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蝶
独爱清粥
◎文/叶蝶
退休后父亲母亲回到了我们的老家,一个民风淳朴的海边小村。村里离城镇较远,很少有卖新鲜猪肉牛肉的,于是我们回娘家都喜欢带着生肉熟食,给父母改善伙食,可父母却不愿意我们买这些,不单单是因为乱花钱,他们舍不得吃,而是父亲有一大套理论来证明清粥最有营养,最有利于老年保健。每每说到这里,父亲总会用京剧的唱腔唱出一句:这世间有美味万千,而我独钟爱清粥一碗。
父亲引经据典,开始给我们证明吃粥的好处。
明代诗人张方贤在《煮粥诗》中写道:“莫言淡泊上滋味,淡泊之中滋味长。”粥,是生活中必备的,是家的象征。
“心急吃不得热锅粥。”吃惯了那些滋补美容的各色粥,对白米粥更是情有独钟。有人说粥至清则无味,但如今有些地方流行煲“白粥”,用慢火熬优质大米,熬煮时间要长,把大米粥煮得浓浓的,米粒都笑开了花,米油充分溢出,使粥汤醇俨,浓稠乳白,热气氤氲,米香四溢,喝一口,唇齿留香。
小米粥养胃。下班回家,抖落一身疲惫,几碗清水加一把小米,放在火上煮,拿了一本书,静待一锅热粥。厨房弥漫着粥香,氤氲着家的幸福。过去饥饿时候,再穷的产妇生孩子,也能喝上一大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小米粥就像是淳朴的村妇,总会用暖暖的温情安抚着一家老小。
最喜人的还得算是水饭,就是过水的秫米粥。水饭这名好,烈日炎炎的夏天,一说起中午吃水饭,当时就觉得浑身清清爽爽的。用凉津津的水,反复淘洗,再配了脆生生的滴了香油的腌萝卜丝,酷暑也仿佛清凉了许多。
母亲这时候插话道:“别光卖弄你那些学问,一会去地里把那个老倭瓜摘下来,再挖几颗白薯,咱们今天就吃倭瓜白薯粥。”
父亲笑着打趣:“老婆子,你这是哪国做法啊?你这药膳粥又是治什么的?高血压?心脏病?还是美容养颜?”
母亲说:“我这是独门秘方,专门治疗——馋病。”
父亲说:“拉倒吧,还独门秘方,你这是剽窃人家腊八粥。”然后笑着对我说,“你妈这个自称是发明大王的粥王,整天在粥里面掺点这个,加点那个,张口就说是自己独门秘方,还不是懒得找齐那么多东西做八宝粥,便逮住几样放几样啦!”
说到腊八粥,父亲更是滔滔不绝:以前穷,腊八粥只在每年的腊八节才能吃得到。现在生活条件好,随便凑凑,那各种米啊,豆子啊,大枣啊,还有栗子核桃等各种坚果,轻轻松松就能凑足八九样。现在还可以做各种各样的特色粥,像皮蛋瘦肉粥、莲叶百合粥、蔬菜牛肉粥什么的。
母亲不服气,“你要是给我从哪里找出单子,买好原料,我也都能给你做出来,保证味美无比!”
父亲顺手拿过一本书,翻看着,然后指着说:“你看,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载录了六种粥食:红稻米粥、碧粳粥、腊八粥、鸭子肉粥、白粥和燕窝粥,是清代盛世时中国粥文化的生活实录,你给我做做尝尝?”
看到母亲无言,父亲得意地吟出一首诗:“人生好比粥一锅,煎熬滚煮耐琢磨。宜疾宜徐看火候,酸甜苦辣自张罗。”然后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那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很难喜欢上粥的清淡。粥是慢火熬出来的,只有经历过人生的起落,开始品味起岁月的人,才能静下心来在时间的浸润中心平气和地熬出一锅好粥。从沸腾到宁静,才能在去掉浮躁心之后,从人生的苦辣酸甜中品尝粥中独有的滋味,从真实平淡到清远悠然,才会慢慢爱上这一碗清粥。”
父亲的话蕴含着人生哲理。是啊,粥中人生滋味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