁,

平均(30.3±4.6)岁;身体质量指数21.3~26.2 kg/m2,

平均(23.3±3.8)kg/m2;新生儿体质量2.000~3.800 kg,平均(3.063±0.353)kg。同期选择70例行剖宫产健康孕妇,设为对照组,孕妇年龄24~41岁,平均(29.9±4.9)岁;身体质量指数22.0~25.9 kg/m2,平均(22.9±3.7)kg/m2;新生儿体质量2.300~3.800 kg,平均(2.0696±0.334)kg。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检测孕妇及新生儿的相关指标,应用贝克曼库尔特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依次在孕早、中、晚期检测孕妇空腹静脉血中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血清总胆固醇(CHOL)的含量,依次在新生儿出生后第1、3、7天检测其静脉血中HDL、CHOL、LDL及睾酮的含量。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HDL、CHOL、LDL、睾酮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血脂水平比较

两组孕中、晚期的LDL、TG、HDL、CHOL含量均显著高于孕早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孕早、晚期的CHOL含量更低,孕中期更高,孕早、中期的TG含量更低,孕晚期更高,孕中期的HDL含量更高,孕晚期更低,孕早、晚期的CHOL含量更低,孕中期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新生儿睾酮、血脂含量比较

观察组出生第3、7天的CHOL、LDL、睾酮含量及出生第7天的HDL含量均显著高于出生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生第3、7天的CHOL、LDL含量及出生第7天的HDL、睾酮含量均显著高于出生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出生第3天的HDL含量更低,出生第1、3天的CHOL含量更高,出生第7天更低,出生第1天的LDL含量更高,出生第3、7天更低,出生第1、3天的睾酮含量更低,出生第7天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孕中期LDL、HDL、CHOL含量高于孕早期,而到了孕晚期却有所下降,且孕中期LDL、HDL、CHOL含量及孕晚期TG含量高于对照组,提示PCOS患者孕期出现了生理性的高血脂症状。进一步分析,发现相关机制如下:PCOS导致的高雄血症进一步扰乱了患者妊娠期的脂代谢功能[5];脂肪在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下加速氧化分解,继而出现了更多的游离脂肪酸,而游离脂肪酸是合成血脂的重要原材料[6-7]。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第1天哪LDL含量升高,第1、3天CHOL含量升高,第7天LDL、CHOL含量降低。这可能是因为新生儿机体为了确保正常的生长发育,先由肝脏合成了大量的LDL、CHOL,随着机体对胆汁酸的需要,部分LDL参与到胆汁酸的合成中,继而后期LDL含量降低[8-10]。此外笔者还发现,出生第1、3天新生儿睾酮含量还较低,但在出生第7天时睾酮含量已升高。这是因为睾酮是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必需品,因此睾酮的分泌会逐渐增多[11]。结合两组孕妇及新生儿的血脂水平,笔者还发现PCOS患者体内的CHOL含量会影响新生儿体内的CHOL含量,观察组新生儿LDL、CHOL含量低而睾酮含量高,推测这可能是因为PCOS患者胰岛素降低,雄激素升高,影响到了新生儿[12]。endprint

综上所述,PCOS患者孕期的血脂含量呈动态变化,其新生儿在出生7 d后睾酮含量升高,血清LDL、CHOL含量降低,应加强PCOS患者血脂水平的检测与干预,减少对新生儿脂代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相加军,庄永玲,徐本福,等.PCOS患者孕期血脂水平变化及其对胎儿脂代谢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6,60(7):64-66.

[2]高文削.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体重增长水平与妊娠期代谢综合征发病的相关性[D].郑州:郑州大学,2014.

[3]蒋雪霞,孟君.穴位埋线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5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4,36(2):171-174.

[4]李昱川.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脂代谢紊乱与体重、胰岛素抵抗和雄激素水平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354-356.

[5]戴素清,曾文红,周涛,等.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及血脂、血糖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12):1699-1701.

[6]叶冬云.补肾化瘀方联合达英-35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MCP-1及血脂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7):48-50.

[7]朱凌燕,龚甜,刘文淑,等.二甲双胍与复方醋酸环丙孕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糖及脂代谢的影响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6):6013-6014.

[8]范晓霞,姚勇利,胡耀嘉,等.艾塞那肽对高海拔地区2型糖尿病伴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作用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7,25(3):241-244.

[9]王艳华.中医序贯疗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胰岛素抵抗水平及血脂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6,38(6):849-852,909.

[10]顾艳伟.二甲双胍联合短效避孕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內分泌和血脂影响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10):1254-1255.

[11]李雪侠,陈刚,王锋,等.二甲双胍联合利格列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62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5,59(33):65-67.

[12]鲁艳红,杨艳瑞.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脂的影响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6(6):54-55.

(收稿日期:2017-07-20)endprint

猜你喜欢
孕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血脂
血脂检查中的若干问题
血脂异常如何调治
血脂异常喝花生壳首乌茶
新版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日摄入胆固醇<300mg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达英—35及妈富隆治疗的效果观察
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药药理学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某社区围孕期及孕期妇女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心理健康教育对孕期焦虑、抑郁及产后抑郁的影响
育龄妇女孕期医学指导与优生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