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导向型试题分析

2017-12-14 01:38李银秀
教学考试(高考化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试题考查化学

李银秀

湖南

对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导向型试题分析

李银秀

2017年高考化学全国卷包括三套试题,供不同省份使用。试题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背景中渗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科技文化教育,很好地贯彻了2017年版“考纲”的修订理念。在去年改革(平稳过渡)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创新。在高考评价体系的框架指导下,科学命制试题,加强能力考查,渗透学科素养考核,达到了精细区分考生的目的。笔者对全国新课标Ⅰ卷中导向型试题进行分析,进而得到一些相关的中学化学教学启示。

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

A.蒸馏 B.升华

C.干馏 D.萃取

【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以古代科技文献为载体,考查砒霜的性质、混合物的分离提纯等化学知识。近几年高考中多次出现以我国古代书籍内容为载体的试题,意在呈现中国成就,传递爱国情怀。试题充分挖掘历史文献和现代科学研究的合适资料,以我国古代科技文明、当代科学研究成果为素材命制试题,体现科技文化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中的传承性,蕴涵科学研究的曲折发展过程和不断追求进步的科学精神。

( )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D

【命题意图】对于苯结构的阐释和研究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过程。该题以3个分子式均为C6H6的化合物展开设问。这三种物质结构是19世纪中后期,三位化学家提出苯的三种结构,包括1865年由化学家凯库勒提出的凯库勒式、1867年由杜瓦提出具有双环结构的杜瓦苯、1869年拉顿保格提出的三棱柱结构。由于凯库勒结构比较符合苯的化学性质,一直沿用至今,但该结构还不能解释苯的某些性质,所以在凯库勒之后仍有一些科学家继续探索研究苯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该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尊重物质化学性质的事实和证据,不迷信已有的研究成果,培养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13.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Ka2(H2X)的数量级为10-6

C.NaHX溶液中c(H+)>c(OH-)

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c(HX-)>c(X2-)>c(OH-)=c(H+)

【答案】D

由该题可以看出,今年试题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化学计算的分值加大了。化学计算的分值虽然比往年增多,但是减少了较为复杂的计算要求,以便于留出思考和作答时间。化学计算主要考查学生数据运算能力及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思维的完整性和严谨性。计算的过程不依靠特殊技巧,只要掌握基本方法,就能找到计算思路。这类试题即便出得很简单,考生也容易出现计算公式书写错误、运算过程中不注意细节、遗漏单位换算、计算结果错误等问题,提高了考查的区分度。

26.(15分)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b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f的名称是________。

(3)清洗仪器:g中加蒸馏水:打开k1,关闭k2、k3,加热b,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k1,g中蒸馏水倒吸进入c,原因是______________;打开k2放掉水。重复操作2~3次。

(4)仪器清洗后,g中加入硼酸(H3BO3)和指示剂,铵盐试样由d注入e,随后注入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d,关闭k3,d中保留少量水。打开k1,加热b,使水蒸气进入e。

①d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②e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e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5)取某甘氨酸(C2H5NO2)样品m克进行测定,滴定g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cmol·L-1的盐酸Vm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样品的纯度≤________%。

【答案】(1)避免b中压强过大

(2)防止暴沸 直形冷凝管

(3)c中温度下降,管路中形成负压

(4)①液封,防止氨气逸出

【命题意图】本题属于定量实验题,具体考查实验中仪器的名称、作用、实验基本操作、相关计算及对整个实验原理的理解。装置有一定陌生度、字母多、操作比较复杂、有一定的新颖性(如通过倒吸来洗涤有关装置),对考生阅读能力、心理素质要求高。细心研究本题可以发现,该题是在近几年全国卷高考实验题的基础上创新组合而成的:

(1)运用气压差原理解释实验现象、说明原因。2016年全国卷Ⅰ实验题第26题要求描述并解释“倒吸现象”,而该题要求解释“倒吸原因”,不同之处是2016年第26题由于发生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2)2014年全国卷Ⅱ实验题第28题测定橙黄色晶体X的组成,其中,将晶体中氨释放出来,用盐酸吸收,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盐酸。该题考查了学生对常见物质性质的掌握情况、物质的制备和组成的测定、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及学生对实验方案的分析评价、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从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发现,2017年全国卷Ⅰ和2014年全国卷Ⅱ实验题有较多相似之处。

【备考启示】(1)注重研究高考真题。在高考备考中要精选近十年经典高考题进行训练,熟悉高考考查方向和角度,加强定量实验探究。全国卷由性质探究、气体制备实验转向定量实验,定量实验离不开误差分析和计算,这两个方面是难点和试题区分点。(2)强化方法指导。研究实验多采用比较、归纳法,找到不同实验的共同点。例如冷凝管作用、直导管作用。(4)滴定实验是定量分析的关键,归纳、整理酸碱中和滴定、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等使用的仪器、操作方法及误差分析等。

27.(14分)Li4Ti5O12和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还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____________。

(3)TiO2·xH2O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 min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3035404550TiO2·xH2O转化率/%9295979388

分析40℃时TiO2·xH2O转化率最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

(4)Li2Ti5O15中Ti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______。

(5)若“滤液②”中c(Mg2+)=0.02 mol/L,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Fe3+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Fe3+)=1×10-5mol/L,此时是否有Mg3(PO4)2沉淀生成?________(列式计算)。

[FePO4、Mg3(PO4)2的Ksp分别为1.3×10-22、1.0×10-24]

(6)写出“高温煅烧②”中由FePO4制备LiFeP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答案】(1)100℃、2h,90℃,5h

(3)低于40℃,TiO2·xH2O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超过40℃,双氧水分解与氨气逸出导致TiO2·xH2O转化反应速率下降

(4)4

【命题意图】本题是工艺流程题,主要考查流程图的解读、陌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溶度积的计算、控制条件、分析原理等,创新之处是结合Ti元素的化合价考查不常见物质Li2Ti5O15中的过氧键数目,此题对考生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是高考化学能力目标中重要的一个方面。该题选取符合中学生认知特点的内容,呈现真实的化学问题,将化学研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反应原理、物质的性质与应用融合于试题之中,要求学生以中学基础化学知识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虽然“考纲”修订后化学试卷删去了《化学与技术》模块,但是高考化学试题对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考查没有削弱。在必考题部分设置工艺流程题,考查的重点是要求学生应用基础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反应原理和基本实验操作,分析物质的转化过程和工艺条件,体现了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要求。对于实际工艺操作条件的考查,渗透在实验题的实验操作或工艺流程题的工艺操作中进行。具体思路是呈现实际的物质合成或制备过程,要求学生利用反应原理中的动力学、热力学及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分析或者选择工业生产的工艺条件。该题题干介绍了利用钛铁矿制备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说明今年高考试题注重设置问题情境,突出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

36.[化学—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化合物H是一种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实验室由芳香化合物A制备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

(2)由C生成D和E生成F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G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由F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芳香化合物X是F的同分异构体,X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6∶2∶2∶1,写出2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

【答案】(1)苯甲醛

(2)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

【命题意图】在化学学科领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式包括发现或合成新物质、阐释反应机理或新的结构理论、发现新的合成方法及应用新的分析测试技术。对于合成路线的设计,这是今年考查的重点。为明确这部分的要求,2017年“考纲”中增加了这部分内容的考查要求。该题的考查方式与往年相似:以有机化合物为载体,要求考生对于给定的目标有机物,利用逆合成分析方法解析目标有机物,将其分解为题目提供的简单有机物,将已经学过的反应和题目给出的信息相结合,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合成路线。“考纲”选考部分有机化学基础第1点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新增了“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物理方法”,第2点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新增“根据信息能设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该题第(5)问考查了“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6∶2∶2∶1”的同分异构体的探究,第(6)问考查了有机合成路线。

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试题考查化学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