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

2017-12-15 08:44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36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办学

郝 铭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高等职业院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

郝 铭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建构和完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学校办学资源配置、利用率状况的控制以及促进学校预算管理的进一步加强都具有重要意义。在高职院校财务活动的实际状况与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参考国家财政部拟定的财政支出绩效目标评价指标,总结借鉴其他事业单位的经验,构建具有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动态完善性的高职院校财务绩效评价的核算与考核等两大类指标体系。同时,对绩效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确定也做出分析。

高等职业院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全面反映学校教育办学资源配置、利用率和学校教育事业运行、发展状况、促进预算管理的进一步加强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掌握科学知识、培养人才(输送、传播知识)和为社会经济发展(区域经济)服务以及知识应用三大基本职能。高等院校要花费人力、财力、物力、时间、信息等资源来组织教育教学全过程,如何置配好各种资源,保证教学与为社会服务和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等活动顺利有效进行和不断发展,是学校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在教育体制改革探索中,不少民营企业也投身到教育行业中,出现了诸如采用与公办高职院校联合办学或独立申办高职教育院校办学等形式,各种性质的资本大量涌入教育行业,同时信贷资金也允许进入等等,这些实体资本的趋利性,信贷资金的有偿性,都要求有投资回报、成本的核算问题,即使在政府拨款和有限学费标准无法突破政府限价的收费公办学校,也提出了“挖潜节流,降低成本”的管理要求。因此,无论何种形式的办学主体,随着教育资源的多元化,学校使用这些资源如同企业一样,关注投入产出的问题。力求降低成本,追求最大产出,以求达到最佳经济、社会效益。然而,教育院校毕竟与企业不同,在配置使用人力资本、物力资本、资金资本的时候,应予以区别,既追求成本最大产能,又不是唯一之目的,讲效益又不唯效益,这是教育特殊性决定的使然。

一、高等职业院校财务特点

高职院校财务活动与其他产业部门财务活动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其资本投入产出计量很难用一个简单的产出指标模型反映其经济效益,这是因为教育本身的几个特性决定的。

1.教育的公益性。高职教育虽具产业性,但它的公益性是第一位的。它是以服务社会、培养教育人才、应用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用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为己任的,因此衡量它的经济效益,只能从控制成本、减少投入、增加产出等方面去考虑。具体就是,以通过培养出的人才进行的科研、创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产生的经济、社会影响来衡量投入效果。所以,它的公益性特点决定了不可能有经营利润。

2.教育的非营利性。高职教育与生产企业是严格不同的,营利不是它的目的。所以,我们用绩效来代替教育的效益来反映学校办学投入的产出效果。它与企业的业绩评价有着本质的不同,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关注企业的利润指标,而高职教育院校则关注的是财务资源的利用效率情况、投入作用发挥的状态等等,不关注利润性指标。

3.成本的补偿性。在一个公允的市场中,企业通过市场的供求关系来确定所提供产品的价格。高职教育的产品价格如何确定?投入产值也就难以用“量”去计算。教育直接的产品表现就是人才培养的数量,而它的隐形产品,诸如人才质量、科研成果、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等等,这些都无法用一个“数量”的指标来体现。所以,它的一些收费就不能严格按照市场成本利润供求关系来确定,只能是对投入成本做一部分补偿。资源增加,只能从它对社会的贡献大小来确定。

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原则

鉴于高职院校的财务特点,以及基于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提供较为客观的事实判断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在评价指标选择过程中既考虑评价对象自身的特点,又尽可能地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分析,判断出指标属性,以准确客观地反映评价对象的整体状态,使其具有真实的代表性。同时,注意指标选取时的遗漏与重叠,兼顾指标的独立性与互补性。

2.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是指指标之间进行比较时,考虑到指标定义的内涵与外延,深浅宽度要一致,时间长度要一致,特别是在对同期指标纵、横向比较中。同时,对指标定义的方法要一致,而且只能是同性同质的指标比较。

3.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是指在指标建构过程中,指标数据易从财务数据中得到,对反映对象的质量指标的一些模糊语言易选取相应的函数式,以便转化为数量指标。在获取这些指标数据时,尽量避免复杂的运算过程,尽可能简单易操作。

4.动态完善性原则。动态完善性原则是指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建构时考虑到可更新性,考虑到随着会计制度的不断改革变化而随时能对指标进行修订的问题。同时,尽可能对指标的观测具有连续性及相对的持久性,这样才有可能剔除指标具有的偶然波动性对其的影响,指标的观察值才具真实性,所反映对象才比较客观准确。其次,根据绩效指标评价结果反馈可随时进行目标项目的调整,以随时保证编制预算管理的动态管控。

三、指标体系的建构与定义

考核评价高职教育投入效益问题,是十分不易确定的。因为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既表现在培养的高等专门人才的数量、品种、规格和质量上,也反映在社会物质生产的成果之中。所以,界定它的投资经济效益时,应包括有自身的效益和社会效益,即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之差别。但二者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一致的,高职教育投资的内部经济效益是外部经济效益的基础,各部门院系自身的经济效益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提高才有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成果是具有商品性的,高职教育成果是劳动者素质提高的精神产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可以通过交换而实现其价值。由此出发,高职教育的内部经济效益是教育的价值,而其社会经济效益是成果的使用价值。故此在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时,应从宏观和微观,即学校整体办学效果的核算指标和职能部门的考核指标着手。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总结和借鉴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的经验,参考国家财政部拟定的财政支出绩效目标评价指标,按其功用拟考虑设置两大类指标。

1.核算指标。反映学校总体办学绩效状态的收入、支出额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以用来研究、分析、论证和综合反映在编制预算期内资源配置是否恰当,所投项目是否合适,以及财务运行状态和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否匹配等问题。初拟指标构成(见下表)。

财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核算指标)

采用以上指标用来全面反映学校教育办学的整体水平状态。上页表中的1—8项指标以数量指标的绝对数来反映学校规模与办学的基本硬件条件的强弱,9—12项指标是以相对数来反映资源利用状况。收入预算及时足额完成是保证学校事业计划完成的关键,支出预算完成既是保证学校工作计划保质保量完成的基础,也是财政管理的基本要求。这两个指标的联合运用是体现预算执行情况的绩效评价标准;质量收入指标是反映学校事业发展所需经费的努力程度;资产负债率是衡量学校抗财务风险、财务稳定状态和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指标。

2.考核指标。这类指标是下达到系部科室的基层计划单位的,反映考核其在编制预算期内,预算执行状况即投入运行效率的绩效评价。对于投入运行绩效评价,需要建立一套具有详细描述、分析、评价等功能的全面反映投入效果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这也是目前国家财政部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研究领域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此,将学校投入大体分为由具有相互内在联系的两大项目系统所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相关的统计理论,设计构建了一套目标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变量层,逐层收敛的预算绩效的评价体系。

(1)总体层。从学校办学的人、物、财和管理能力及在此能力下实施效果的整体运行状态,评价学校预算实施绩效的总效果。

(2)系统层。将学校预算编制解析为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能力及能力实施效果两大系统来考察,该层主要揭示预算管理和预算执行状态。

(3)状态层。反映决定多支系统行为的主要环节和关键组成部分在某一时间断面上的状态和某一时间序列上的变化情况。

(4)要素变量层。这一层是采用可测的、可比的、可易获得的指标,从本质上反映揭示状态的行为关系、变化的数量表现、强度、速度表现,给予了直接度量(见下图)。

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图

四、关于绩效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确定问题

所谓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项目目标投入运行绩效信息的收集分析,而对客体进行的价值判断过程。推行高职教育预算绩效的评价,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作为专门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活动,财务预算也具有方向问题、质量问题和效益问题。绩效评价主要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将投入所产生的效果加以量化,进行主观的比较,以判定教育办学效果。绩效评价是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做出价值判断并改进财务预算编制。做项目绩效评价,是为编制预算提供依据的手段,其根本目的是由此对财务运行状况做以全面的了解,对过去进行总结和认定,对现在进行检查和评价,更重要的是对学校未来办学进行导向,以提高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使教育投入的效益最大化。

标准是进行比较和衡量的尺度,然而对教育这个特殊活动的行业来说,这个尺度很难把握,是因为很难测出它的产出情况,教育投入产生的效益大都体现在社会效益上,而且它的效益真正显现不是在当前而是在未来,它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难以准确地量化。所以,对教育绩效评价标准只能采用具有大多人为因素的计划标准、历史标准、先进行业标准。计划标准,是指以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定额等数据作为评价的标准;历史标准,是指根据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先进行业标准,是指根据国家公布的同类行业的行业指标数据制定的标准。

对于这些标准选用需要注意的是:一是要根据评价的目的来选用;二是要具体分析标准的可替代性,就是要看与本单位相关程度,特别是在它的数量指标上。

[1] 财政部,教育部.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文件)[S].2012.

[2] 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S].2011.

[3] 陕西省教育厅部门预算管理综合评价暂行实施办法(陕教财[2015]53号)[S].2015.

[4] 陈敬良,等.高等教育成本管理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

[5] 李同明.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6] 李震中.计划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7] 中国科学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8] 张跃,邹寿命,等.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

[9] 樊锦淳,胡建颖,等.简明统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10] 傅立.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11] 施仁杰.马尔科夫链基础及其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G717

A

1673-291X(2017)36-0082-04

2017-04-21

郝铭(1980-),男,陕西铜川人,中级会计师,硕士,从事财务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 吴 迪]

[责任编辑 刘兆峰]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办学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PPP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探究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建筑工程造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探究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