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霄云 王咸菊 韩茹
【摘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收治的30例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綜合征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5年1-12月收治的30例胎膜早破未合并羊膜腔感染综合征产妇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产妇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加强认识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综合征对母婴生命健康的严重危害。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感染及新生儿死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破膜时间、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产褥感染率和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综合征易出现新生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感染及新生儿死亡等不良反应,产褥感染发生率和剖宫产率高,产程延长及产后出血量多等临床特征,其严重威胁母婴的生命健康,应最大限度避免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发生。
【关键词】 胎膜早破;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 新生儿; 产妇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0.0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0-0179-02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是指病原微生物在孕妇的妊娠期和分娩期期间进入羊膜腔,引起羊水、胎膜(绒毛膜、蜕膜和羊膜)、胎盘甚至子宫的感染的总称,该疾病严重威胁母婴的生命安全[1-2]。胎膜早破能导致产妇阴道内环境由弱酸性转为弱碱性变化,引起阴道菌群平衡失调,降低局部抵抗力,使阴道容易滋生大量病原菌,因此,胎膜早破是发生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重要原因之一[3-4]。据文献[3-5]报道,胎膜早破发生的时间越长,羊膜腔被感染概率则越大。本研究为分析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别选取2014年1-12月收治的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30例产妇和2015年1-12月的胎膜早破未合并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30例产妇进行对照研究,旨在加强医务工作者进一步加深认识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综合征对母婴生命健康的严重危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2月收治的30例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综合征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5年1-12月收治的30例胎膜早破未合并羊膜腔感染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产妇的年龄28~38岁,平均(33.91±4.40)岁,孕周31~40周,平均(32.66±6.12)周,初产妇25例,经产妇5例,初中以上文化18例,初中以下文化12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6~37岁,平均(32.44±3.78)岁,孕周31~41周,平均(33.50±6.28)周,初产妇23例,经产妇7例,初中以上文化16例,初中以下文化14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产次及文化程度等配对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胎膜早破诊断标准
外界因素诱发腹压增加,产妇突感胎膜自动破裂,伴有大量液体自阴道流出。阴道液酸碱度检查提示pH>6.5,阴道液干燥片检查可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阴道液行苏丹Ⅲ染色可见黄色颗粒状脂肪。
1.3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诊断标准
产妇体温≥37.8 ℃;胎心率>160次/min,孕产妇心率>100次/min;产妇的羊水出现异味或子宫发生疼痛。
1.4 治疗方法
嘱患者保持适当休息,注意保持外阴清洁。破膜时间大于12 h者应及时予以抗菌药物消炎,并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综合征患者应根据不同孕周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孕周不足34周者,应及时补充葡萄糖,并注射地塞米松;若孕周超过36周者,则应完善相关检查,准备引产,提高生产安全。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相关指标发生率比较
经比较,观察组发生新生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感染及死亡等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产妇相关指标比较
经对比,观察组的破膜时间、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产褥感染率和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胎膜早破是妇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很容易引发胎儿窘迫、窒息、围产儿感染等不良反应[6-8]。据文献[9-10]报道,胎膜早破的时间和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发生率具有相关性,胎膜早破发生的时间越早,出现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可能性越高,产妇受感染的程度越严重,治疗难度亦越大,其严重威胁母婴的生命安全。因而应注意加强此阶段的阴道清洁度,避免感染情况的出现[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观察组产妇的新生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感染、新生儿死亡等新生儿相关指标的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破膜时间、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产褥感染率和剖宫产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发生的机制为:(1)羊膜腔细菌不断活跃生长,其本身的死亡裂解物及代谢产物均参与对胎儿和孕妇的损害;(2)各种炎症反应引起的发热可对胎儿造成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和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3)血管反应是炎症反应的重点,胎盘部位的血管反应包括充血、水肿、渗处、出血、血栓形成,导致胎盘各种变性及坏死组织的机化、钙化、坏死、纤维化等,促使胎盘的物质交换能力的下降,出现胎儿窘迫;(4)炎症反应的过程中有凝血和抗凝血系统、花生四烯酸系统及激肽缓激肽系统的参与,促使炎症细胞不断大量释放炎症介质,通过胎儿的全身系统引起各种反应和损害。另外,研究也说明了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综合征易出现围产儿感染、新生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等不良反应,剖宫产率和产褥感染发生率高,产程延长及产后出血量多等临床特征。目前,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综合征尚无统一的临床治疗标准,但通过诊疗实践,笔者认为:(1)抗生素的应用时机应在破膜的12 h,选用低毒性的,抗菌谱广,易穿过胎盘的,同时也兼顾厌氧菌感染的。(2)当孕妇的孕周大于34周,并且胎肺已成熟,应尽早预防感染和终止妊娠;当孕妇的孕周在28~34周,胎肺尚未成熟,应积极用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抗生素预防感染,尽早终止妊娠;当孕妇的孕周小于28周,胎儿胎肺未成熟,应积极进行引产,避免引起宫腔感染。(3)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处理很复杂,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需要结合孕妇的全身状况、胎儿的一般状况、孕周、胎盘的功能、感染的种类和范围、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就诊医院的医疗条件和水平等综合因素考虑采用何种治疗方案。(4)整个生产过程应密切监控胎儿胎心变化,并实时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5)产后新生儿要及时行鼻拭、咽拭、外耳拭及脐血培养,预防和治疗新生儿可能出现的败血症,新生儿滴抗生素眼药水预防眼结膜炎,注意孕妇是否有泌尿系统和盆腔感染。endprint
综上所述,临床应加强医护人员对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综合征临床特征及治疗的培训考核,切实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降低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发生,减少不良妊娠结局,保证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Zhang P,Xue-Qin W U,Peng L P,et al.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ctivin,A in 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combined with amniotic cavity infection[J].Hainan Medical Journal,2016,27(22):3651-3653.
[2]韩希美.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综合征32例临床体会[J].当代医学,2013,19(4):103.
[3]葛新苗.UU、CT、GBS感染与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关系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2):3562-3564.
[4]高艳明,李景平.胎膜早破致羊膜腔感染相关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2,13(7):258-259.
[5]杨琼芬.胎膜早破致羊膜腔感染56例临床分析[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2):103-104.
[6]郭莉,陈苑红,梅艳娟,等.IL-18和IL-8在胎膜早破并发羊膜腔感染综合征中的表达意义[J].当代医学,2012,18(15):1-3.
[7]王翠花,陶莉莉,朱红燕.孕妇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临床分析及治疗[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2):3054-3056.
[8]董淑娟,张燕.孕妇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临床分析及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4):99-100.
[9]刘招娣.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综合征68例临床分析及护理[J].心理医生月刊,2012,43(5):232-233.
[10]杜艳华.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临床探讨[J].中外医疗,2015,35(2):14-15.
[11]杨丽娜,王凡,于海燕,等.白介素-1與β2防御素对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预测的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3):412-414.
[12]张平,吴雪琴,彭丽平,等.活化素A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16,27(22):3651-3653.
(收稿日期:2017-06-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