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万刚
【摘要】教师要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实现翻转课堂,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先,积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实践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120-01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实践体验,而数学抽象的知识如果能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的结合起来,不但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积极的运用多种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而且能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强化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数学生活实践化教学,让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抽象的数学相互联系,达到提升小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一、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激发学生数学生活与数学问题的情感体验。
1.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现学生数学学习生活实践化教学
为了在课堂上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不断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教学能够更好的接近学生的生活。这是要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学习与自己的生活本身是非常接近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的将数学问题延伸到小学生的生活当中去。如在扇形统计图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境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能利用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此时,教师不仅可以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回顾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温习旧知,并在此基础上展示生活情境,选择班级最近发生的某个事件作为切入点,告知同学们班集体准备发动大家折幸运星的活动,因此切入生活场景,要买合适的颜色纸就需要调查本班喜欢各种颜色的同学人数,可以怎么办?你会用到什么方法?此时的生活情境的切入,让学生更愿意在现有已经学习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扇形统计图的研究。
2.尋找数学问题和学生生活实践的情感连接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融合民主元素,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为数学课堂的连接点,让学生能够紧扣生活实践与数学问题相切合的数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要创新性的使用各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探究教学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及时搜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情感反馈,不断调整课堂结构,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如在反比例的应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能运用反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探索反比例应用的学习过程,体会反比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首先教师采用情境教学,让学生将抽象的反比例应用的知识融入到形象具体的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去,如让学生解决班级生活中涉及到的反比例数学问题,让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能够和数学问题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事物的普遍联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还能引导学生根据反比例的意义解决有关反比例的实际问题,理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二、实现翻转课堂,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先,让学生的课堂学习达到最佳效果。
1.实现翻转课堂,教师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整合
学生很多数学生活情景可以与教学内容紧密的结合起来。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选择和整合,切实保障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践化学习相互融合,提升学生的情感参与度,确保学生的数学课堂教学能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实现先学先问。教师在学生进行先学先问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对学生已经学会的内容少讲或者不讲,对学生还没有掌握的教学内容要精讲和多讲。如在小数乘小数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要引导学生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身边,而且服务于生活,感受小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并将已经掌握的教学内容和还没有掌握的教学内容在课本或者课前学问卡上进行标注,以便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测量自己教室里的黑板,从而引出课堂教学内容,并在课堂上针对学生课前还没有掌握的教学内容进行精讲。
2.创新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教学思路仅仅局限在课堂之内,而是要引导学生从课堂中走向课外,在广阔的生活空间中不断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不管在课前还是在课后,都有很多数学问题与教学内容紧密的联合在一起,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将教学重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互连接,帮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在学生独立不能解决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学完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与分数相关的数学问题,强化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数学,再将学到的数学问题运用到生活当中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可谓一举两得。
三、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到数学和生活实践的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可以感觉到数学问题就在身边,提高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不仅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操作,还可以让学生在合作小组中进行分组操作。如在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此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基础上,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拼图。在拼图实践中,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体验更为精确,在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中体会了不同图形的特征。在这种动手操作当中,学生对各种图形的不同特征获得了实践的体验,不仅有利于学生对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以及三角形面积的学习,而且也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开展生活实践化教学,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并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在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去。教师不但可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也要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数学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杜长敏;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24期.
[2]李福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及其实现途径[J];学周刊;2015年01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