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
自古以来,不知多少人问过:时间是什么?它在哪里?人们在时间中追问和苦思,得不到回答,又被时间永远地带走了。
时间在哪里?被时间带走的人在哪里?
为了度量时间,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日历,于是人类有历史,个人有年龄。年龄代表个人从出生到现在所拥有的时间。真的拥有吗?它们在哪里?
我们把已经失去的称作过去,尚未得到的称作未来,停留在手上的称作现在。但时间何尝停留,现在转瞬成为过去,我们究竟有什么?
多少个深夜,我守在灯下,不甘心一天就此结束。然而,即使我通宵不眠,一天还是结束了。我们没有任何办法能留住时间。
我们永远不能占有时间,时间却掌握着我们的命运。在它宽大无边的手掌里,我们短暂的一生同时呈现,无所谓过去、现在、未来,我们的生和死、幸福和灾祸早已记录在案。
可是,既然过去不复存在,现在稍纵即逝,未来尚不存在,世上真有时间吗?这个操世间一切生灵生杀之权的隐身者究竟是谁?
我们总是觉得儿时尝过的某样点心最香甜,儿时听过的某支曲子最美妙,儿时见过的某片风景最秀丽。“幸福的岁月是那失去的岁月。”你可以找回那点心、曲子、风景,可是找不回岁月。所以,同一样点心不再那么香甜,同一支曲子不再那么美妙,同一片风景不再那么秀丽。
当我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时,我明明知道,人类的彩色摄影技术已经有了非凡的长进,但我还是找不回像幼时看的幻灯片那么鲜亮的色彩了。失去的岁月便如同那些幻灯片一样,在记忆中闪烁着永远不可企及的幸福的光华。
在回忆的引导下,我们寻访旧友,重游故地,企图找回当年的感觉,然而徒劳。我们终于怅然发现,与时光一起消逝的不仅是我们的童年和青春,而且是由当年的人、树木、房屋、街道、天空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世界,其中也包括我们当年的爱和忧愁,感觉和心情,我们当年的整个心灵世界。
可是,我仍然不相信时间带走了一切。逝去的年华,我们最珍贵的童年和青春岁月,我们必定以某种方式把它们保存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了。我们遗忘了藏宝的地点,但必定有这么一个地方,否则我们不会这样苦苦地追寻。或者说,有一间心灵的密室,其中藏着我们过去的全部珍宝,只是我们竭尽全力也回想不起开锁的密码了。然而,可能会有一次纯属偶然,我们漫不经心地碰对了这密码,于是密室开启,我们重新置身于从前的岁月。
当普鲁斯特的主人公口含一块泡过茶水的玛德莱娜小点心,突然感觉到一种奇特的快感和震颤的时候,便是碰对了密码。一种当下的感觉,也许是一种滋味,一阵气息,一个旋律,石板上的一片阳光,与早已遗忘的那个感觉巧合,因而混合进了和这感觉联结在一起的昔日的心境,于是昔日的生活情景便从这心境中涌现出来。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不乏这种普鲁斯特式幸福的机缘,在此机缘触发下,我们会产生一种对某样东西似曾相识又若有所失的感觉。但是,很少有人像普鲁斯特那样抓住这种机缘,促使韶光重现。我们总是生活在眼前,忙碌着外在的事务。我们的日子是断裂的,缺乏内在的连续性。
逝去的岁月如同一张张未经显影的底片,杂乱堆积在暗室里。它们仍在那里,但和我们永远失去了它们又有什么区别?(有删改)
思辨体悟:虽然时间从不为人类停留,但正所谓“逝去的年华,我们最珍贵的童年和青春岁月,我们必定以某种方式把它们保存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了”,逝去的时间里留下了珍贵的回忆,而且还会在未来巧合之下被触发出“普魯斯特式幸福的机缘”。其实,未来与过去固然是矛盾的,过去指向,甚至某种程度上决定未来,未来中也可能有过去的影子。
思辨素材库
名言素材:
1. 删除我经历过的任何一个瞬间,我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芥川龙之介
2.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新闻素材:
“未来”架构师
在第九期《未来架构师》中,节目以“能看见多远的历史就能看见多远的未来”为主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为观众上演了一部真实版的“穿越剧”,用科技的手段复原了圆明园曾经的辉煌与壮美,带领观众领略圆明园逝去的辉煌以及文化创意的魅力;还借助AR技术,将恐龙搬到节目现场,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未来世界。节目中展现的炫酷科技提升了“穿越时空”的体验感,回眸历史的同时也聚焦未来。节目播出后,不少网友发出类似这样的评论:科技不仅仅可以架构未来,更是一座连接历史文明与未来生活的桥梁。
经典素材:
索尔尼仁琴的“眼睛”
有一句俄罗斯名言说,“忘记过去,失去一只眼睛;沉溺于过去,失去双眼。”但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的索尔尼仁琴却偏偏是个“沉溺”于过去的人。他在《古拉格群岛》中告诫后人:“凡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其真相迟早总会为人们所知。”他写《古拉格群岛》时,有人劝他说:“不要翻旧帐了,回望过去,你将失去一只眼睛。”他回答:“忘记过去,你将失去两只眼睛。”事实上,“提旧事者失一目,忘旧事者失双目”也正是俄罗斯的一句古老谚语。
考场链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位哲人说过:向后看才懂得生活,向前看才能生活。
读了这句话,你有何感想?
(编辑:李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