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灿文, 欧再强
(1. 复旦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上海 200433; 2. 回龙铺中学, 湖南 宁乡 410606)
高校本科生通用学术英语能力要素探讨
贺灿文1, 欧再强2
(1. 复旦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上海 200433; 2. 回龙铺中学, 湖南 宁乡 410606)
目前国内学界对高校本科生通用学术英语能力要素构成系统的研究较少。本文采用对选修学术英语课程学生需求的结构式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及文献研读方法,探讨高校本科生通用学术英语能力要素构成,旨在为通用学术英语课程教学目标设定、大纲研发和教材开发提供参考。建议高校本科生通用学术英语能力要素构成以《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试行)》的学术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为基础,在听、说、读、写、译及学习能力等方面增加部分内容。
高校本科生;通用学术英语;能力要素
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隶属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与为了学习目的而须掌握的英语交际技能相关;[1-3]学术英语课程主要教学目的是“为大学生用英语从事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学术活动提供语言和能力支撑”。[4]9学术英语有两个分支:通用学术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和专门学术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s)。[1-3]通用学术英语主要与各学科英语中的共核部分相关(包括语言形式和学习技能);而专门学术英语主要与特定学科的词汇、语言结构、语篇体裁以及所需要的特殊技能和学术规范相关。[1-2][5]
近年来,关于如何深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讨论日益激烈。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等情况决定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需从通用英语向通用学术英语转型,全面提升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与沟通能力。[4][6]2013年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试行)》(以下简称《框架》)建议上海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分为通用学术英语课程和专门学术英语课程两类。[7]上海市26所高校从2013年起在市教委的要求下全面推行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并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体系应包括专门用途英语模块。[8]《指南》提出:“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以英语使用领域为指向,以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和学术交流、从事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学术和职业素养为目的,具体包括学术英语(通用学术英语、专门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两大课程群。”[8]由此可见,在高校开展学术英语教学已是大势所趋。
目前国内有关在高校本科生中开展通用学术英语教学的研究日渐增多,很多研究呼吁大学英语教学应依托学生的专业所学,倡导学术英语的课程设置,[5][9-12]或者从某些角度(如学术英语阅读、语篇建构模式、思辨能力培养、教材编写等)探讨学术英语的教学,[13-17]但对高校本科生通用学术英语能力要素构成系统的研究较少。以“学术英语能力要素”或“学术英语能力素养”作为主题词或关键词在知网中查询,目前均未能查到任何文献。本文采用对选修学术英语课程学生需求的结构式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及文献研读方法,探讨高校本科生通用学术英语能力要素构成,旨在为通用学术英语课程教学目标设定、大纲研发和教材开发提供参考。
在学术英语教学方面,很多学者强调在课程大纲设计、课程规划、教学资料选择之前应进行需求分析,其中包括对学习者的现状分析(present-situation analysis)和目标情景分析(target-situation ana-lysis)。[1-3]《指南》提出,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定位应能“服务于学校办学目标、院系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8]因此,了解学习者需求对学术英语课程定位很重要。鉴于此,为了研究高校本科生通用学术英语能力要素构成,笔者对复旦大学选修学术英语课程的4个班级学生进行了学术英语需求的结构式问卷调查(调查表由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设计);对7个班级学生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其内容包括学生对学术英语的理解以及对该课程的期望。这些学生选修了学术英语课程,说明他们有较强烈意愿学习这门课程,所以他们的具体需求对研究通用学术英语能力要素构成有重要启示。
笔者于2015年9月和2016年3月对复旦大学选修学术英语课程的7个班级学生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学生对学术英语的理解以及对该课程的期望(暗含着需求)。共109人参加了调查,包括大一至大四的学生。
关于对学术英语的理解,较有代表性的回答包括:“学术英语是让英语成为探索科学的工具”,“学术英语是为了掌握国际上进行学术交流的一些规范和相关的术语以及和论文期刊读写等有关知识的课程”,“学术英语是与专业内容有一定关联的英语课程,可以为未来的专业文献的学习铺路”,“学术英语是主要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学术方面学习交流沟通的一门课程”。
关于对学术英语课程的期望,学生较有代表性的回答包括:“掌握更多学术词汇;锻炼听力,尤其是听学术讲座;学习英文学术表达”,“增强在学术上的表达能力,并希望在中文的学术表达运用上能获取一些借鉴”,“学习一些学术规范、习惯,用于学术研究、学术论文阅读、表达学术研究成果;学习学术论文撰写的一般思路和语言习惯;找到一些学习方法,能更好地理解研究领域的科研成果”,“阅读科学性很强的专业文章,翻译经典文献”,“希望能通过对学术英语的学习,更好地阅读理解本专业的英文文献及书籍,同时提高英语水平,增强有关英语方面的全方位能力”,“希望学会如何查找资料并充分运用这些资料,学会有逻辑性地写好论文,学会在专业领域做演讲”,“希望能对英语学习有些启发,能接触到一些不同于传统英语教育所能掌握的知识”。
以上调查结果可以归纳为:1.学生理解的学术英语主要为专业学习、交流铺路;2.学生对学术英语课程的期望(需求)包括扩大学术词汇、提高听学术讲座能力、学习学术文章的读写译技巧、学习学术规范、学会在专业领域做演讲、学会查找资料、掌握学习方法。
另外,笔者于2015年9月对复旦大学选修学术英语课程的4个班级学生进行了学术英语需求(包括现状分析和目标情景分析)的结构式问卷调查。
结构式问卷调查涉及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在专业学习中是否存在英语方面的某些特殊需求(如有用英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和文章的要求或需求)、是否存在某些困难、对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的看法等。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67份。这4个班级的学生分别为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其中大二学生48人,占71.6%;大三学生13人,占19.4%;大四学生6人,占9%。其中88.1%的学生(59人)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67.2%的学生(45人)已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14.9%的学生(10人)已通过托福类考试;3%的学生(2人)还未参加上面提及的考试。
调查发现,在专业学习中觉得有“用英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和文章”的要求或需求(选择A项“坚决同意”和B项“同意”)的学生共占98.5%;有“用英语听国外学者专家的讲座或讲课”的要求或需求的学生共占86.6%;有“用英语写文献综述或摘要或报告或小论文”的要求或需求的学生共占82.1%;有“用英语作学术口头陈述或在学术研讨会上用英语宣读论文”需求的学生共占68.7%。这些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英语方面有其各自的特殊需求。这与开放式问卷调查发现的学生对学术英语课程的具体需求相似。这些需求对探究高校本科生通用学术英语能力要素构成具有重要启示。
调查同时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学习中在以下方面存在较大问题:91%的学生阅读英语原版教材和专业文献速度慢;65.6%的学生不习惯听外国专家或教师的讲座、跟不上或不会记笔记;80.6%的学生用英语写文献综述、论文摘要和小论文等有困难;94%的学生用英语做学术论文口头陈述和参加学术讨论有困难。另外,65.7%的学生在英语论文写作中缺少规避学术剽窃的各种策略和方法;91.1%的学生认为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定位应是培养大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和今后工作的语言能力。
表1较直观地呈现了与研究通用学术英语能力要素构成有关的调查结果。虽然调查样本不大,但学生的选择非常趋同,因此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表1 专业学习中是否在英语方面存在某些需求或困难
调查结果表明,一方面学生对上面表格中所提及的内容有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在这些需求上又存在诸多困难。为了能够满足需求、解决困难,学术英语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本专业文献和文章的能力;培养学生听国外学者专家讲座或讲课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写文献综述或摘要或报告或小论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做学术口头陈述或在学术研讨会上用英语宣读论文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规避学术剽窃的各种策略,使学生掌握学术阅读、学术听力、学术写作、学术口语等主要技能。换言之,这些能力应属于高校本科生通用学术英语能力要素。
笔者通过阅读其他相关文献,希望借鉴众多学者的经验,能较全面地探究高校本科生通用学术英语能力要素构成。
《框架》从学术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词汇能力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对学术英语能力的一般级和较高级进行了详细描述(鉴于篇幅,此处未列出,详细内容参见该文件)。[7]6-7
Jordan、Hyland和Bruce认为通用学术英语能力的核心元素大部分是学习能力(study skills),另外还包括掌握学术文章主要语域特点及熟练使用语言的能力。学习能力主要包括为学习目的而培养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讲座能力、记笔记能力、口头陈述能力、研究能力、考试能力及策略。[1-3]具体细化如下[1]:
阅读能力包括:以一定速度及正确率阅读的能力;跳读和查读能力;区分事实与观点、区分重要信息与次要信息、区分相关信息与不相关信息、区分明确信息与内隐信息的能力;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推测意思的能力;理解和分析图表能力;对所读内容评价的能力;记笔记及按照重要性组织笔记的能力。
写作能力包括:进行介绍、总结、描述、定义、举例、分类、假设、比较等方面的文字组织能力;使用模糊语的能力;对所读内容总结、转述、综合、评价的能力;寻找和分析证据、恰当使用数据的能力;设计、撰写及修改学术论文、报告、个案研究等文章的能力;正确使用脚注、参考文献的能力;使用恰当学术风格的能力。
听力能力包括:理解讲座目的、主题、大意的能力;区分事实与观点、区分重要信息与次要信息的能力;辨别话语标记语的能力;记笔记的能力。
口头陈述能力包括:进行介绍、总结、描述、定义、举例、分类、假设、比较等方面的语言能力;合理组织讲话内容的能力;使用合适的标示语、语速、肢体语言等辅助表达方式的能力;针对讲座或研讨会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的能力;表达同意、不同意并给出相应理由的能力;讨论时反驳别人观点、陈述自己见解的能力;邀请听众参与评价的能力。
学术研究能力包括:有效使用词典的能力;使用目录页、索引页、图书馆目录、网络、参考文献等方式迅速查找资料的能力;理解口头或书面、正式或非正式指令的能力;提出问题及请求帮助的能力;设计和进行调查问卷、访谈的能力;记录研究结果的能力。
考试能力包括:考前分析以往试卷、理解题型和指令、理解试卷内容与形式等能力;合理分配复习时间的能力;考试中合理安排答题时间、工整书写的能力。
Bloom[18]50把教学目标细化为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arrange,order,define,duplicate,label,list,name,recognize,relate,recall,repeat,reproduce)、理解能力(classify,describe,discuss,explain,identify,locate,recognize,report,restate,review,select,translate)、运用能力(apply,choose,demonstrate,illustrate,interpret,schedule,sketch,solve,use)、分析能力(analyze,calculate,categorize,compare,contrast,criticize,differentiate,examine,question,test)、综合能力(arrange,assemble,collect,compose,construct,create,design,develop,formulate,manage,organize,plan,propose)、评价能力(appraise,argue,assess,choose,compare,defend,estimate,judge,predict,rate,select,support,value,evaluate)等,上述通用学术英语能力与这些细化目标有较高程度的重合。
Jordan、Hyland和Bruce论述的通用学术英语能力大部分包括在《框架》学术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中。[1-3][7]笔者认为,《框架》的学术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学术英语能力要素的描述很详细,因此,讨论高校本科生通用学术英语能力要素构成可以此为基础,结合学生需求及Jordan、Hyland、Bruce、Bloom等学者的观点略作修改,建议增加部分内容,具体如下。[1-3][18]
“听”的能力部分可增加:能区分事实与观点、区分重要信息与次要信息。
“说”的能力部分可增加:能进行介绍、总结、描述、定义、举例、分类、假设、比较等方面的陈述;能合理组织讲话内容。
“读”的能力部分可增加:能以一定速度及正确率阅读;能对所读内容进行评价;能按照重要性组织笔记。
“写”的能力部分可增加:能寻找和分析证据、恰当使用数据。
“学习能力”中可增加:能有效使用词典;能理解口头或书面、正式或非正式的指令;能应对考试。
Bloom教学目标中理解能力包括翻译能力,在对学生开放式需求调查中,学生也提到了“翻译经典文献”这样的需求,因此,建议翻译能力也列入通用学术英语能力要素。[18]50
本文探讨的高校本科生通用学术英语能力要素构成在一定程度上能为通用学术英语课程教学目标设定、大纲研发和教材开发提供参考,但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如调查学生需求时样本可以增大、可以更广泛地查阅资料。另外,具体的能力要求须充分考虑各高校之间以及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如引言所述,系统探讨高校本科生通用学术英语能力要素的研究较少,希望本文能抛砖引玉。
[1]Jordan, R. R.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A Guide and Resource Book for Teacher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Hyland, K.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An Advanced Resource Book [M]. Abingdon: Routledge, 2006.
[3]Bruce, I. Theory and Concepts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M]. Houndmills: Palgrave Macmillan, 2011.
[4]蔡基刚.从通用英语到学术英语——回归大学英语教学本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1):9-14.
[5]蔡基刚.我国第一份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文件的制定与说明[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4):1-9.
[6]孙立春.谈从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转型的必要性[J].现代交际,2015(11):186-187.
[7]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试行)[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8]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Z/OL].(2017-02-06)[2017-02-20].http:∥blog.163.com/beijing203@126/blog/static/1125627120 171693454335.
[9]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兼谈在我国高校开展多种类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79-83.
[10]杨惠中.EAP在中国:回顾、现状与展望[R].中国ESP研究高端论坛.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
[11]束定芳.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定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137-144.
[12]蔡基刚.高校外语教学理念的挑战与颠覆: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为例[J].外语教学,2017(1):6-10.
[13]薛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学术英语阅读能力培养[J].当代教育科学,2013(17):53-55.
[14]严明.高校学术英语写作能力评价体系建构[J].外语学刊,2014(6):108-112.
[15]宋军.基于问题式学习对学术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J].湖北社会科学,2015(10):168-173.
[16]吴玲娟.基于TED-Ed的通用学术英语听说翻转课堂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11):82-87.
[17]李思龙.大学英语ESP教材编写实践与反思[J].山东外语教学,2017(1):55-62.
[18]Hill, J. D. & K. Flynn.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Teachers’ Questions Can Build Students’ English Language Skills[J]. 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 2008(1):46-52.
2017-05-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大学生学术英语能力及素养等级量表建设和培养路径研究”(16BYY086);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项目“汉英学术语篇阅读效率及信息加工对比研究”(ZDI125-57)
贺灿文(1974 — ),女,湖南宁乡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专门用途英语;欧再强(1965 — ),男,湖南宁乡人,中教一级。
H319
A
1008-6390(2017)05-0105-04
[责任编辑亦 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