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小凡
最近,有个名叫陈安可的中国小女孩从海外火到了国内。
这个钢琴小神童,去年就在美国的节目中震惊四座。这次在澳洲的节目里,这个古灵精怪的六岁小姑娘又因为自己的天马行空,让主持人大叔和翻译小哥哥都快镇不住她了。
在这段视频里,我和大多数人一样,看到的是一个令人惊喜的小机灵。
陈安可就和一年前成名时一样,面对臺下乌泱泱的外国观众,一点都没有怯场,一双好奇的眼睛瞪得圆圆的,脸上一直挂着天真的笑容。
虽然不懂英语,交流只能靠小哥哥翻译,陈安可却一直笑眯眯地和主持人有问有答,时不时在沙发上笑得仰过去。说着说着更是突然放飞自我,点评起主持人大叔的鼻子和我们中国人不太一样,胡子也是白白的。小姑娘的思路就像脱缰的野马,主持人和台下的观众都被她逗得前仰后合。
她聊天的时候是个活泼的小机灵,弹起琴来却是一副酷酷的认真样,浑身都是在六岁孩子身上少有的专注和严肃。
所以,这样的一个孩子会在国内引起关注,实在是太正常了——
当我们的传统教育擅长培养腼腆安静、守规矩的小朋友,当大人自己都常常不能在公众场合毫不紧张地和人互动,一个落落大方毫不怯场的中国小孩儿,真的是非常少见的。
然而奇怪的是,这么珍贵的特质,却不是所有人都欣赏得来。
在很多人感叹小姑娘的天真和灵气时,另一种声音却显得格外刺耳:这孩子,坐没坐相一直乱动,还评价人家长相,说话时还伸手指,家教没教好吧?
其实你我都知道,“比起优点,更容易看见他人的缺点”这种事,在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
比起真诚地欣赏别人,更容易真情实感地表示不满。是因为嫉妒吗?是非要踩着别人的光芒才好满足自己的优越感吗?
就算是在亲密的关系里,赞美也是个稀缺品。
可是追根溯源地想想,当一代一代人都在缺乏赞美的环境中成长,他们长大后又怎么会大大方方地欣赏别人呢?
这两年流行的一个名词——打击式教育——大概要背一些锅。
在很多人的童年回忆里,大人都是这样一种泼冷水的存在:你兴致冲冲地做了点什么事,首先被他们拎出来的重点却是你在这件事里做得最不好的地方,批评和不满总是大于鼓励和称赞。
就连考了一次一百分,得来的都不是家长的称赞,而是“一次满分说明不了什么,次次都考满分才是真本事”。
也许家长是出于用“知耻而后勇”来激励孩子上进,和“防止孩子骄傲自满”的用心,可是他们却没想到,在负面的回应中长大的人,也学会了用挑剔的眼光看世界,从来都不了解慷慨地赞美和大方地接受赞美是怎样一种体验。
家长总把我们和“别人家的小孩儿”对立起来,也无非是遵循着社会默认的“各年龄段做人守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长成“该有的样子”。
因为这是一个容错率很低的社会,各个人群都有一套必须遵守的模板,一代一代人都是在这样传承的价值观中长大——
你是个孩子,你不能太活泼,也不能太害羞;
你是个女孩子,你不能太剽悍,也不能太内秀;
你是个男孩子,你不能太文静,也不能太调皮;
你是个学生,你不能不好好读书,也不能成了书呆子……
说到底,也许我们真正渴望的夸赞不是别的,只是一句大声而真心的:你这个样子和别人不一样,但我能看到你的好!
(编辑:于智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