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电视胸腹腔镜下和传统开胸手术应用于食管癌治疗的效果

2017-12-16 00:27施雄文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1期
关键词:食管癌

施雄文

【摘要】 目的:對比分析应用电视胸腹腔镜下手术及传统开胸手术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2015年

8月收治的38例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15)、观察组(n=23),分别给予传统开胸手术、电视胸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总生存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行电视胸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术中失血量更少,术后并发症更少,总体疗效更佳,可促进患者术后得到更快恢复。

【关键词】 食管癌; 电视胸腹腔镜; 开胸手术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1.0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1-0185-03

食管癌为临床治疗中一种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高达6.45%,中老年人为该病的高发群体[1]。目前,临床上主要选用传统外科手术方式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该种治疗方式能够将病灶切除,促进患者生存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手术创伤较大,组织损伤较为严重,术后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且总体疗效欠佳[2]。因此,对食管癌有效、安全治疗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近年来,治疗食管癌的手术方案得到不断改进和优化,在临床治疗中,胸腹腔镜微创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且应用效果较为理想。本次研究主要对比分析传统开胸手术、电视胸腹腔镜下手术两种治疗方式应用于食管癌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38例于2011年2月-2015年8月收治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作为对象。入选标准:具备完整且有效的临床资料者,无远处转移者,无凝血功能障碍者,无严重的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按照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15例接受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23例接受电视胸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9例,女6例;年龄48~73岁,平均(60.5±2.3)岁;胸上段、中段、下段食管癌分别为1例、12例、2例。观察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49~72岁,平均(60.8±2.1)岁;其中,胸上段、中段、下段食管癌分别为2例、17例、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电视胸腔镜下手术行食管颈胸腹联合根治术治疗,腔镜以胸腔微创、颈腹开放为主,具体手术治疗如下:完成麻醉操作后实施双腔气管插管,患者保持左侧卧位,选择于右侧腋中线的第八肋间行长为1.5 cm左右的观察孔,第四肋间腋前线为长为1.5 cm左右的主操作孔。选择于腋前线第六肋间和第八肋间肩胛下角线为长为0.5 cm左右的2个辅助操作孔。完成胸腔镜放置后切断下肺韧带,切开食管床纵隔胸膜,游离胸段食管,并清扫各组淋巴结,注意保护双侧喉返神经、气管膜部及胸导管,放置游离食管入食管床,缝合切口。改为平卧位,选择上腹部正中位置行直径约为7 cm小切口切开操作,或腹腔镜加上腹正中辅助切口手术,腔镜则于脐下为观察孔,置入腹腔镜,另于上腹两侧置一个主操作孔及三个辅助孔,游离胃,断扎胃左动静脉,行腹段食管周围组织及淋巴结清扫。将胃制成管状,常规4 cm宽,然后进行包埋。同时选择于左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位置切开一个直径约为7 cm的切口,分离至食管床,游离近端食管,再行管状胃和颈段食管端侧吻合操作,可手工吻合或吻合器吻合,结束手术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对患者行全身麻醉以及常规消毒后,患者保持左侧卧位,选择于第六或七肋间行长度约为20 cm的切口操作,然后行开胸手术治疗。患者将体位转换为平卧位,选择于剑突至脐之间作长度约为15 cm的切口操作,然后行腹部手术。最后选择于颈部胸骨上方经胸锁乳突肌(单侧或双侧)作弧形切口操作,实施颈部吻合操作,进一步手术操作均与观察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等相关手术指标。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至少3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生存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选用统计工具SPSS 20.0统计软件包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但平均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术后,观察组共有2例(8.70%)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共有5例(33.33%)患者出现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生存率比较

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有1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病情复发或转移,总生存率为95.65%(1/23),对照组有2例患者死亡,总生存率为86.67%(13/15),观察组术后总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食管癌为临床治疗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特点,对中老年人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调查数据显示,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食管癌的发病率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3]。因此,越来越多研究高度关注食管癌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手术方式,试图探寻该病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疗措施,促进总体疗效得到进一步地提高,改善患者预后。endprint

在临床上,开胸手术为治疗食管癌的传统方式。传统食管癌根治术在内容上主要包含食管肿瘤切除操作、淋巴结清扫操作、消化道重建操作等诸多个方面,能够有效将病灶清除[4]。实施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能够使食管得到良好暴露,手术操作过程中能够更好实施食管肿瘤的切除[5]。但是该种术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创伤较大,术后较易引发切口感染、疼痛、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吻合口漏、呼吸功能衰竭等问题,而且术后其上肢、肩部功能活动会受到一定影响,严重者导致死亡。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胸手术治疗后,切口感染发生率高达13.33%。同时,实施该种术式过程中,患者失血量多,术后恢复较为缓慢,且术后较易引发诸多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影响预后[5]。此外,因传统开胸手术在实施过程中,胸腔脏器暴露时间较长,且在实施消化道重构过程中肺门、侧肺均遭受一定挤压和挫伤,进而大大增加肺部并发症发生风险,对患者肺功能、循环功能造成较大损伤。有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后,患者肺功能均有20%的降低[6]。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面对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多数食管癌患者均表现出较差的选择性和依从性。

腔镜手术技术对麻醉及操作技术均有较高的要求,早期通常被应用于纵隔、肺部的简单手术[7]。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及内镜技术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腔镜手术技术凭借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诸多特点,在纵隔肿瘤、肺部肿瘤临床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且能够取得更加理想地总体治疗效果[8]。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方式在食管癌患者临床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将电视胸腔、腹镜下手术治疗方式应用于食管癌临床治疗,其具体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切口更小,创伤更轻,术后引流量有明显减少,术后切口疼痛相对较轻,有利于患者早期活动,肺部并发症、吻合口瘘发生率均较低;腔镜术中具有放大效果,解剖清晰,术中出血更少。(2)能够最大限度将患者胸廓、肺部完整性保留,避免肺功能损伤发生。(3)术中胸腔暴露时间相对较短,可促进术后粘连程度得到大大减轻,促进患者肺功能得到更好恢复。(4)术后恢复更快,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住院费用。(5)操作更具安全性,不必要損伤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更少,有效提高预后效果,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更大程度提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电视胸、腹腔镜下实施手术,对器械操作技术具有较高要求,对手术操作者技能、临床经验均提出极高要求,需要有一定的学习[9]。该种治疗方式在基层医院推广上存在较大难度,因此,基层医院行电视胸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还需加强进一步研究[10]。同时,腔镜手术时间相对较久,手术时间与术者操作熟练程度、患者实际病情存在密切相关性。该种术式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稍高,这可能与手术范围大、创伤大、双腔气管插管或采用正压通气有关,近年来有学者采用气管单腔插管加低胸腔正压通气手术,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心律失常发生率有所降低,但是否有意义未证实,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11-12]。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电视胸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后,该组患者平均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访结果显示,术后,该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生存率明显高与对照组,组间对比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电视胸腹腔镜下对食管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可促进患者术后得的更快恢复,且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选用电视胸腹腔镜下手术方式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总体疗效,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峰,唐忠,刘坚,等.胸、腹腔镜联合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比较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7,14(2):374-375.

[2]康宁宁,黄云龙,刘善东,等.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安全性及临床效果分析[J].安徽医学,2016,7(6):119-120.

[3]刘运仲,潘松利,闫庆峰.胸腹腔镜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治疗食管癌的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7,15(2):420-421.

[4]曾新敏,章志龙,胡火利,等.胸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11(29):185-186.

[5]刘一胜,李小平,陈柚君,等.胸腹腔镜和开胸治疗早期食管癌的中远期预后对比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5,9(11):85-86.

[6]卢帅.不同术式治疗早期胸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16(20):536-537.

[7]洪强,姚维深,莫春生,等.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与常规开胸手术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5,3(4):495-496.

[8]孟庆山,唐东方,李昌盛,等.胸腹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比较[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14(5):75-76.

[9]段东奎,李伟,苏鹏飞.胸腹腔镜下经口腔置入吻合器底钉座的食管癌根治手术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5,3(3):606-607.

[10]陈前顺,徐驯宇,潘小杰,等.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疗效及对肺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14(6):384-385.

[11]刘海峰,王献增,付金书,等.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再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4,16(6):529-530.

[12]马俊杰.胸、腹腔镜联合手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6):300-301.

(收稿日期:2017-07-14)endprint

猜你喜欢
食管癌
老年食管癌患者应用围术期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食管癌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机探讨
螺旋CT对食管癌手术的可行性评价
标准化护理在老年食管癌放疗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改变趁热吃 预防食管癌
得了食管癌能维持多长时间
别把食管癌当成慢性咽炎
吃烫的、辣的东西会导致食管癌吗
microRNA—21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