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早、中、晚期正常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与分析

2017-12-19 02:44赵金燕李玉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4期
关键词:潍坊二聚体血浆

赵金燕,李玉娟

(1.诸城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潍坊 262200;2.诸城中医医院,山东 潍坊 262200)

妊娠早、中、晚期正常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与分析

赵金燕1,李玉娟2

(1.诸城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潍坊 262200;2.诸城中医医院,山东 潍坊 262200)

目的探讨正常孕妇妊娠早、中、晚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特点。方法 收集来我院就诊的正常妊娠早期(1~3个月)、妊娠中(4~7个月)、妊娠晚期(7个月至分娩)孕妇各60例,检测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与60例健康非孕期女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妊娠中晚期正常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非妊娠女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晚期孕妇血浆D-二聚体高于妊娠中期血血浆D-二聚体水平,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妊娠期孕妇血浆D-二聚体高于非妊娠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且妊娠晚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妊娠早、中期水平,妊娠期对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有规律的检测,分析变化范围,可有效地预防分娩过程中大出血,对产褥期孕妇身体状况的恢复也具有指导意义。

妊娠中晚期;正常孕妇;血浆D-二聚体

孕妇产后大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妊娠结局,一旦发生往往会危机产妇的生命,女性妊娠后,体内的诸多系统均发生相应的变化[1],其中,血浆D-二聚体水平大幅度的增高最为显著,因此,血浆D-二聚体水平也成为妇产科最为关注的产后出血的相关指标之一,它能较客观的反应孕妇体内的抗凝和纤溶系统,为临床预防妊娠不良结局有指导意义[2]。本实验对妊娠早、中、晚期孕妇与正常非妊娠女性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月~7月来本院就诊的孕早期(1~3个月)、孕中期(4~7个月)、孕晚期(7个月至分娩)孕妇各60例,及健康非孕女性60例。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8.9±4.2)岁。排除标准:①患有心血管病、慢性肾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疾病者;②进一步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中度以上感染性疾病、服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凝血或抗纤溶药物等;③不能配合本实验者。所有的实验参加者均知情同意,且签订知情同意书,本实验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实验方法

1.2.1 实验仪器

SYSMEXCA7000凝血仪,采用全自动系统,所用试剂及检测标准由西门子医疗诊断公司提供。

1.2.2 检测方法

采集患者空腹血5 mL,置于真空抗凝管中,用枸橼酸钠胺进行抗凝,3000 r/min的速度进行离心,之后置于-20℃内保存待测,采用免疫比浊增强法定量测定,检测前先对血液标本进行D-二聚体质控物高低两个水平浓度测定,以保证后续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妊娠期与非妊娠期实验者血浆D-二聚体相比较

妊娠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非妊娠期显著增高,且两者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妊娠期与非妊娠女性血浆D-二聚体比较(±s,μg/L)

表1 妊娠期与非妊娠女性血浆D-二聚体比较(±s,μg/L)

注:两组血浆D-二聚体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组别 n 血浆D-二聚体妊娠期 180 275.78±14.32正常非妊娠女性 60 118.36±23.32

2.2 妊娠早、中、晚期孕妇血浆D-二聚体比较

妊娠中期、晚期组较早期妊娠相比较为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妊娠中期比较,妊娠晚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妊娠各个时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s,μg/L)

表2 妊娠各个时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s,μg/L)

注:与妊娠早期相比较,aP<0.05,与妊娠早期相比,bP<0.05,与妊娠中期相比较,bP<0.05

组别 n 血浆D-二聚体妊娠早期 60 132.74±12.48妊娠中期 60 243.53±15.26a妊娠晚期 60 360.21 ±13.79ab

3 结 论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作用下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是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的特异性检测指标,D-二聚体水平做为临床上血栓形成的无创性检测指标,并用于血栓性疾病的预后指标,用于指导治疗。孕妇体内各项指标均发生相应的变化,D-二聚体水平是为了适应机体变化而不断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孕妇生命安全,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和再生,同时有助于孕妇产后自身血液凝固,本实验结果显示,实验者妊娠早、中、后期D-二聚体水平较非妊娠期逐步增高,妊娠早、中、晚三期比较亦有差异,由此可见,妊娠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呈逐步增高趋势,至分娩前孕妇体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使产妇易并发子痫、血栓的发生率高于非妊娠女性,也有报道指出,妊娠晚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增高,易导致出血,机体激发纤溶系统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

由此可见,妊娠后体内的纤溶-抗凝系统会逐步做出反应,D-二聚体水平逐步增高,有助于预防产后出血,从而避免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对妊娠女性进行D-二聚体水平检测,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1]王秀华,周春娅,张利.D-二聚体在不同年龄孕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价值分析[J].现代医学,2015,4307:818-821.

[2]吴冬玲.D-二聚体及子宫动脉血流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意义[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5,4206:776-779.

R714

B

ISSN.2095-8242.2017.64.12549.01

本文编辑:吴玲丽

猜你喜欢
潍坊二聚体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血浆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筝”艳潍坊四月天
风筝之都潍坊
潍坊 巧用资源做好加法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