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迷
胡如珊:谈城市的怀想与反思
—— 在千篇一律的城市中寻找独特记忆
孟迷
人物简介:
胡如珊,美籍华裔建筑设计师、室内设计师,本科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莱建筑学院,后获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及城市规划硕士学位。在与郭锡恩联合创立如恩设计研究室前,她曾任职于美国多家著名建筑公司,并被《透视》杂志评选为大中华区40位40岁以下的卓越年轻设计师之一。
世界越来越小,城市越长越像。有人诟病全球一体化让城市千篇一律,怀念过去各不相同的城市特色;可也有人认为怀旧是一种病,得治。
近日,由深业置地主办、有方空间承办的“尚上讲堂”第二季在深圳建设中的深业上城开幕。美籍华裔建筑设计师胡如珊以“怀想•反思•城市”为题,阐述了关于反思型怀旧与城市未来的关系。
怀旧(nostalgia)一词源于希腊文,由回家(nostos)和疼痛(algos)组成,在17~18世纪时,还一度被当作一种疾病名称,如今则更多是一种心理与情绪的状态。
“人们对怀旧感兴趣,因为人们都会缅怀自己的过去,国家的过去以及整个文明的过去,当然其中也包括城市的过去。”胡如珊说,自己非常认同哈佛教授斯维特兰娜•博伊姆在《怀旧的未来》中将怀旧分两种类型:修复型情怀和反思型情怀。
“修复型怀旧强调试图跨越历史重建失去的家园,此类怀旧并不认为自己怀旧,而更认为这是一种真实和传统,让一个东西回到过去的状态。”胡如珊说,“反思型怀旧则强调一种怀想的精神和姿态,刻意迟迟不返乡,却将怀旧推向极致。”
胡如珊和搭档郭锡恩共同创办的如恩设计研究室,常常会收到一些对历史建筑进行修复设计的邀请,而这其实试探的正是他们对于“怀旧”的看法。“我们的做法是:实践检验本地建筑类型和环境深层联系,观察这个特殊项目的建筑细节及其所浓缩的这座城市的缩影,并努力将这些缩影反映到作品中,带到未来里去。”胡如珊说,“我们尽力避免建筑物的迪士尼化,也即不能让一个建筑像是存在于架空幻想的世界里。”
胡如珊诠释了在建筑中保留城市历史的怀旧意义,同时她也指出,如今有很多假模假式保留历史古城的人。“这些人只是维护古城的原有表皮,或者对原有轮廓、颜色等元素进行重建来达到保留目的,但做了这些之后,得到的只是空虚而已。”
假模假式的历史保育还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容易让普通人对“怀旧”产生负面情绪。“但反思型情怀并不是试图重现过去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而是在利用过去的一些细节,以及在这个过程产生的情绪,来重现过去的一些特点。”胡如珊说,好的设计不一定产生好的建筑作品。“因为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些矛盾和不协调,才能使我们的作品升华。”
“我们对于过去的种种幻想直接影响我们未来的现实,而对于未来的思考又使我们感觉到必须为我们的怀旧故事负责。”胡如珊引用《怀旧的未来》中的这句话强调,对于过去的幻想会成为未来设计的重要来源。
“城市的概念只有和现实相互作用才能实现,它让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特殊的一面。”近几年,胡如珊都在上海研究里弄生活留下的特殊痕迹。她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里弄的大小面积等一直在变化,而不同时代的人们居住其中,也带来不一样的活力。
“建筑和诗很像,是一个缥缈的概念,尝试搞懂里弄的过程就像试图理解一首诗,只须提炼一些象征性的元素,就能捕捉到整个建筑的灵魂。”胡如珊及其团队在对上海生活理解的基础上,从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中提炼并设计了8个幻想空间。
其中一个叫做“流言的房间”,其灵感来源便是里弄中的细细碎语。“流言像一种无声电波,在城市上空穿行,它们笼罩着城市,酿成一场雨,虽然不爆裂,但空间都湿透了。”胡如珊说,“流言仿佛是正经话作废的边角料,但其实城市里的真心却唯有到流言里去找。”
“不知道未来会不会有开发商做这些项目,但是对我们来说有趣的是,采取了一种很不同的方式解读城市,解读物理空间以及我们的记忆。”胡如珊说,作为一个设计师,最重要的是在现代社会看似千篇一律的城市中,寻找并吸取其珍贵的、不可替代的独特记忆。
“水舍”是胡如珊及其团队最著名的设计作品,在国内外收获多个奖项后,还得到上海政府有关部门的肯定,希望将这栋楼作为一个历史建筑保护起来。“重要的不是这栋楼被保护,而是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那些可能被拆除的老楼,是否都可以通过一种反思型怀旧的方式保存下来。”
“水舍是一栋旧房改造的酒店,但它的目标客户不是游客,而是旅人;游客有旅游清单,而旅人发现隐藏元素。”胡如珊说,水舍的设计中有很多隐藏元素的巧思,并且统统与上海里弄的历史生活痕迹相关。“历史不会重演,但在这栋历史建筑里,我们希望保留有一些过去的记忆,能够对于未来有意义。”
作品:内外对立,二元一宅
作品:水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