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沅锜++许军++李文源++夏聪+++储雪琴++向前++吴伟旋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开展亚健康影响因素研究的方法,总结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导致亚健康状态发生的途径,为后续亚健康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对近期有关亚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从亚健康概念的界定方法、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导致亚健康状态发生的途径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分析发现,针对易发人群的亚健康影响因素研究较少,亚健康多因素分析模型不够深入。因此,进行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开展亚健康状态的诊断标准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是学术界探讨亚健康影响因素的未来方向。
[关键词] 亚健康;健康管理;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1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11(c)-0035-05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ub-health
LIN Yuanqi1 XU Jun1 LI Wenyuan2 XIA Cong1 CHU Xueqin1 XIANG Qian1 WU Weixuan1
1.Department of Health Economic Management, Nanfang Hospit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515, China; 2.Hospital Office, Nanfang Hospit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515,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ethods to carry out the study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ub-health, summarizes the influence factor of sub-health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way resulting in sub-health, in order to lay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investigation study design of influence factor of sub-healt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cent research literature related influence factors of sub-health, summarizes them from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f sub-health, the influenc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and result in sub-health by several ways, and so 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few articles study the sub-health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susceptible population, and the analysis model of sub-health is not deep enough. Therefore, a large number of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s,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sub-health statu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analysis model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are the future directions of the study of sub-health factors in academia.
[Key words] Sub-health; Health management; Influencing factors
隨着疾病谱的变化及医学模式由传统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人们对健康与疾病概念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学者布赫曼首次提出,人体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还存在一种中间状态,国内学者称为“亚健康状态(Sub-health)”[1]。目前我国面临的亚健康问题相当严峻,早在2002年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上就有学者提出,我国约有70%的人口处于亚健康状态,只有15%的人处于健康状态[2],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基于亚健康的定义,顺应健康观、疾病谱、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健康测量的发展趋势,深入探索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将会提高社会、家庭和个人对健康的关注意识,同时能够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针对性的卫生决策提供参考,对于更有效地促进人群健康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拟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做好亚健康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1 相关概念
1.1 健康和健康管理
1947年,WHO提出了健康的定义,健康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生理、心理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1990年WHO对健康的概念又有新的完善:健康指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3]。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求与医学模式的改变,有学者提出了大健康[4]这个全新的概念,人们追求的不仅是个体躯体健康,还包含精神、心理、生理、社会、环境、道德等方面的完全健康。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对于自身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自身健康的管理。endprint
健康管理[5]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和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健康管理正在蓬勃发展,并初见成效,尤其是在体检中心、卫生服务中心、媒体网络以及家庭等领域的应用。在健康评估的基础上,制订有针对性的以个人健康管理、健康干预及健康效果评价为主的健康管理模式,有助于改变个体或群体的行为生活方式,在提高整体健康水平的同时,降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医疗支出。
1.2 亚健康
在健康与疾病的状态之间,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在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WHO则称之为“第三状态”[1]。我国学者胡镜清、刘保延、闫宇翔等对亚健康的定义提出了一定的看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这些概念是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提出的,在各自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尚缺乏统一公认的亚健康概念,使得亚健康检出率差别较大,研究结果之间可比性差,给后续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总结多数学者的观点,基于WHO的健康定义,许军提出亚健康的操作定义为:亚健康状态是指个体在明确诊断未患有生理、心理等方面疾病的情况下,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等方面出现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及体验,这种状态在生理上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器官功能及身体运动功能减弱,精力下降等;心理上表现为心理症状,认知及情绪等方面的低质状态;社会功能上表现为社会交往、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减少或下降[6]。
1.3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是指对事物产生、发展过程发生作用的各种条件和原因。近些年来,国内外有不少关于亚健康影响因素的文献报道,西方国家的研究较多从现代医学领域查找原因,而国内倾向于社会心理和环境因素方面的探索。文献报道提示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仅仅停留在“风险因素”“危险因素”的查找与探索上,并使用这些词语对亚健康的负向因素进行描述,但这些词语多指导致亚健康产生的不利条件,强调的是从“健康”演变成“亚健康”的过程中产生作用的不利因素,如导致轻度亚健康人群发展成重度亚健康、重度亚健康发展成疾病等的负向因素,而忽略了对在亚健康发展过程中产生促进作用的积极因素的研究,如使亚健康人群转化成健康人群的正向促进因素等。因此,本文所指的亚健康影响因素,是指在亚健康状态产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所有正向、负向因素。
2 開展亚健康影响因素研究的方法
2.1 亚健康状态的界定方法
探索亚健康的影响因素,首先需要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准确的界定和诊断,然而有关亚健康状态的界定和诊断方法,目前并无统一的标准,根据已查到的文献归纳如下:①症状标准诊断法:是最简单直观的一种方法,但是误诊率较高,一般都需要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这种方法多见于国外文献,尤其是有关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研究中,如1988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对亚健康状态中普遍存在的CFS制定了诊断标准,并于1994年加以修改完善,其他国家如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也相应地制定了各自的诊断标准。国内文献中主要是中医诊断研究,如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亚健康中医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标志着亚健康有了中医学标准,但目前仍然缺乏普遍性。②量表法:国外文献中多是采用心理学评价量表,如康奈尔医学指数(CMI)、生存质量测量量表(SF-36)、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社会应激评定量表(PSAS)等,多侧重于对心理亚健康的测量;国内学者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开发出更全面的、专门用于亚健康状态测量的量表,如夏结来、陈青山、闫宇翔、许军等编制的量表,这些量表信度和效度较好,目前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③仪器检测法:如脑像检查、心电图、量子共振检测法、福贝斯远程健康检测系统等,但由于亚健康没有生理学上的变化,且这些高新仪器成本巨大,目前虽有学者提出,但用于研究的几乎没有。④血液检测法:如血液细胞阻抗测量、超高倍显微诊断仪评估法、多媒体显微诊断仪检测法、活体血液分析等运用客观指标对亚健康进行诊断,这些方法的指标操作起来十分繁琐,只能定性不能定量,且其研究成果还不够成熟,还不能广泛推广使用。
2.2 亚健康状态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国外鲜有关于亚健康的研究和报道,更多的研究重点在于CFS,所以有关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是围绕CFS的产生原因开展的。这些研究多对单一影响因素设计试验,如He等[7]发现,在脑血管控制和CFS的骨骼肌pH管理之间存在有密切的生理联系,神经系统紊乱可能在发展慢性疲劳状态中发挥作用。Lattie等[8]研究显示,压力和情绪压力反应影响CFS症状,拥有更好的压力管理技能可以通过减少情绪困扰来减轻CFS的症状。Wang等[9]研究表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生物合成途径可能与CFS的临床表现有关,遗传因素也成为影响CFS发生的重要内在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注意到多种影响因素的综合影响,并运用了一系列分析模型进行多因素研究,如决策树模型、Logistic分析模型、结构方程模型等。Logistic模型是最常用于分析危险因素的统计模型,但其分析结果受到测量误差的影响,且只能分析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而没有分析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决策树模型易于理解、使用和解释,但对于时间序列数据,需要很多预处理工作,当分类较多时,错误结论发生的概率会加大。结构方程模型容许观测变量和潜变量含有测量误差,可以同时考察观测变量和潜变量之间及潜变量相互之间的关系,并能通过路径图直观地显示变量间的关系。总的来说,结构方程模型应用于亚健康影响因素的分析是比较科学、合理的。虽然目前的研究已使亚健康的影响因素模型初见端倪,但只是“冰山一角”,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系统深入研究。因此,在参考国外CFS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应针对我国亚健康人群的特点,学习国外对CFS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的先进经验,采用多种统计方法深入去探讨亚健康的影响因素。endprint
3 亚健康的影响因素概述
3.1 亚健康的易发人群
有关研究显示,我国亚健康人群比例为60%~70%,且亚健康高发年龄是30~50岁,多发人群为青壮年;不同人群间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有着较大差别,如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主要影响因素是学习压力,而老年人的亚健康主要影响因素则是年龄[10]。不同人群的亚健康检出率也相差甚远,亚健康检出率较高的人群包括大学生、教师、公务员、军人、医务人员等,而这些群体当中,大部分都是城镇居民。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现代生活竞争压力的增大,城镇居民比起其他人群更容易处于亚健康状态。目前,城镇居民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研究初见端倪,中国三省市城镇居民SHMS V1.0常模的建立[11],为城镇居民亚健康状态影响因素和患病率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研究城镇居民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建立城镇居民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模型,有利于制订有针对性的亚健康干预方案,对改善人群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3.2 外在影响因素及其影响途径
3.2.1 外在影响因素 亚健康的外在影响因素指在亚健康的发生或发展过程中,易发人群周边事物或因素的影响。国外对CFS的研究认为,CFS的发生与社会环境、经济文化、感染性疾病、睡眠质量等外在因素有关,如Jason等[12]基于社区的流行率研究认为,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文化的慢性疲劳流行率有着较大差别。Milrad等[13]对CFS妇女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进行了评估,认为睡眠质量与CFS的形成有关。国内研究认为亚健康虽然在症状上表现的是医学领域的问题,但从整体上看与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和睡眠质量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密不可分,与国外的研究观点颇为一致。不同的是,国内对外在影响因素研究有进一步的延展,提出了亚健康外在影响因素还包括行为方式、饮食习惯、家庭环境等。谢娟等[14]通过调查发现,肥胖、饮酒、吸烟等不良行为方式是引发亚健康的危险因素,正常的体育锻炼、规律饮食、保证充足睡眠、定期体检是亚健康的保护因素。徐勇灵等[15]研究表明,多食用高钙食物对缓解亚健康状态有一定的作用,而饮食习惯上偏甜食及偏肉食者的亚健康检出率较高。陆艳[16]指出,从家庭环境考虑,独居居民跟群居居民相比,更容易导致亚健康。除以上因素外,诸如婚姻状况、工作时长、负性事件、用药不当等因素也是影响居民亚健康的重要外在因素。
3.2.2 外在因素导致亚健康状态发生的途径 很多学者通过经济、行为、饮食、环境等外在因素提出了可能的影響途径,如缺乏锻炼、用药不当、饮食失衡、睡眠不足等,这些都直接地导致了亚健康状态的发生。Windthorst等[17]认为,运动锻炼是促进人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高度统一的重要媒介,缺乏运动锻炼的人群往往更容易疲劳,直接导致CFS的发生。Campagnolo等[18]研究指出,饮食失衡会不同程度上影响营养结构和引起消化系统紊乱,有更大可能性直接引发CFS。此外,国内一些学者认为不良的社会风气、脏乱差等卫生环境也是导致亚健康状态发生的重要影响途径。
3.3 内在影响因素及其影响途径
3.3.1 内在影响因素 亚健康的内在影响因素是指易发人群本身所固有的引起亚健康发生的原因。国外有关研究认为,CFS的产生与种族、精神症状、遗传、人格特征、心理应激等内在因素有关,如Bhui等[19]研究表明,CFS的流行率因种族不同而异,少数民族群体的CFS流行率高于白人,巴基斯坦人比白人患病率高。Larkin等[20]认为,CFS与抑郁症之间存在共同的途径相互影响,CFS患者中经常发现抑郁症患者。Hanson等[21]研究观察到线粒体DNA变异与CFS特定症状及其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统计学相关性,发现了CFS的产生与基因有关。Poeschla等[22]对245对双胞胎使用共同控制设计,探索个性与CFS之间的联系,发现人格特征中的外向性和自我牺牲倾向与CFS有关。国内则侧重于研究性别、年龄、心理、遗传、疾病史等内在影响因素。吴伟旋等[6]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比男性亚健康状况严重,这与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王爽[23]在对高校学生亚健康研究中发现,遗传因素对亚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体质遗传因素方面,对于先天体质较弱的学生,亚健康高发。魏凤江[24]指出,常见病患病情况是公务员亚健康的影响因素之一。除上述分析的一些主要内在影响因素外,其他诸多因素也对居民亚健康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如童年期的心理创伤、超重或肥胖、神经系统紊乱、健康素养等。
3.3.2 内在因素导致亚健康状态发生的途径 有关研究显示,心理、情绪、疾病史、体重等内在因素通过多种途径导致亚健康的发生,如心理问题、不良情绪、体弱多病、超重等直接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发生。如卢文桃等[25]指出,现代人由于长期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压力过大导致情绪不稳定,导致亚健康的发生,甚至引起各种其他疾病的发生。Jackson等[26]探究了主观幸福模型和心理健康模型与CFS的关系,认为心理问题可能会直接引发CFS,倡导从心理层面来更好地预防CFS。Hughes等[27]发现有疾病史的患者会通过无益的疾病信念,进而直接导致CFS。
3.4 交互作用及其影响途径
3.4.1 交互作用 交互作用不是指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存在相互补偿作用,而是指相互影响对方的实验效应。以往研究大多是从某一个或数个因素对人群疾病或健康的某一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没有探讨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之间存在的联系,忽视了两者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比如性别、遗传因素、饮食结构及行为方式等有时并非独立的对其亚健康状态产生影响,内、外部因素之间往往存在交互作用。国外对CFS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研究崭露头角,如Vos-Vromans等[28]研究指出,认知行为和康复治疗的交互作用在解释生活质量的组成部分时,是非常显著的。而国内对亚健康的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研究甚少,仅运用上述提到的分析模型进行多因素研究。因此,通过人群亚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把多个因素进行归类,分成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探讨在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中占主导作用的是外部因素还是内部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亚健康状态的影响程度,如何通过外在因素的适当调整和干预来影响内在因素,是今后学术界探讨亚健康影响因素的关注热点。endprint
3.4.2 交互因素导致亚健康状态发生的途径 近年来,开始有学者尝试通过多种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来探索影响亚健康发生的可能途径,如外在因素先影响内在因素,内在因素再导致亚健康的发生;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互相影响,两者共同作用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等。有研究指出,部分青少年由于缺乏心理调节能力,遇到问题时采取吸烟、喝酒等不良行为方式来排解心理压力,心理和行为的双重因素交互作用下,更容易间接地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发生[29]。Harris等[30]研究认为,青少年因情绪低落和焦虑心理导致饮食困难,饮食困难又进一步加剧了心理的焦虑,两个因素交互作用下,对青少年的社交、生活等造成的负面影响,间接地引发CFS。
综上所述,全面了解影响亚健康的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和交互作用,探索影响因素导致亚健康的发生的可能途径,将会为亚健康状态的有效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4 当前研究不足和展望
4.1 研究不足
亚健康状态影响因素的研究虽然有一定的进展,但目前还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①不同国家之间经济文化不同,价值观念的不同,对亚健康内涵的认识存在差异,尚无统一、公认的亚健康概念。②开展亚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多而复杂,缺乏系统、全面和准确的亚健康评价方法和诊断标准,忽视了个体对其自身健康状态的主观评价和期望。③以往研究大多局限于亚健康的单影响因素的探索,而对多因素的影响机制研究不够深入,没有区别影响亚健康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及两者的交互作用。④有关影响因素模型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目前仍缺乏全面、科学、合理的亚健康影响因素模型。以上这些不足还有待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去完善。
4.2 展望
探索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及构建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模型是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未来的研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①正确认识亚健康的内涵,对亚健康状态的概念进行科学、准确、全面的界定。②制订我国不同人群如城镇居民的亚健康评定量表的常模,建立不同人群亚健康状态的流行病学评定标准。③对亚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归类,探索导致不同人群亚健康状态发生的主要路径。④在了解不同人群亚健康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亚健康状态影响因素模型。
[参考文献]
[1] Xu X,Zeng Q,Ding H,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women's sub-health and reproductive diseases with pregnancies and labors [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4,34(4):465-469.
[2] 宋军,赵广才,许瑞平,等.广州市非体力劳动者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14,21(3):75-79.
[3] 董希望,王弟海.经济学中的“健康”:定义和度量——学科比较的视角[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19-26
[4] 张立平.大健康概念的内涵与特征探讨[J].人民军医,2017,6(1):1-2.
[5] 孙瑶,李文源,艾育华,等.健康管理及健康管理信息化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2):13-15.
[6] 吴伟旋,许军,向前,等.我国三省市城镇居民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2):2651-2655.
[7] He JB,Hollingsworth KG,Newton JL,et al. Cerebral vascular control is associated with skeletal muscle pH in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patients both at rest and during dynamic stimulation [J]. NeuroImage:Clinical,2013,2(1):168-173.
[8] Lattie EG,Antoni MH,Fletcher MA,et al. Stress management skills,neuroimmune processes and fatigue levels in persons with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J]. Brain,Behavior,and Immunity,2012,26(6):849-858.
[9] Wang T,Yin J,Miller AH,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fatigue and genetic polymorphisms [J]. Brain Behav Immun,2017,62(1):230-244.
[10] 趙晖,薛飞飞,王智瑜,等.亚健康量表研制和应用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1):33-35.
[11] 许军,吴伟旋,崔周国,等.中国三省市城镇居民亚健康评定量表常模的建立[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8):3456-3464.
[12] Jason LA,Porter N,Hunnell J,et al. A natural history study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J]. Rehabil Psychol,2011,56(1):32-42.
[13] Milrad SF,Hall DL,Jutagir DR,et al. Poor sleep quality is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circulating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severity and frequency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CFS/ME)symptoms in women [J]. J Neuroimmunol,2017,303(15):43-50.endprint
[14] 谢娟,罗红彬,朱红,等.天津市城镇居民亚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6,32(1):76-80.
[15] 徐勇灵,李香兰.高钙饮食以及饮食习惯对亚健康状况影响的调查[J].甘肃医药,2010,29(4):378-379.
[16] 陆艳.广东省城镇居民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
[17] Windthorst P,Mazurak N,Kuske M,et al.,Heart rate variability biofeedback therapy and graded exercise training in management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An exploratory pilot study [J]. J Psychosom Res,2017,93(1):6-13.
[18] Campagnolo N,Johnston S,Collatz A,et al. Dietary and nutrition interventions for the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a systematic review [J]. J Hum Nutr Diet,2017,30(3):247-259.
[19] Bhui KS,Dinos S,Ashby D,et al.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in an ethnically diverse population:the influence of psychosocial adversity and physical inactivity [J]. BMC Med,2011,21(1):9-26.
[20] Larkin D,Martin CR. The interface between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and depression:A psychobiological and neurophysiological conundrum [J]. Neurophysiol Clin,2017,47(2):123-129.
[21] Hanson MR,Gu Z,Keinan A,et al. Association of mitochondrial DNA variants with 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chronic fatigue syndrome(ME/CFS)symptoms [J].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2016,14(1):342-343.
[22] Poeschla B,Strachan E,Dansie E,et al. Chronic fatigue and personality:a twin study of causal pathways and shared liabilities [J]. Ann Behav Med,2013,45(3):289-298.
[23] 王爽.北京市重点高校学生亚健康状态成因及体育干预的思考[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
[24] 魏凤江.天津市某区公务员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0.
[25] 卢文桃,王艳芳.精神压力分析与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1(6):506-508.
[26] Jackson H,Macleod AK. Well-being in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Relationship to Symptom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J]. Clin Psychol Psychother,2016,24(4):859-869.
[27] Hughes AM,Chalder T,Hirsch CR,et al. An attention and interpretation bias for illness-specific information in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J]. Psychol Med,2017,47(5):853-865.
[28] Vos-Vromans DC,Huijnen IP,Rijnder LJ,et al. Treatment expectations influence the outcome of multidisciplinary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FS [J]. J Psychosom Res,2016,83(1):40-45.
[29] 劉勇军,尹淑金.珠三角高校学生亚健康的成因及对策[J].广东医学,2016,37(24):3742-3745.
[30] Harris S,Gilbert M,Beasant L,et al. A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of eating difficulties in adolescents with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 [J]. Clin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2017,22(1):128-139.
(收稿日期:2017-08-10 本文编辑:程 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