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伍英 赖燕英
【摘要】 目的:分析人乳頭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及其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患者各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HPV感染情况、造成感染的HPV分型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其治疗前后HPV感染率变化情况。结果: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90.8%)显著高于宫颈癌前病变(63.1%);感染HPV的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患者均以高危型HPV感染为主,同时宫颈癌患者高危HPV感染率(94.1%)显著高于宫颈癌前病变患者(61.0%);不同分级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高危HPV感染率比较,CINⅡ级和Ⅲ级患者显著高于Ⅰ级患者;而不同类型宫颈癌患者的高危HPV感染率比较,鳞癌患者感染率高于腺癌患者,高于其他类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率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诱发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主要诱因,病情越严重,感染率越高,而通过早期筛查和积极治疗后,患者的HPV感染率显著降低,可对患者的预后改善情况进行预测。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 预后; 相关性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1.0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1-0003-03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and cervical precancerous lesion,cervical cancer and its prognosis.Method:130 cases of cervical precancerous lesions and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in the author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Sept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The HPV infe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HPV were compared,the changes of HPV infection rat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analyzed.Result:The prevalence of HPV infection in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90.8%)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63.1% in cervical precancerous lesions.HPV infection in cervical precancerous lesions and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were mainly HR-HPV infection,and HR-HPV (94.1%)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61.0%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precancerous lesions.The HR-HPV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grades of cervical precancerous lesion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grade Ⅰ and grade Ⅲ.And in different types of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with HR-HPV infection rate,there was a higher rate of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han adenocarcinoma,higher than other types of patients,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treatment,the HR-HPV infec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HR-HPV infection is the main cause of cervical precancerous lesions and cervical cancer,the more serious the disease,the higher the infection rate,and through early screening and active treatment,the patients HPV infection rate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Predict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Key words】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Cervical precancerous lesions; Cervical cancer; Prognosis; Correl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Second Hospital of Longyan,Longyan 364000,Chinaendprint
宫颈癌在妇科临床上是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恶性肿瘤。尽管随着近年来宫颈细胞筛查工作的广泛开展,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的早期诊断率大大提升,但是,现代女性不良生活、卫生习惯,巨大的工作生活压力还是使宫颈癌总体表现出发病年龄不断年轻化、发病率不断升高化的趋势,给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了更高的压力[1-3]。有调查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从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4-6],做好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早期的筛查诊断对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显得尤为重要。已知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可诱发细胞增生,是造成宫颈癌的重要威胁,超过九成的宫颈癌患者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5-7]。掌握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及其预后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对于疾病的防治、患者生存期延长、生存质量改善至关重要。本文就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
1月-2016年9月收治的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患者各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情况进行对照比较,并分析其异同之处,并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患者各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宫颈癌防治指南》中关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诊断标准,并经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等确诊。纳入研究的患者均有3年以上的性生活史,且能配合治疗。排除标准:合并全身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疾病等)的患者;合并精神疾病患病史或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有妇科疾病手术治疗史的患者。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年龄21~64岁,平均(35.7±4.9)岁;其中已婚125例,未婚5例;癌前病变分级:CINⅠ级患者28例,CINⅡ级患者42例,CINⅢ级患者60例。宫颈癌患者年龄23~66岁,平均(35.2±5.3)岁;已婚129例,未婚1例;鳞癌61例,腺癌49例,其他类型癌变20例。两组患者年龄及婚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患者根据其病情及身体条件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癌前病变患者接受LEEP刀锥切术或传统冷刀锥切术治疗;早期宫颈癌(Ⅰ期、Ⅱa期)患者可采用子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Ⅱb期及以上患者则需辅以放化疗治疗。手术结束后将切除的病灶组织送病理室检查,并确定术后宫颈切缘、阴道残端无残留病灶,无间质浸润。
1.2.2 检测方法 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患者在术前和术后均接受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操作方法是:在无菌条件下,通过宫颈刷采集患者的宫颈分泌物标本(检查前3 d内不得进行阴道冲洗、上药等处理,1 d内不得进行性生活),将宫颈刷置于含细胞保存液的专用无菌采集管内,并在4 ℃下保存,送检。采用PCR一反向点杂交法对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基因分型进行检测,包括13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及3种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其中,高危型HPV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低危型HPV包括HPV6、11、43。
1.3 观察指标
比较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患者的HPV感染率及HPV分型分布。同时,对不同分期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不同分类宫颈癌患者手术前后的高危型HPV感染率进行比较,分析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及其预后之间的关系。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宫颈疾病患者HPV感染率比较
对各组宫颈疾病患者HPV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可见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显著高于宫颈癌前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宫颈疾病患者HPV分型分布情况
感染HPV的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患者均以高危型HPV感染为主,同时宫颈癌患者高危HPV感染率显著高于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高危HPV感染率比较
比较不同分级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高危HPV感染率,可见CINⅡ级和Ⅲ级患者高危HPV感染率显著高于Ⅰ级患者;而不同类型宫颈癌患者的高危HPV感染率比較,鳞癌患者感染率高于腺癌患者,高于其他类型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率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通过感染皮肤、粘膜上皮细胞引起细胞增生,并使病变部位出现乳头样病变[8]。调查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我国女性中,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率高达15%[9]。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可以使患者从慢性宫颈炎的状态逐渐发展至宫颈上皮类瘤样变乃至原位癌、浸润癌等[10]。同时,也有数据表明,在宫颈癌患者的患病早期做出及时诊断、有效干预治疗后,患者五年生存率达到90%甚至更高[9-11]。
本文比较了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患者的HPV感染率及被感染患者的HPV基因分型,可见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患者的HPV感染率相应升高,且高危型、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共同参与病变的发展变化,病情越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占比越高。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的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患者中,高危亚型的占比分别为61.0%、94.1%。而对其治疗前后的HPV感染率进行比较,则可见治疗后的HPV感染率显著降低,特别是宫颈癌患者,治疗后HPV感染率均在10%以下,这与其手术治疗方法为子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有关,治疗更为彻底,当然也有顽固性感染的患者,这种有较高的复发率,需要重点关注。马海霞[12]研究还对不同分级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及宫颈癌患者的人乳头瘤病毒载量进行了检测比较,变化规律与HPV感染率变化基本一致。endprint
总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诱发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主要诱因,病情越严重,感染率越高,而通过早期筛查和积极治疗后,患者的HPV感染率显著降低,可对患者的预后改善情况进行预测。
参考文献
[1]董萍萍.妇科临床病例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特征的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0):19-21.
[2]黄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22-25.
[3]范丰田,安百芬,袁启霞.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性[EB/OL].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7,11(1):81-83.
[4]杜振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1):44-47.
[5]李莉.120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检测及宫颈病变影响因素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5,36(14):49-50.
[6]赵宇倩,赵方辉,胡尚英,等.中国女性人群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型别分布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 36(12):1351-1356.
[7]李曼红,曾庆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9):45-47.
[8]钞晓培,谭先杰.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7,33(8):857-858.
[9]罗玲.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癌前病变相关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3):41-43.
[10]苗小艳,孔繁斗,石敏,等.感染导致宫颈癌的分子机制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5,27(10):1152-1155.
[11]吕虹,康熙雄,张国军,等.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在30岁以下年轻妇女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5,33(4):588-591.
[12]马海霞.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與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临床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2):83-85.
(收稿日期:2017-07-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