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的思考与质疑

2017-12-14 03:38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2期
关键词:重工业优势战略

(延边大学 吉林 延吉 133000)

针对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的思考与质疑

吴亚琼

(延边大学吉林延吉133000)

作者从历史的角度深度剖析了中国近代积贫积弱的根源,以改革开放为背景,向我们揭示了中国重登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地位的可能性及时间表。通过阅读该书,我认为作者对于经济增长的认识和政策制定都是基于一国的比较优势,即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并对自生能力理论和比较优势战略做了重点阐述。

林毅夫;思考;质疑

一、作者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模拟法、经验总结法、定性分析法、数量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等。

研究思路:他认为任何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过程与政策制定都不能背离自身的禀赋结构太远,任何一个具有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经历的经济体的发展过程都是沿着其要素禀赋结构,遵循比较优势的连续谱,这种长时间的累积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促成了经济增长的实现。

二、对书中作者提出的相关观点的看法与思考

1.作者对李约瑟之谜的解释(P29)。

李约瑟之谜:(1)为什么前现代社会中国的科学技术非常发达?

(2)现代社会的中国技术落后,未能维持原来的领先?

认同原因:

(1)在前社会时代,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其他国家,技术创新主要来自于工人、农民的经验性尝试错误。中国因为人口多,参加劳动的农民和工人数量也多,发明新技术的概率也就相对较大,为技术进步提供了更广阔的基础;而8-12世纪,因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经济中心南迁,人口大量南移,由于生活习惯、环境的不同,为技术变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此时会推动技术分布曲线向右移动,技术发明的可能空间会扩大,因而有更多新技术涌现。综上,前现代社会中国的科学技术非常发达。

(2)现代社会中国技术落后于西方主要是因为中国没有发生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是科学革命的发生与普及,所以该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现代社会没有发生科学革命。科学革命以数学和可控实验为特征,而中国的科举制度所产生的激励机制恰恰妨碍了人们对数学和可控实验能力的学习,阻止了科学革命的产生,因此使中国无法完成从以经验为主的技术创新向以科学为指导的实验方式转变,从而无法推动技术分布曲线向右移动。

2.第五讲中作者说法(P102):中国就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直接目的而言,应该说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最初的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

认同原因:

(1)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理由(第三讲内容P70)——赞同

为了让中国尽早能够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不再受外国的欺凌。前苏联的发展经验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它在建国之初与我国的情况一样都是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但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成了自己的重工业体系与国防体系,说明其经验是可以借鉴的,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符合身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的发展愿望。按毛主席的说法,没有强大的军事工业就没有国防,就要挨打。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再重蹈历史覆辙,就要建立自己的国防体系,拥有自己的军事工业与重工业。所以中国推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2)如何实现重工业优先发展或其实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理由,即作者观点:通过“三位一体”的制度安排,以保证动员资源,保证剩余的最大化能够投资于政府要优先发展的资本密集型重工业——赞同

三位一体:宏观上扭曲价格信号;行政上计划配置资源;微观上剥夺企业自主权(第四讲内容P75)。具体原因论述如下:

宏观上扭曲价格信号——赞同

重工业是资本高度密集的产业,其具有三个特征:(a)建设周期长;(b)关键技术、设备需要从国外进口,自己无法生产;(c)每个项目一次性投入非常大,动辄上百亿甚至上千亿。然而现实中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与资本高度密集产业特点存在三个矛盾,分别是(d)周期长的项目无法支付高额利息;(e)外汇少且价高致使进口机器设备价格昂贵;(f)一个剩余非常少的农业经济中难以动员足够的资金来发展重工业。因此,为了解决这三个矛盾,我们采用一套扭曲的价格体系安排——压低汇率、高估本国汇率、压低原材料价格、压低工资、压低所有生活必需品价格等政策,即形成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形成短缺经济,导致资金、外汇、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材料等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为了保证短缺的资金、外汇以及原材料等能够用在国家需要优先发展的重工业上,就不能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不能采用市场经济。因此就必须有国家计划,将所有行业以及行业内每个人所负责的项目进行排序,采用计划经济。而这种短缺经济正是通过计划来实现的。

而这种短缺经济的形成是通过计划来实现的——我的观点(由上论述推出)

理由:价格压低会造成短缺,导致资金、外汇、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材料等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为了保证短缺的资金外汇以及原材料等用于国家优先发展的重工业上,就不能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不能采用市场经济。因此就必须有国家计划,将所有行业排除一个优先发展顺序,将该行业内每个人所做的项目进行排序。

行政上计划配置——赞同

除了计划还必须利用行政手段依计划对短缺的基金、外汇、原材料进行配给,通过上述提到的扭曲价格和计划配给体系,让重工业企业建立起来并保证其高利润。

微观上剥夺企业自主权——赞同

在上述政策建立的制度下,为了更好地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就需要克服社会剩余少、资金动员困难的问题,将其集中投资到重工业产业上,因此企业就不能为私人所有。因为剩余一旦被资本家掌握,就会被投入到利润更高的产业如轻工业上。

(3)综上所述,我认同作者观点。

3.第五讲作者说法(P102):发展中国家期望赶上发达国家是一种自然正当的想法,但几乎所有实施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最后都没有实现最后的目标——赶超战略。

认同原因(我的观点):依赶超战略的定义,是指采取扭曲产品和要素价格的办法和以计划制度替代市场机制的制度安排,提高国家动员资源的能力,突破资金稀缺的比较劣势对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制约,使资金密集型产业能够在极低的起点上得到发展并在短期内实现飞跃,进而使产业结构达到先行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战略。这里我认为赶超战略的最终目标应该指的是在产业结构上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不单单是实现重工业。

根据作者在第五章提到的自生能力与比较优势理论中提到的概念、模型可知发到国家的产业结构应该表现为资本较多、劳动力较少。依要素相对价格与产业选择图所示(p114),相较于发展中国家其等成本线表现为D,依要素禀赋结构其生产K1产品和J2产品、选择资本密集型的K产业和J产业符合比较优势。K产业、J产业是资本相对密集的产业,资本相对密集产业表现为资本成本与劳动成本相比比重较大,每个劳动力平均占有的资本较多。而中国采取扭曲产品、要素价格的办法和计划经济的手段,的确是优先发展了重工业,但是却造成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劳动力平均占有的资本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因此诸如中国在内的一众发展中国家虽然采用赶超战略却都没有实现最终的目标。

4.我的观点:历史上,选择赶超战略的有两类国家:一是社会主义国家,以前苏联和中国为代表;二是以非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印度、阿根廷为代表的亚洲和中南美洲的国家。

采用什么经济制度并不能作为衡量社会主义国家与非社会主义国家的标准。资本主义社会可以计划,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有市场。

5.我的观点:对于自生能力与比较优势的关系(p115)以及比较优势战略的基本思路(P121),两者之间同样存在内在统一性。

我的疑问:从自生能力与比较优势的角度分析为什么中国要进行改革开放?

下面我将对这两个问题做统一解答:

首先,作者认为自生能力是从一个企业预期获利的能力来看;而比较优势则要看一个产品或产业在开放的竞争市场是否具有竞争力。虽然两者出发角度不同,但却高度相关,共同取决于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从严格意义上讲,比较优势只适用于开放的经济,而自生能力在这方面却没有限制。

基于上述观点(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都取决于要素禀赋结构),作者对比较优势战略思路的表述完全正确。因为只有在开放的竞争市场上,产业技术结构始终能够与要素禀赋结构与比较优势相符合,符合比较优势的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不用承担政策性负担,没有寻租借口,不用政府补贴,个人活动与社会活动相统一,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剩余与资本积累速度较快,进而形成新的要素禀赋结构以带来新的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而这就是比较优势战略的基本思路。因此我认为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具有内在统一性。

综上,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中国实行赶超战略没有成功,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

6.第五章作者说法(P121):就关于“东亚奇迹”的增长因素的三个理由——市场经济说、政府干预说、外向型经济说,认为市场经济、政府干预和外向程度实际上是按比较优势发展的内生条件或结果。

认同原因:首先,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如果产品与生产要素能够充分竞争,则价格信号就能充分反映要素禀赋结构中各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从而企业可以依此做出正确决策,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因此市场经济是按比较发展优势发展的内生必要条件,是基础性制度安排。

其次,对于发展中国家,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并引进技术,由于其产业技术具有路径依赖,发展中国家就可以发挥后发优势,按比较优势发展。但是在产业技术升级中存在信息难以掌握、资金难以协调等问题,此时政府可以发挥其作用,使这些国家能够按照比较优势发展。所政府干预是按比较优势发展的内生条件。

最后,一个国家的外向程度实际内生于国家的发展战略。例如实行赶超战略的国家进出口都会减少,经济表现为内向型;实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国家经济表现为外向型。即有最优的产业结构就会有最优的进出口程度,所以外向程度是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的结果。

7.我的疑问: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增速的两次大幅下降的原因与区别。

原因分析:第一次下降发生在1958年人民公社化、“入社自由,退社自由”被剥夺之后。如果所有人退出公社的自由都被剥夺,合作社的解散及有能力的人的退出都将不再是一种威胁,就会造成不愿意努力的人继续偷懒、努力的人因无法退社也选择不努力干活,进而造成生产力水平大幅下降。第二次农业增速下降则是发生在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结束的时候,而此次下跌应归结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好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使得政府的粮食储备越来越多,自1985年开始政府统购改为订购,政府与单家单户的农民订购收购合同,30%按照原统购价,70%按照超购价计算,使得新的订购价低于原先的超购价且超过订购的部分以市场价格出售。该政策使得政府甩掉了财政补贴的包袱,但对于粮农来说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也因粮食边际价格的下降而随之下降。与此同时,蔬菜、水果、畜产品等农产品的市场则开放,价格也随之上升,农民开始将粮食生产转向其他农产品生产,进而造成粮食产量大幅下降。对比两者后者具有积极意义。

8.(P186)如果不消除政策性负担,私有化改革的结果对政府而言是更糟糕而非更好。

认同原因(含我的观点):中国在实行赶超战略的环境下,采取扭曲的价格体系能够使企业克服自生能力的缺失(其实质也是一种政策性补贴方式),因此会产生很高的利润,为了使剩余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企业必须收归国有,必须在微观上剥夺企业自主权。这些承担政策性负担的企业会在竞争市场中造成政策性亏损,而国家和企业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国家就会因无法辨别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而必须承担企业的全部亏损,从而产生“预算软约束”。此时如果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那么企业所有者再以政策性负担为借口向国家索要的补贴就可以完全收为己用且不会触犯任何法律。基于利益的驱动,政府官员手中发放补贴的权利成为引发腐败的根源。因此在政策性负担没有消除的情况下对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只会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有百害而无一利。

三、结论

作者总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活动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分析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我看来,其书中的相关理论事实上就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过程很好的描述与刻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渐进式的改革过程。而中国中央政府以及各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种种招商引资的政策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恰恰就是对政府介入的最佳诠释。尽管我认为林毅夫同志单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出发多少有些片面,并不能解释所有的现象和问题,但我还是认为他对以中国等国家和地区为代表的实现了长期经济增长的经济体的发展历程做出一个符合实际的阐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经济风向,成为新一轮改革红利的受益者。

吴亚琼(1990.12-),女,汉族,山西人,硕士,延边大学。

猜你喜欢
重工业优势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矮的优势
战略
战略
斯大林工业化思想论析
画与话
浅论我国前四个五年计划对当代改革的启示
浅论我国前四个五年计划对当代改革的启示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