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临床诊治分析

2017-12-16 10:09雷米娜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1期
关键词:胎盘早剥应用价值

雷米娜

【摘要】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情况。方法:选2015年5月-2017年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胎盘早剥患者80例,80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并发有子宫胎盘卒中现象,30例子宫胎盘卒中患者为观察组,50例子宫胎盘未并发症卒中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和羊水过多发生情况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者均采取剖宫产术以终止妊娠,观察组患者分娩后并发症发生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预后窒息、死亡等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早剥致使并发症子宫胎盘卒中的因素有很多种,产妇和新生儿均呈现不良反应,需要对产妇实施终止妊娠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胎盘早剥; 子宫胎盘卒中; 臨床诊断; 应用价值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1.0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1-0031-02

胎盘早剥主要是孕妇妊娠二十周之后,其胎盘正常位置在分娩前由子宫壁进行剥离,经过研究调查显示,胎盘早剥致死率达到15%[1]。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有着起病急、发展快等特点,若救治不够及时,则会对母儿的生命造成威胁。本次就选2015年5月-2017年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胎盘早剥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分析胎盘早剥并发症子宫胎盘卒中的临床价值,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5年5月-2017年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胎盘早剥患者80例,80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并发有子宫胎盘卒中现象,30例子宫胎盘卒中患者为观察组,50例子宫胎盘未并发症卒中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年龄20~43岁,平均(31.8±3.6)岁;孕周24~40周,平均(35.8±3.2)周;初产妇18例,经产妇12例;足月产(≥37周)产妇17例,早产(28~36周)11例,晚期(25~27周)流产产妇2例;剖宫产分娩20例,阴道分娩1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1~42岁,平均(31.1±3.8)岁;孕周23~41周,平均(36.1±3.1)周;初产妇17例,

经产妇13例;足月产(≥37周)产妇18例,早产(28~36周)

11例,晚期(25~27周)流产产妇1例;剖宫产分娩21例,阴道分娩9例。两组产妇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所有产妇进行确诊后,需要快速终止妊娠,并且依据孕妇的实际情况、病情发展状况、孕周及是否存活胎等情况对终止妊娠的方式进行判断。对产妇和胎儿的预后情况进行观察[2]。同时分析两组产妇所诱发胎盘早剥的相关性因素与临床表现,对患者进行胎盘检查,对胎盘剥离的面积与附着位置进行记录,并且按照胎盘剥离面积进行轻重程度划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产妇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和羊水过多发生情况,对两组产妇临床症状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对比两组新生儿预后窒息、死亡等情况[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指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子痫前期6例,胎膜早破7例,羊水过多5例;对照组子痫前期3例,胎膜早破2例,羊水过多3例。观察组患者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和羊水过多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临床症状比较

两组产妇阴道流血、胎心异常或者消失等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性羊水、产妇腹痛和子宫张力高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80例患者均采取剖宫产术以终止妊娠,观察组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3.3%(22/30),对照组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0%(12/50),观察组患者分娩后并发症发生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预后窒息、死亡等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子宫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病症所体现的是胎盘早剥严重的程度,通常胎盘早剥病症的发生率为25%左右[4],发病率较高。发病率高的原因在于患者病情的程度会不相同[5]。子宫胎盘卒中对母儿的预后产生严重影响,会出现产后出血、新生儿死亡等现象[6]。子宫胎盘卒中主要是因为胎盘早剥而引发内出血现象,血液积聚在胎盘和子宫腔之间,并且随着胎盘血肿压力会增加,血液会浸入到子宫肌层,引发肌纤维的分离、断裂,乃至于变性,特别是在血液渗透进子宫浆膜层的时候,子宫表面呈现紫蓝色的瘀斑,则被称为子宫胎盘卒中。

熊维玲[7]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现象的出现情况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而观察新生儿的预后情况,观察组较对照组的预后情况差。其研究提出,手术处理速度会对新生儿的预后产生影响,缩短手术时间,可以有效减少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出现。早期进行妊娠终止,能够及时救治新生儿性命,防止产妇在产后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现象。但是如果在患者进行就诊之后,相关的医护人员可以正确识别胎盘早剥合并子宫胎盘卒中发病症状,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进而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可以减少产后出血现象的发生。

庄琦等[8]研究提示,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病症的诱发因素有多种,主要是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和羊水过多等。另外,妊娠期高血压病症也是胎盘早剥病症最为常见的诱发因素,所导致的发病机制在于胎盘所附着部位底脱膜螺旋的小动脉出现痉挛,从而造成血肿致使胎盘早剥现象的出现。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卒中组子痫前期的发病率要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说明子宫胎盘卒中病症的病理基础是子痫前期,由此,为了避免子宫胎盘卒中的出现,需要对可能引发子宫胎盘卒中的病症进行积极的治疗与预防,特别是妊娠高血压这类病症。胎膜早破是另外一种诱发因素,和破膜之后宫腔压力骤然减小或者宫腔出现感染、以及蜕膜凝血功能出现障碍相关[9]。因此针对胎膜早破的患者,需要进行感染的预防,尽量避免出现长时间仰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诱发子宫胎盘卒中的因素主要为子痫前期、胎膜早破、羊水过多等。观察组子痫前期6例,胎膜早破7例,羊水过多5例;对照组子痫前期3例,胎膜早破2例,羊水过多3例。观察组患者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和羊水过多诱因发生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崔小英[10]研究数据基本相符,其研究显示,观察组子痫前期、胎膜早破、羊水过多等现象发生率为32.5%,卒中组子痫前期、胎膜早破、羊水过多现象发生率为60.8%。两组数据之间比较明显。endprint

在两组产妇临床症状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阴道流血、胎心异常或消失两种指标比较,观察组检出例数分别为14(46.7%)、26(86.7%);对照组检出例数分别为12(40.0%)、23(76.7%)。差异并不明显。而在产妇腹痛、子宫张力过高、血性羊水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组检出率分别为93.3%、50.0%、90.0%,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20.0%、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子宫胎盘卒中在血性羊水、子宫张力过高、腹痛等临床症状方面较为明显,可以作为子宫胎盘卒中诊断的依据之一。

本次研究显示,对于子宫胎盘卒中的处理主要是因为肌纤维的分离、变性等,会引发子宫收缩出现乏力,凝血功能出现障碍等,是否进行子宫切除是处理的关键所在。手术过程中常见子宫胎盘卒中病症,对患者采用宫缩剂,进行子宫按摩等,及时进行凝血因子的补充[11],补充物质主要为新鲜的冰冻血浆、纤维蛋白原等等,若采取各种措施没有明显起效,子宫仍然没有收缩,并且呈现软瘫袋状样,若子宫的表面没有呈现皱褶的时候,需要及时进行子宫切除手术[12]。

综上所述,胎盘早剥致使并发症子宫胎盘卒中的因素有很多种,主要为子痫前期、胎膜早破、羊水过多等。产妇和新生儿均呈现不良反应,需要对产妇实施终止妊娠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单梅.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危险因素及母婴结局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7):850-852.

[2]余英,刘新华.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8):100-101.

[3]李春凤.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临床结局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153-154.

[4]罗小丹.40例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妊娠结局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2):1556-1557.

[5]杨胜琼.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8例的分析[J].医药前沿,2016,6(2):75-76.

[6]赵亚征.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8):54-55.

[7]熊維玲.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临床处理措施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7):113.

[8]庄琦,张俊茹,李亚宁,等.1例死胎胎盘早剥合并子痫前期重度并发子宫胎盘卒中患者的护[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4):2272.

[9]黄璐,邹金芳,应豪,等.胎盘早剥急诊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6):6462-6464.

[10]崔小英.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导致胎盘早剥并子宫胎盘卒中病例分析[J].饮食保健,2015,2(14):193.

[11]王淑清,高文金,刘敬,等.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早期诊断对母儿预后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3):415-417.

[12]刘金艳,王艳丽,石进,等.胎盘早剥36例高危因素及妊娠结局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2):48-50,54.

(收稿日期:2017-07-01)endprint

猜你喜欢
胎盘早剥应用价值
8例重度胎盘早剥合并DIC的护理体会
160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胎盘早剥的临床护理分析
彩色超声对胎盘早剥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探讨
妊高症合并胎盘早剥的临床效果观察
妊高症合并胎盘早剥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