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仁昌,曾洋鹏
(永新县人民医院骨科,江西 永新 343400)
点穴推拿配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38例报告
曾仁昌,曾洋鹏
(永新县人民医院骨科,江西 永新 343400)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配点穴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与机制。方法2011年2月至2016年3月,采用穴位贴敷配点穴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38例(治疗组),根据患者的寒热虚实阴阳及轻重缓急,采用与之相应的穴位药物贴敷和点穴推拿手法。随机抽取2007年10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27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为对照组, 其中对照组A(138例)予颈椎牵引结合辩证内服中药治疗,对照组B(138例)予内服中成药和神经营养药(偶有加服非甾体消炎药),或激素结合颈椎牵引治疗。3组均10 d为一疗程。结果3个疗程后,治疗组、对照组A、对照组B优良率分别为92.0%、88.4%、89.1%,有效率分别为100.0%、99.3%、100.0%。 3组优良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点穴推拿结合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经济实用,能有效地通过穴位和经络改变调整相关的系统内能,提振人之正气,提高人之免疫力,达到气血和经脉通,致使患者康复,患者易接受。
颈椎病; 神经根型; 点穴推拿; 穴位贴敷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约占颈椎病发病率的60%以上[1],随着现代低头族的工作人群不断增多,患病率有增加趋势,患病人群也逐渐年轻化,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笔者自2011年2月至2016年3月采用点穴推拿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3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2011年2月至2016年3月本院骨科采用点穴推拿配合穴位贴敷法共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例138例(治疗组),随机抽取2007年10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27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为对照组A(138例)和对照组B(138例)。治疗组平均年龄53岁,病程7 d~11年零5个月;对照组A平均年龄52岁,病程8 d~8年零9个月;对照组B平均年龄51岁,病程最短者9 d~9年零2个月。3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3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 例
多数患者逐渐感到颈部单侧局限性疼痛,颈根部呈电击样向肩、上臂、前臂乃至手指放射,且有麻木感,或以疼痛为主,或以麻木为主。疼痛呈酸痛,灼痛或电击样痛,多为持续性隐痛,患肢酸软无力,少数患者患肢肌肉有不同程度的萎缩。颈部活动受限,僵硬,颈椎横突尖时常伴有放射性压痛,患侧肩胛骨内上部也常常有压痛点,部分患者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退,腱反射异常,肌力减弱。
患者X线摄片示:可显示颈椎椎体及钩椎关节不同程度增生,椎间隙变窄,颈椎生理曲度减小、消失或反弓,项韧带钙化等改变。
参照1993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颈痛伴上肢放射痛;2)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3)臂丛神经牵拉实验或椎间孔挤压实验阳性;4)颈椎X线可见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椎间孔变小;5)CT/MRI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2]。1)为确切诊断标准,2)3)4)5)为辅助诊断标准。
治疗组:点穴推拿配穴位贴敷隔日1次,连治5次,10 d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
1)点穴推拿:嘱患者正坐位,医者站在患者后面,先用轻柔的手法按揉颈项肩背肌肉,用一指禅等手法点按相关穴位,同时在颈椎两侧及患侧肩部进行松解,使紧张痉挛的肌肉放松,约5 min,然后用手法牵引颈椎1~2 min,使颈椎间隙增宽,以扩大椎间孔,反复进行2~3次,并用滚法在竖脊肌、背阔肌及患侧的三角肌、冈上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肌肉部位进行往返治疗约8 min,再用轻柔的一指禅点揉督脉诸穴,上下反复治疗约5 min,然后在颈部、患侧上肢、健侧上肢诸穴位上(风池、大椎、肩井、臑会、肩髃、手三里、曲池、合谷、劳宫、外关及第二掌骨侧全息穴)交替点揉约10 min,最后用结束手法搓拍患肢及颈部,隔日治疗1次。
2)穴位贴敷:备用选穴:风池、肩井、尺泽、曲池、手三里、孔最、列缺、阳溪、大渊、合谷、鱼际、少商、二间、三间、臂臑、肩髃、大椎。用研磨好的药末适量放在剪好的胶布(胶布2 cm×2 cm)中央。根据患者阴阳寒热虚实选择备穴3个贴敷,隔日更换1次,(贴敷药组成方:乳香、没药、川芎、王不留行、制蜈蚣、制疆蚕、地龙、制白花蛇、葛根、当归、桂枝、木香、羌活、五加皮、威灵仙、徐长卿、赤药、甘草、白芥子各20 g)。
对照组A:辩证内服中药,每日1副,分2次水煎服,颈椎牵引每日1次,牵引时间30 min·次-1。10 d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
对照组B:内服舒筋活血中成药和神经营养药,偶有短时间加服非甾体消炎药或激素,颈椎牵引每日1次,牵引时间30 min·次-1。10 d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
优:主观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颈部和患肢功能正常。良:颈部和患肢功能基本正常,主观症状消失,偶有上肢麻木。好转:颈部功能及患肢功能明显改善,主观症状明显好转,但神经根症状仍然存在。无效:3个疗程后,功能及主观症状无任何改善。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有效率=(优+良+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Excel表对所得数据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疗效比较 例
颈椎病神经根型的症状产生是由于颈部韧带肥厚钙化,颈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等病变,颈椎间孔变窄,脊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即逐渐出现各种症状[3]。多因慢性劳损引起,由于颈项部日常活动频繁,活动度较大,极易发生劳损,有长期从事低头工作学习的群体,如学生、会计、缝纫、刺绣、司机及上班族长期使用电脑手机者和装修工、泥工等,颈椎筋骨懈惰,加之肝肾不足,颈椎椎体关节椎间盘及周围肌肉肌腱韧带,日渐退变引起颈椎间盘后纵韧带,关节肌肉等组织充血,水肿、纤维化、钙化等病理变化压迫相应的神经根而出现一系列相关的症状和体征。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临床上常见非手术治疗方法有中西医药物治疗、针灸推拿、针刀、穴位注射、物理治疗等[4]。推拿是祖国传统医学外治法之一,基本治法以中医基本理论为依据, 具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散瘀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点穴推拿可调整相关的系统内能,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滑利关节、调整脏腑功能、调节患肢经气、提起正气的作用。使气血通调,筋舒络通,消除或松解颈部肌肉、肌腱、韧带、腱膜、关节囊的粘连,缓解患者肌肉的紧张与痉挛,改善患肢肌肉的营养代谢,促进劳损组织的修复,纠正颈椎小关节紊乱、错位,解除滑膜嵌顿,促进介质的分解和稀释,消除渗出和水肿,从而除去或减轻对该部位神经血管的激惹,疏通痹阻,宣通滞积,畅达经络,调畅气血,而达“通则不痛”之效。
点穴推拿尚可使颈椎体间隙增宽,产生负压,改变突出与神经根的空间关系,减轻突出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从而达到消除或减轻症状的治疗目的。
穴位贴敷根据患者的寒热虚实阴阳,辩证择穴后用具有活血散瘀、舒筋通络、温阳散寒、搜风祛湿、化痰克痹的中药药末贴敷在相应的穴位上,既能激发经气,提起正气,畅通气血,又能使药物直达病所,在经络穴道上直接发挥作用。
备选穴:风池(胆经);肩井(胆经);尺泽(肺经之合穴);孔最(肺经之郗穴);列缺(肺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大渊(肺经所注为输,肺经原穴,脉会大渊);魚际(手大阴经所溜为“荥”);少商(手大阴经所出为“井”;二间(手阳明经所溜为“荥”);三间(手阳明经所注为“输”);合谷(手阳明经所过为“原”);阳溪(手阳明经所行为 “经”);手三里(手阳明穴);曲池(手阳明经所入为“合”);臂臑(手阳明穴);肩髃(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穴);巨骨(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穴);大椎(督脉穴)。每次在备选穴中因人因症而异辩证选择3~5个穴位进行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与点穴推拿两者相配,相得益彰,疗效倍增。既能激发其经气,鼓振其正气,又能使药物通过经络气血的出入流注处直达病所,最快速度发挥其药效。
颈椎病的功能锻炼笔者认为依然是至关重要,有研究[5]证实,逐步的功能锻炼可以降低椎间盘的内压力,增宽椎间隙,舒展损伤周围组织的褶皱,减少对神经根的刺激压迫,恢复因肌肉痉挛所致周围组织的变化,提高应急能力。所以笔者认为:1)在点穴推拿治疗的同时,医生还应指导患者正确、主动的功能锻炼。2)点穴推拿要根据患者本身的特异性,因人、因病、因证、因时制宜,掌握轻重缓急、虚实阴阳,点穴时间也要灵活调整,穴位贴敷时间不要超过24 h,如有皮肤过敏,当即揭除。3)有严重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患者禁用。4)所择穴位皮肤应健康无溃疡及皮肤疾患。
[1] 黄宇康,牛朝阳.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手术治疗进展[J].四川中医,2003,21(12):16-18.
[2] 孙宇,陈琪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476.
[3] 王和鸣,黄桂成.中医骨伤科学[M].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79-280.
[4] 杨志峰.点穴推拿联合正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 浙江创伤外科,2016,21(3):425-427.
[5] 李世刚,吴山.功能锻炼对颈椎病患者愈后影响的观察[J].新中医,2006,38(11):60-61.
2017-04-28
R274.9
A
1009-8194(2017)09-0036-03
10.13764/j.cnki.lcsy.2017.09.015
(责任编辑: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