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刘满满,王鑫
(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万山分院 1.放射科;2.功能科,湖北 襄阳 441022)
超声、CT成像在肾肿瘤或肿瘤样病变中诊断价值的研究
郑红1,刘满满2,王鑫1
(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万山分院 1.放射科;2.功能科,湖北 襄阳 441022)
目的探讨超声与CT成像诊断肾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1例肾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及CT成像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参考标准,分别对超声与CT成像的诊断结果进行观察。结果经病理结果显示,81例肾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患者中,恶性34例,良性47例;CT成像诊断恶性35例,其中经病理确诊的30例,良性46例,经病理确诊42例;超声诊断恶性37例,经病理确诊27例,良性44例,病理确诊37例。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41%(27/34)、79.01%(64/81)、78.72%(37/47)、72.97(27/37)和84.09(37/44),CT成像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24%(30/34)、88.89%(72/81)、89.36%(42/47)、85.71%(30/35)和91.30%(42/46);超声诊断和CT成像的敏感性、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CT成像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高于超声诊断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 <0.05)。结论CT成像与超声检查诊断肾肿瘤或肿瘤样病变均有较高准确性,CT成像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较高,超声特异性及阴性预测值较高,因此临床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检查方式。
CT成像;超声;肾肿瘤;肿瘤样病变
肾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是成人腹膜常见的疾病类型,而肾细胞癌是发病率最高的肾癌,可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5%以上,肾癌占成人恶性肿瘤的1%~4%,且各地区发病率不同[1]。目前,肾癌病因尚未明确,多数学者认为与吸烟、遗传、高血压以及肥胖等因素相关[2]。由于肾癌早期无特异性体征,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到中晚期,导致预后较差。影像学检查是早期发现肾癌的有效手段,超声与CT成像均是临床较为常用的检查方法,为探讨两种检查方法的价值,本研究对81例肾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患者采用CT成像与超声检查,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参考标准,现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1例肾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例,女29例;年龄27~75岁,中位年龄25 岁;病程3个月~2年(9.2±1.2)个月;肿瘤直径2~6 cm;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此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并批准。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或开放行肾根治性切除术或部分肾切除术治疗,取病灶行病理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参考标准。
所有患者检查前均禁食6 h,超声检查采用Philip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设置探头频率3.0~4.5 MHz ;受检者取卧位、俯卧位以及仰卧位等;对肾脏进行冠面、矢状面和横断面检查。以彩色多普勒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技术对肿瘤周围与内部血流分布情况进行监测,并测量肿瘤内部与周围血流阻力指数,取样容积 <2 mm,声束与血管夹角<60°,测3次取平均值;血流分级:①I级 少血流型;②II级 星点型;③III级 血流丰富型;④IV级 抱球型。
CT成像采用Philips MX-16 slice多层螺旋CT,先行肾脏平扫,层厚5 mm,螺距1.0~1.5,再行冠状面、矢状面与曲面图像重建,多方位对病灶及周围组织关系进行观察;增强扫描时,以高压注射器将碘海醇80 ml从肘静脉注入,注射速度为2.5~3.0 ml/s。注射对比剂5 s后,利于triger技术监测腹主动脉CT值,以SnartPrep自动出发技术,自动触发皮质扫描,皮质期基础上延迟60 s行髓质期扫描,即注入对比剂90 s左右。扫描时,患者需要在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
对超声与CT成像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进行计算。敏感性为金标准确诊阳性组内所测阳性例数比率,即敏感性=真阳性/阳性组;特异性为金标准确诊阴性组内所测阴性比率,即特异性=真阴性/阴性组;准确性是指诊断真阳性与真阴性之和,即准确性=(真阳性+真阴性)/(阳性组+阴性组);阳性预测值为诊断阳性结果中真阳性所占比率,即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阴性预测值为诊断阴性结果中真阴性所占比率,即阴性预测值=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
应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病理结果显示,81例肾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患者中,恶性34例,良性47例。CT成像诊断恶性35例,其中经病理确诊30例,良性46例,经病理确诊42例;超声诊断恶性37例,经病理确诊27例,良性44例,病理确诊37例。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41%(27/34)、79.01%(64/81)、78.72%(37/47)、72.97(27/37)和84.09(37/44),CT成像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24%(30/34)、88.89%(72/81)、89.36%(42/47)、85.71%(30/35)和91.30%(42/46);超声诊断和CT成像的敏感性、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CT成像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高于超声诊断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 <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法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对比 (n =81,%)
以往临床将腹部肿块、血尿和腰痛作为肾癌三联征,但是其临床出现率不足15%,且出现肾癌三联征患者大多为晚期[3]。因多数肾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未引起临床与患者重视,而随着影像技术不断发展,超声与CT检查不断普及,无症状肾癌检出率逐年上升。超声检查被公认为肾脏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最好检查方式,在肿瘤筛查中广泛应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检查诊断肾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准确性为79.01%,与CT成像的88.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该表明超声与CT成像诊断肾肿瘤或肿瘤样病变均有较高价值。本研究确诊为良性病灶主要为错构瘤、囊肿和平滑肌脂肪瘤等,其主要由平滑肌、脂肪以及异常血管混合等组成[4]。超声多表现为不均匀强回声或混合回声,多数良性肿瘤无血流信号,部分血流分级为I、II级[5]。CT表现主要为边界清晰、混杂密度肿块,无特异性强化。
肾细胞癌主要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多为单发,且多数为透明细胞癌[6]。超声检查可见边界清晰周边呈部分或完整低回声晕,内部可见不同回声[7]。直径较小的肾癌瘤体被周围压迫肾实质与纤维组织形成假性包膜,使其界限清晰。本研究恶性肿瘤均为低回声,可能与瘤体实质不均相关。肾癌瘤体较大时,若伴有坏死或囊变,超声可见混合回声。CT平扫多为等密度或稍低密度肿块,可能与瘤体内有脂肪等因素相关[8]。有部分瘤体出现斑点、细线状钙化。增强CT扫描皮质期可见明显强化,病灶较大时可见不均质强化;实质期可见瘤体密度下降,显示边界更清晰,为相对低密度。肾癌强化有“快进快出”的强化特点[9]。CT与超声对血供丰富的恶性肿瘤可明确诊断,部分血供较少或无血供者诊断准确性相对较低。本研究结果显示,CT成像的敏感性为88.24%,阳性预测值85.71%,均高于超声检查。
从本研究结果显示,CT成像检查肾肿瘤或肿瘤样病灶时,对错构瘤与肾细胞癌难以鉴别,错构瘤脂肪成分较少时,与小肾癌形态、大小相似,均为低密度灶。但是对于脂肪成分较多的肾错构瘤或血管平滑肌瘤,CT成像比超声更能明确诊断。超声可诊断早期直径<1 cm肿瘤,而CT成像通常只能检出直径>1 cm以上肿瘤。因此,超声可作为肾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首选筛查方式,可明确肾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肿瘤大小、位置、来源以及周围组织侵蚀情况,但是出现边界不清、组织浸润无法确定以及肾静脉血栓等情况时,可联合CT成像检查,以提高诊断符合率[10]。
综合上所述,CT成像与超声检查诊断肾肿瘤或肿瘤样病变均有价值,也有各自不足之处,临床需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合的检查方案。
[1]姜林,张旭辉.CT 融合成像与 MRI 融合成像对肾肿瘤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15):2458-2461.
[2]杜云鹏.128层螺旋CT增强检查对肾癌及肾盂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5,27(2):127-128.
[3]康素海.MRI、B超及超声造影诊断小肾肿瘤的现状与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4(5):396-400.
[4]陈岩,徐凌忠,曹培育,等.64排螺旋CT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价值[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102-103.
[5]忻晓洁,毛怡然,张晟,等.超声造影在肾脏囊性病变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J].天津医药,2016,44(2):230-233.
[6]李红,房世保,纪清连,等.27例囊性肾癌患者超声与CT检查结果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7):76-77.
[7]赵建华,阿力木·吐拉洪,王晨宇,等.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诊断小于3 cm肾肿瘤中的对比研究[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4,34(6):852-856.
[8]刘彦,曹志刚,何中,等.超声、CT检查对肾肿瘤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1):92-94.
[9]钟键,金正贤,卞卫星,等.螺旋CT扫描在乏脂肪肾错构瘤、小肾癌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6,36(3):363-366.
[10]朱宇,胡永胜,黄先惠,等.超声造影与增强 CT 诊断肝脏小占位性病变的对照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24):3650-3652.
R730.41;R730.44
B
10.19338/j.issn.1672-2019.2017.10.027
2017-06-29
(刘东京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