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朋,杨艳芳,李骥,毕建朋,李梁斌,樊宏杰,李星
(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分期管形包皮岛状皮瓣术式和分期尿道板重建卷管术式治疗重度尿道下裂的效果对比
陈小朋,杨艳芳,李骥,毕建朋,李梁斌,樊宏杰,李星
(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对比分期管形包皮岛状皮瓣术式和分期尿道板重建卷管术式治疗重度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 年3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62例重度尿道下裂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儿各31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分期管形包皮岛状皮瓣术式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分期尿道板重建卷管术式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并监测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0.32%(28/3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1.29%(19/31)(P <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68%(3/3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的32.26%(10/31)(P <0.05)。结论重度尿道下裂采用分期管形包皮岛状皮瓣术式治疗效果更佳,较分期尿道板重建卷管术式预后更佳,且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分期管形包皮岛状皮瓣术式;分期尿道板重建卷管术式;重度尿道下裂
重度尿道下裂是男性幼儿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分为阴茎阴囊型和会阴型两种,目前,重度尿道下裂一次性根治性手术治疗效果较差,因而目前多采用分期手术方式完成尿道重建,但治疗方式较为多样[1-2]。为进一步探明分期管形包皮岛状皮瓣术式和分期尿道板重建卷管术式两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2014年3月‐2016 年2收治的62例重度尿道下裂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62例重度尿道下裂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患儿各31例。观察组患儿,年龄3~4(3.41±0.59)岁;会阴型19例,阴茎阴囊型12例。对照组患儿,年龄3~4(3.53±0.52)岁;会阴型20例,阴茎阴囊型11例。两组患儿已排除阴茎发育异常者、性别畸形者、术前严重营养不良者和凝血功能异常者;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观察组患儿采用分期管形包皮岛状皮瓣术式,具体方法如下:①第一期手术 距冠状沟约0.5 cm环切包皮,横断尿道板、剥除腹侧纤维组织,必要时作阴茎背侧白膜紧缩处理,至阴茎完全伸直;将阴茎背侧包皮正中劈开后,经阴茎两侧转至阴茎腹侧缝合,自会阴部尿道口向阴茎头做两个平行的切口,形成原位尿道板,缝合成尿道;根据原位尿道板情况,选择血运良好的血管蒂作为血运供应,建立3.0~5.0 cm长、宽约1.0~1.5 cm的岛状皮瓣,缝合成管状并转至阴茎腹侧;将包皮岛状皮瓣,一端自阴茎头皮下隧道穿出至阴茎头舟状窝,成形正位尿道外口,阴茎腹侧一端形成尿道造口;尿道造口与原尿道口相距0.5~1.0 cm;利用包皮岛状皮瓣的血管蒂覆盖尿道后,将阴茎背侧皮肤正中劈开包绕阴茎缝合覆盖创面;置入导尿管,从膀胱引流尿液,术毕。②第二期手术术后6~12个月再行二期手术,患儿行尿道成形术,尿道近端造口与尿道口之间做两平行切口,形成两个相对的“U”形,以此为皮瓣成形尿道(≥0.5 cm),阴囊肉膜覆盖成形的尿道,逐层缝合阴茎切口,尿道内置入F 8双腔导尿管,术后2~4周拔除导尿管。
对照组患儿行分期尿道板重建卷管术式,具体方法如下:①第一期手术 环切包皮同观察组,将阴茎皮肤退至阴茎根部,矫治阴茎下弯同观察组;根据尿道缺损长度,将阴茎背侧包皮从正中纵行劈开后从阴茎两侧转至阴茎腹侧间断缝合,逐层缝合阴茎创面,术毕。②第二期手术 术后6~12个月再行二期手术,尿道成形术同观察组。
两组患儿术后随访1年以上,观察两组患儿术后治疗效果,具体如下:阴茎下弯完全矫正,尿道口呈裂隙状,尿道外口位于阴茎头正位,无尿瘘、尿道狭窄等症状,尿线朝前呈柱状,排尿通畅为治愈;阴茎下弯完全矫正,尿道口呈裂隙状,位于阴茎头舟状窝处或阴茎腹侧冠状沟,排尿时尿线呈喷洒状,排尿通畅为显效;阴茎下弯完全矫正,尿道口呈裂隙状,排尿时尿线呈喷洒状,伴有轻度的尿瘘、尿道狭窄等症状,无需手术治疗,排尿相对正常为有效;阴茎下弯未完全矫正,存在严重尿瘘、尿道狭窄等症状,排尿不通畅,需行尿瘘修补术治疗者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 +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术后2~4周拔除导尿管后观察是否发生阴茎下弯、尿瘘、尿道狭窄和尿道憩室等并发症,统计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应用SPSS 19.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儿术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28/3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1.29%(19/31),两组患儿术后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术后治疗效果情况比较 例
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68%(3/3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的32.26%(10/31),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重度尿道下裂患儿多伴有阴茎下弯,需同时矫正阴茎下弯和重建尿道,手术治疗难度较大,多数患儿无法一次性手术治愈,需分为多期手术治疗[3]。但是重度尿道下裂患儿尿道缺损较长,尿道重建难度大,常规分期尿道板重建卷管术式虽然可以分期伸直阴茎和卷成尿道,但是尿道成形效果不佳,尿道口易崩裂,尿瘘、尿道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且存在阴茎头偏小的风险,因而需进一步探索更为可靠的手术方案[4-5]。采用分期尿道板重建卷管术式,第一期手术单纯矫正阴茎下弯,将阴茎背侧包皮纵行劈开,绕过阴茎体两侧在阴茎腹侧缝合。术后6~12个月将阴茎腹侧皮肤原位纵切后卷管成形为尿道[6]。采用分期管形包皮岛状皮瓣术式,分期管形包皮岛状皮瓣术式是一种新型重度尿道下裂治疗术式,多为二期进行,一期手术主要矫治阴茎下弯,同时纵形劈开阴茎背侧包皮绕过阴茎体两侧,利用阴茎背侧管形包皮岛状皮瓣成形部分尿道,成形尿道近端在阴茎腹侧做成尿道造口,且不与原尿道口直接吻合,为二期手术尿道成形做好准备;一期手术恢复半年至1年;二期手术为尿道成形术,将一期手术的尿道造口与原位尿道口吻合。分期管形包皮岛状皮瓣术式临床文献报道显示,与分期尿道板重建卷管术式相比,该术式治疗重度尿道下裂操作难度显著下降,且尿道血运良好,成形效果更佳,各类并发症风险显著下降[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术后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0.32%(28/3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1.29%(19/31)(P <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68%(3/3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的32.26%(10/31)(P <0.05)。该结果与上述文献报道一致,可知分期管形包皮岛状皮瓣术式治疗效果,尿道成形较为理想,患儿并发症风险较低,该术式较分期尿道板重建卷管术式疗效优势性更为显著,应用价值较高。但是,需注意虽然现代重度尿道下裂分期手术的理念已经改进,但治愈效果却不尽人意,因此选取合适的手术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重度尿道下裂的患儿,应因人而异,强调个体化治疗,客观地选择分期手术及合适的术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为目的。无论是分期管形包皮岛状皮瓣术式,还是分期尿道板重建卷管术式,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儿尿道情况,严格分析患儿适应证,选择合理的治疗术式。
综上所述,重度尿道下裂采用分期管形包皮岛状皮瓣术式治疗效果更佳,较分期尿道板重建卷管术式预后更佳,且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风险,值得借鉴推广。
[1]徐浩伦.分期与一期Duckett手术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对比[D].南宁:广西医科大学,2015.
[2]肖冬冬,卢慕峻.重型尿道下裂手术修复方式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10(24):11699-11704.
[3]王豪.Snodgrass术与Mathieu术治疗前段型尿道下裂的Meta-分析[D].衡阳:南华大学,2013.
[4]熊林.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在尿道下裂治疗中的临床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2.
[5]盛旭俊,耿红全,邬喻,等.成人尿道下裂分期手术探讨[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3,12(12):1095-1098.
[6]郭建桥,高静娟,赵康乐.保留尿道板手术治疗尿道下裂的近期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6,7(8):1958-1959.
[7]田军,张潍平,孙宁.保留尿道板手术治疗尿道下裂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6,37(9):690-694.
R726.9
B
10.19338/j.issn.1672-2019.2017.10.033
2017-06-01
(刘东京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