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核CT诊断及误诊分析

2017-12-18 07:01:47薄晓庆蒲俊智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2期
关键词:肾结核呼和浩特组织学

薄晓庆,蒲俊智,章 强,刘 军

(呼和浩特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诊断技术·

肾结核CT诊断及误诊分析

薄晓庆,蒲俊智,章 强,刘 军

(呼和浩特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目的 探讨CT在肾结核诊断上的临床效果,并对造成CT误诊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经过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肾结核的45例患者对其分别采取B超和CT检查。结果 这45例患者,10例Ⅰ型,11例Ⅱ型,8例Ⅲ型,9例Ⅳ型,7例Ⅴ型。CT:10例Ⅰ型,8例Ⅱ型,8例Ⅲ型,8例Ⅳ型,10例Ⅴ型,确诊44例,诊断符合率为97.78%。B超:8例Ⅰ型,8例Ⅱ型,9例Ⅲ型,7例Ⅳ型,6例Ⅴ型,确诊38例,诊断符合率为84.44%。相较于B超,CT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并且其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CT诊断仅有1例误诊,误诊率为2.22%,误诊为肾囊肿。结论 采用CT对患者进行肾结核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肾结核;CT诊断;误诊

在肾结核的早期对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技术,尤其是CT以高清晰度、操作简单等优点大大提高了对患者的正确诊断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经过病理组织学判定为肾结核的45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性为25例,女性为20例,患者的年龄介于32~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5±9.5)岁。通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左侧肾脏结核17例,右侧肾脏结核18例,双侧肾脏结核11例。

1.2 方法

患者B超检查所采用的是西门子制造的Sequioe512超声诊断仪,探头的频率为3.5~5.0 MHz。待患者进行完B超检查后,在进行CT检查,所采用的仪器为美国GE公司生产制造的16排螺旋扫描仪。

1.3 观察指标

根据相关标准对不同的肾结核疾病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型,其中,Ⅰ型为肾盂扩张型,患者肾脏的主要症状为出现一定程度的扩张变大;Ⅱ型为干酪空间型,患者肾脏的内部空间大小各异,相差较大;Ⅲ型为肾结核脓疮型,主要表现为患者的肾脏被膜同上,通过B超检查能够发现肾脏存在单个或者多个无回声区;Ⅳ型为纤维硬化型,患者肾脏的形态发生严重变化;Ⅴ型为肾脏钙化型,通过检查发现肾脏具有多个强回声点。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7.0分析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其中,技术资料率使用x2进行检验,P<0.05在统计学上才具有意义。

2 结 果

2.1 肾结核CT表现

这45例肾结核患者通过进行CT扫描检查发现,14例患者为左侧出现肾结核病变,17例患者为右侧出现肾结核病变,11例患者为双侧出现肾结核病变。

2.2 B超与CT诊断准确率对比

这45例肾结核患者经过病理组织学验证,其中,Ⅰ型10例,Ⅱ型11例,Ⅲ型8例,Ⅳ型9例,Ⅴ型7例。CT检查诊断,Ⅰ型10例,Ⅱ型8例,Ⅲ型8例,Ⅳ型8例,Ⅴ型10例,确诊共计44例,误诊1例,诊断符合率为97.78%,误诊率为2.22%。B超检查诊断,Ⅰ型8例,Ⅱ型8例,Ⅲ型9例,Ⅳ型7例,Ⅴ型6例,确诊38例,误诊7例,诊断符合率为84.44%,误诊率为15.56%。相较于B超,CT诊断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并且其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

2.3 CT误诊原因分析

对患者进行的CT检查中,有一例患者出现误诊,将假性动脉瘤合并脓肿误诊为肾结核,其具体的CT扫描图像如图1所示,其中,1号表现为双肾结核,左侧肾脏发生增大病变;2号表现为左侧肾脏出现结核病变;3号为3个月后的增强扫描,在CT扫描断面上呈现出大量的花瓣状影像;4号能够发现患者出现双侧肾结核;5号与4号为同一患者的CT扫描,增强扫描囊强无强化,周围肾实质强化,病灶显示比平扫更加清楚;6号患者为右肾结核,存在单肾无钙化或这肾脏冰形等病变。

图1 肾结核误诊患者的花瓣状影CT扫描图

3 讨 论

肾结核疾病在泌尿系统中的发生率较高[1],传统的诊断

4 结 语

总而言之,在肾结核患者的诊断过程中,相较于传统的B超检查等方式,CT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扫描检查,较早发现患者肾脏的病变情况,进而抓住肾结核最佳的治疗时间,从而大大提高肾脏患者的治愈率。

[1] 李海传.CT诊断肾结核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6,(12):63-64.

[2] 贾红霞.38例肾结核CT检查的诊断评价[J].河南医学研究,2016,(04):709-709.

R527

B

ISSN.2095-8242.2017.062.12208.02

薄晓庆(1982-),女,内蒙古人,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CT灌注方式主要依靠B超、静脉尿路造影以及膀胱镜等,但是肾脏的构造比较特殊,导致传统诊断方式无法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进而导致肾结核的临床诊断率较低[2]。通过对患者进行CT扫描检查,能够获取肾脏横断面的清晰图像,进而大大的提高了对患者肾结核诊断的准确率。

吴玲丽

猜你喜欢
肾结核呼和浩特组织学
呼和浩特之旅
张帆: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
肝博士(2021年1期)2021-03-29 02:32:08
工商企业管理的知识与操作实例
肾结核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呼和浩特
草原歌声(2017年4期)2017-04-28 08:20:43
美丽的呼和浩特
小主人报(2016年1期)2016-12-01 06:22:57
超声对肾结核及其分型的诊断价值和意义
泌尿系统组织学PBL教学模式浅析
HBV相关肝癌组织HBsAg和HNF4α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化的关系
创新型组织学实践教学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