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腾飞 林丽真 郭晓冰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乳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乳房红肿、炎症、痛消失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乳房红肿、炎症、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可以改善症状和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综合护理; 急性乳腺炎; 价值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1-0097-02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astitis.Method:Patients with acute mastitis were defin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divied into two group:study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 (accepted conventional care).The breast swelling extinction time,breast inflammation extinction time,breast pain extinction time,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breast swelling extinction time,breast inflammation extinction time,breast pain extinction time of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 of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can improve the symptom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has important value.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Acute mastitis; Value
First-authors address: Xiame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Xiamen 361000,China
急性乳腺炎常發生于产后哺乳期妇女,以初产妇多见,病因与情绪紧张、乳房受挤压、哺乳方法不当、乳汁淤积等有关。急性乳腺炎不仅妨碍哺乳,还影响新生儿生长[1]。若不及时治疗,会形成脓肿,有碍母乳喂养。有研究显示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缩短急性乳腺炎患者住院时间,还能促进红、肿、疼痛等症状好转,促进疾病转归,抑制复发。本文以2013年
2月-2016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2月-2016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每组43例。研究组平均年龄为(32.43±4.87)岁,急性乳腺炎病程为(2.11±0.85)d;对照组平均年龄为(33.15±5.02)岁,急性乳腺炎病程为(2.06±0.77)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患者自愿参加研究;(2)知情同意;(3)哺乳期间诊断为急性乳腺炎。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局部热敷、手法挤奶、用药及饮食护理。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
1.3.1 排乳护理 (1)揉抓排乳手法:五指指腹揉、推、挤、抓的手法按摩患乳,从乳房底部向乳晕方向揉抓。(2)拍打抖动法:用力拍打胸大肌肌腱,振动胸大肌肌束,以振动乳腺管,使堵塞的乳腺管疏通。护士在操作中,指导患者家属学会操作,利用产妇卧床休息时间,进行操作。
1.3.2 推拿按摩 以揉法、散法,先在患乳外周以揉法按摩,拇指在肿块上抹推,做圆圈运动。拇指和食指捏拿肿块,患者适应护士手法力度后,增强捏拿的力量,促使乳管开放。按摩时要注意动作要轻柔,疼痛以产妇能够适应为度,每日推拿按摩3~5次。促进乳汁排出,通畅乳腺管。
1.3.3 中药外敷 用含有大黄、芒硝外敷在患乳上,起到消肿止痛的功效。
1.3.4 健康教育 传统教育方法为发放急性乳腺炎书籍、宣传册,医院墙壁张贴宣传纸,本次护理中利用手机微信功能,让患者手机安装317护APP,微信订阅急性乳腺炎微信公众号,通过发送微信文章的方法,让患者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急性乳腺炎的健康教育。掌握正确母乳喂养的姿势,注意婴儿口腔卫生[2]。endprint
1.3.5 心理护理 (1)在心理护理中护士了解患者思想,掌握患者对急性乳腺炎发生原因、用药方案、预后的心理想法。护士在查房中将急性乳腺炎每日病情变化情况与患者述说,如昨天测定的血常规提示白细胞、CRP显示有所下降,询问患者乳腺疼痛、红肿是否有好转,交流中做到全面彻底,以起到让患者抛去思想包袱,安心接受护理。(2)护士在护理活动中,语言要避免戳中患者痛处,做到尊重患者,进自己最大能力帮助患者生活上的困难之处。(3)家属的探望、心理鼓励是患者顺利进行康复起到重要保障[3]。(4)给患者安排单人间,要保证患者夜晚有充足休息。
1.3.6 饮食护理 急性乳腺炎会造成患者疼痛,每日对机体消耗量大。饮食中要注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食物。根据患者体质量和每日劳动强度,计算不同热量需求。
1.3.7 药物护理 (1)急性乳腺炎患病期间需要服用多种药物,但是患者多在哺乳期间,会对药物的副作用产生疑问,种类繁多,每种药物药理学机制不一样,因此护士要告诉患者如何正确服用药物。(2)微波治疗仪:局部微波治疗仪照射,微波治疗仪与乳腺保持25~35 cm,促进炎症的吸收。
1.3.8 出院随访 (1)让患者选择在有丰富绿色植物的公园散步。有众多研究证实公园中负氧离子可以改善大脑皮质功能,增强机体代谢酶系统的能力,改善睡眠、降低血压及调节体内炎症因子。(2)定期在医院开展急性乳腺炎团队小组讨论会,内容有教育课程、营养知识、卫生习惯等,通过电话随访可以教导患者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及时发现和修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护士进行1次/周电话随访。
1.4 观察指标
(1)两组乳房红肿、炎症、疼痛消失时间。(2)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参考Nkonglon编制的护士护理满意度,自行进行改编。本量表包含20个条目,评价项目包括环境、礼仪、健康教育、主动服务及行为规范。评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满意度越高[3]。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乳房红肿、炎症、疼痛消失时间比较
研究组乳房红肿、炎症、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5.35±1.52)分、(85.21±2.34)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又称产褥期乳腺炎。急性乳腺炎早期症状并不严重,初产妇不能引起重视,若不积极接受医疗和护理,会影响婴儿的喂养,乳腺形成脓肿后,甚至需要手术切开引流[4-8]。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通过排乳护理、推拿按摩、中药外敷、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及出院随访,形成有计划、有目的的护理措施,有效促进淤积乳汁排出,减轻乳房胀痛[9]。通过乳房推拿、中医外敷避免乳汁淤积,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科学的健康宣教可以让患者掌握乳房保健知识,放置乳腺炎复发。张晓莉等[10]将综合护理运用与乳腺炎患者中,结果发现综合护理有利于改变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情感方面的感受。同样综合护理可以有利于患者重建社交信心和恢复正常的精神状态。除此之外,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受评分明显更低[11-15]。因此,本文认为通过综合护理可以减少急性乳腺炎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对改善症状和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宋建琴.产后乳腺炎的干预和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2):227.
[2]郭田英,谢起凤,李晓英,等.早期急性乳腺炎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3):3270-3271.
[3]胡庆芳.综合护理干预在早期急性乳腺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2014,8(23):192-193.
[4]彭向莉,陈琮英,郑爱秋,等.综合护理干预在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19):3900-3901.
[5]林敏,张思义,盛伟.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湖北理工学院学報,2012,28(5):51-52.
[6]胡志花.早期急性乳腺炎的综合护理干预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 ,5(7): 201-202.
[7]周文红,张玄,井月秋,等.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7):661-664.
[8]余淑君,姜晓玲,李季英,等.上肢淋巴水肿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43(18):2875-2877.
[9]戴元元.综合护理干预在早期急性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6(23):58-59.
[10]张晓菊,胡雁,黄嘉玲,等.渐进式康复护理对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1(5):125-126.
[11]付玉玲,蔡华玮,郝云霞.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病人胃肠道反应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4,6(5):714-716.
[12]王凤玲,朱敏玲,于新颖.早期乳腺癌病人保乳术后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3,8(6):36-38.
[13]林敏,张思义,盛伟.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2,28(5):51-53.
[14]许玉婷,孙惠芳,张丽平.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管理观察,2015,35(23):173-174.
[15]茹炜霞,郭建萍.急性乳腺炎患者常规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4(22):83-84.
(收稿日期:2017-07-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