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悦(天津市河西区瑞斯特双语幼儿园 天津 300222)
●郭文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长春离职干部休养所 吉林 长春 130022)●周淑荣 董昕瑜(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112)
●刘佳贺(长春市图书馆 吉林 长春 130021)
红毛丹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李 悦(天津市河西区瑞斯特双语幼儿园 天津 300222)
●郭文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长春离职干部休养所 吉林 长春 130022)●周淑荣 董昕瑜(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112)
●刘佳贺(长春市图书馆 吉林 长春 130021)
红毛丹(NepheliumlappaceumL.,1767)别名毛荔枝、毛荔、毛龙眼(台湾),英文名Rambutan,为无患子科(Sapindaceae Juss,1789)红毛丹属(韶子属,NepheliumL.1767)。外果皮着生红色柔刺,故称“红毛丹”,果实似荔枝,又有“毛荔枝”之称,是东南亚著名水果之一。原产于马来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半岛中部热带森林中发现有野生红毛丹,中国在海南南部、广西南部、西部和云南南部海拔500~1500m的密林中尚有民间中草药红毛丹属的海南韶子[N.topengii(Merr.)H.S.Lo,1974]分布。红毛丹已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种植。现在东南亚及中美洲广泛栽培。产地以马来半岛为中心,西到斯里兰卡的低地、印度南部丘陵地,东至中南半岛及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越南南部、菲律宾、美国夏威夷和澳大利亚,多年前,由阿拉伯商人引入桑给巴尔岛和奔巴岛(非洲坦桑尼亚东部),印度、苏里南和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特立尼达、古巴等国少量种植。20世纪初,红毛丹已成为热带地区广泛栽培的果树。在泰国,红毛丹有“果王”之称,作为大宗生产的大众化果品之一,种植面积达10万公顷,年产量达13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0%;其次是马来西亚。中国的台湾、海南、云南有种植,云南西双版纳有试种。1960年,海南农垦保亭热带植物研究所从马来西亚引种试种;1995年,中国开始大规模推广种植,2002年种植面积已达2 700hm2,截至2014年,海南保亭红毛丹种植面积1.4万亩(667m2,下同),年产量 2 788.24t。
在种植过程中,发现红毛丹的病虫害如下。
海南保亭地区发生的红毛丹黑果病是由吹棉蚧的分泌物被霉菌寄生而引起的,发病于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发病后期果皮颜色变黑,严重时串果变黑。用农药兑煤油,涂沫发病部位,可防治吹棉蚧。云南西双版纳种植区红毛丹的主要病害有果实酸腐病和霜霉病。
另外,红毛丹病害还有炭疽病、叶枯病和藻斑病等。炭疽病为害果实,用氢氧化铜(波尔多液)、甲基硫菌灵、百菌清按使用说明书剂量,结合冬季清园喷施,雨季前喷施。霜霉病为害果实,用氢氧化铜(波尔多液)、甲霜灵锰锌,在发病初期喷施,隔5~7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叶枯病、藻斑病为害叶片,用氢氧化铜(波尔多液)、百菌清、甲基硫菌灵,在发病初期喷施,隔5~7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清除病叶集中烧毁。
据戴碧云(1991)海南保亭红毛丹果园,红毛丹作为引种果树,其害虫多为当地果园转移为害。因此,新建果园不要与老果园毗邻,特别不要与老荔枝园和龙眼园相近,以免老果园的害虫转入新果园危害。目前,已发现为害红毛丹的害虫如下:
2.1 绿鳞象甲[Eumeces squumosus Hypomeces Squmosu(sFabricius)]
绿鳞象甲为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Gurculionidae)害虫。
2.1.1 为害状 成虫从叶边缘啃食叶片,呈半圆形缺刻。
2.1.2 防治 清理果园,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减少来年虫源。冬季对果园进行修枝整形,利用其假死性,摇晃树干,打落成虫,并用盛着石灰、草木灰或万灵粉的盛器承接后处死。用25%的硅硫磷乳剂500~1 000倍液或50%的磷胺800倍液喷施叶片。绿鳞象甲有一定的地域分布,在引种和调出种子、苗木,无性繁殖材料时,要实施严格检疫,以防其传播、蔓延。
2.2 柑橘灰象(Sgmpiezomias citri Chao)
柑橘灰象为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Gurculionidea)害虫。
2.2.1 为害状 成虫在叶背咬食叶片。
2.2.2 防治 方法同绿缘象甲。
2.3 大绿丽金龟(大绿金龟)[Anomala Cuprea(Hope,1839)]
大绿丽金龟为鞘翅目(Coleoptera)金龟科(Scarabaeidae)害虫。
2.3.1 为害状 幼虫主食地下根。
2.3.2 防治 红毛丹果园的金龟子是由可可果园转移为害的,因此,规划新的红毛丹果园不要与可可果园毗邻。药剂用呋喃丹、万灵粉等拌堆肥,可将幼虫杀死,也能杀死部分集中于堆肥的成虫。在4~5月间用泥浆封闭堆肥,厚5cm,使成虫不能产卵。冬耕地深40cm,可破坏其蛹室,使蛹死亡或羽化不良,失去飞翔能力。在成虫大量发生时,喷施50%的杀螟松乳剂1000~1200倍液或0.05%的硫磷或磷胺800倍液防治。
2.4 茶角盲蝽(HelopeltisfasciaticollisPopeius)
茶角盲蝽为茶角盲蝽为半翅目(Hemiptera)盲蝽科(Miridae)害虫。
2.4.1 为害状 成虫和若虫刺吸幼嫩的梢和叶片汁液,使嫩梢和嫩叶扭曲,不能正常生长,严重时造成枯梢。
2.4.2 防治 用乐果800倍液或敌敌畏800倍液,在清晨露水未干时喷施防治。
2.5 荔蝽([Tessatatoma papillosa(Druy)]
荔蝽为半翅目(Hemiptera)蝽科(Pentatomidae)害虫。
2.5.1 为害状 成虫和若虫均能刺吸嫩梢、花穗、幼果汁液,导致落花落果。荔蝽受惊扰时会射出臭液自卫,臭液触及人的眼睛和皮肤可引起辣痛;射在花蕊、嫩叶及果壳上,会使果壳变成焦褐色。大量发生时严重影响产量。
2.5.2 防治 在早春越冬成虫开始活动时,喷施敌敌畏或氧化乐果800倍液,每株喷施7~10kg,最大限度地消灭越冬成虫。第2次喷药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可大量消灭3龄若虫。人工捕捉,在3~5月份产卵盛期采摘卵块销灭。
2.6 白蛾蜡蝉[Lawana imitata(watk)white]
白蛾蜡蝉为同翅目(Homoptera)蛾蜡蝉科(Flatidae)害虫。
2.6.1 为害状 成虫和若虫刺吸植株汁液,危害嫩梢和幼果,造成组织凋萎和落果、落花,并招致煤烟病。
2.6.2 防治 结合冬季修剪,清除有虫枝叶,减少虫源。成虫盛发期,进行人工网捕。若虫和成虫盛发期(云南保亭地区为3~4月份),用80%的敌敌畏或90%的敌百虫500g兑水500kg喷雾防治。3月上、中旬和7月中、下旬,在成虫产卵初期防治效果理想。
2.7 青蛾蜡蝉[Saturnis marginella(Guerin)]
青蛾蜡蝉为同翅目(Homoptera)蛾蜡蝉科(Flatidae)害虫。
2.7.1 为害状 成虫和若虫刺吸植株汁液,大量集中危害幼嫩部分时,造成组织凋零或生长衰弱。
2.7.2 防治 方法同白蛾蜡蝉。
2.8 蓑蛾 大窠蓑蛾[Clania vaiegata Snellen,1879],如小蓑蛾(Acanthopsychesp.)、茶蓑蛾[Cryptothelea minuscula Butler(Maharena)] 为鳞翅目(Lepidoptera)蓑蛾科(Psychidae)害虫。
2.8.1 为害状 幼虫取食叶片,也可危害嫩枝皮层和幼果皮。咬叶成孔洞或缺刻。
2.8.2 防治 结果果园可人工摘除虫囊。在幼龄幼虫期进行药剂喷雾防治。用90%的晶体敌百虫800~1 200倍液或80%的敌敌畏乳剂1 000~1 500倍液、50%的杀螟松乳剂、50%的辛硫磷乳剂进行挑治,消灭危害中心,但虫囊要充分喷湿。
云南西双版纳种植区的虫害主要有荔枝蒂蛀虫、荔蝽和介壳虫。用90%的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防治椿象、荔枝蒂蛀虫和介壳虫(1次/15天);种植时做好大田苗木生物和化学防治措施,新建果园不要与老果园毗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