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荣 高 兵(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112)
●郭文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长春离职干部休养所 吉林 长春 130022)
●刘佳贺(长春市图书馆 吉林 长春 130021)
蛇瓜栽培管理
●周淑荣 高 兵(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112)
●郭文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长春离职干部休养所 吉林 长春 130022)
●刘佳贺(长春市图书馆 吉林 长春 130021)
蛇瓜(Trichosanthesanguina L.)别名蛇豆、蛇丝瓜、大豆角等,为葫芦科栝楼属1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嫩果、嫩茎叶可供食用。原产印度、马来西亚,分布于东南亚各国和澳大利亚,在西非、美洲热带、加勒比海等地也有栽培。我国各地只有零星栽培。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引种。因种子来源缺乏,致使栽培面积受到限制。蛇瓜瓜条形如蛇状,质地柔软。蛇瓜的嫩果每100g中含水分94~95g、蛋白质0.5~0.9g、碳水化合物3~4g、脂肪0.1g、粗纤维0.8g,另外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其他营养成分。民间认为蛇瓜性凉,味微甘,入肺、胃及大肠经,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滑肠的功效。嫩瓜可切片素炒,,也可与肉炒或做汤,清香可口,别具风味。另外蛇瓜的嫩茎和嫩叶也可食用。生果有一种轻微的鱼腥臭味,但是熟制以后则变成香味,微甘甜。成熟果实有苦味,可供观赏或作饲料用。蛇瓜抗逆性强,少有病虫害,为无公害蔬菜,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蛇瓜为一年生攀缘植物,根系发达,侧根多,且易生不定根。茎蔓五棱,绿色,密被茸毛,茎蔓细长,可达5~8m。分枝性强,侧蔓又可发生副侧蔓。叶掌状,3~9缺裂。初期叶片缺裂浅或无缺裂,呈五角形;后期叶片缺裂较深。叶绿色,叶背浅绿色,均被茸毛,叶脉放射状,叶柄长5~10cm,被茸毛。雌雄异花同株,腋生,雄花总状花序。花萼绿色,萼片5,披针形,被茸毛。花瓣5片,初露时青绿色,将开时浅黄绿色,开放后呈白色。花瓣末端有8~10条丝裂并卷曲;雄蕊短,包在萼片中。雌花单生,子房下位,绿色,长5~6cm。雌蕊棒状,柱头二裂。一般在第8~12节处着生第一雌花,以后能连续发生雌花。瓜条细长,长筒形,略弯曲,长1m左右,横径4~7cm,茎部和末端渐细,末端弯曲,形状似蛇。嫩瓜表皮灰白色,并有深绿、浅绿相间的条斑,瓜表皮光滑但不平整,无棱,无刺,无瘤,具蜡质。果肉白色,厚0.3~0.4cm,质松软,含水较少,具鱼腥味,老熟瓜变为红褐色,肉质疏松,不能食用。每个果实中含种子30~40粒,多在果实中下部。种子长方形,表面光滑,浅褐色,形状似苦瓜籽,但较长些,具2条平行小沟,千粒重200~250g,种皮木质化。
蛇瓜喜温暖环境,耐热力强,不耐寒,每年栽培一季。种子发芽适温30℃左右。植株生长适温为20~30℃,高于35℃也能正常开花结果。但低于20℃时生长缓慢,15℃时停止生长。对土质要求不严,耐瘠薄,也喜肥,耐肥,在各种土壤中均可生长,但在贫瘠地种植和盆栽时结瓜小而少。喜湿润环境,因根系发达,也较耐旱。在水肥充足的条件下产量高,品质好。喜光,结瓜期需强光照。如果花期遇连阴雨天或低温会造成落花和化瓜。一般在3月底或4月初播种育苗,4月底或5月初露地定植。在4月底5月初露地催芽直播。播种育苗应于播种前7~10天处理种子。
生长势强,产量高,主蔓第7~8节开始着生第一雌花。以后每节着生雌花,果长1~1.6m。瓜条上部细,下部较粗。瓜皮绿色,粗糙不平,有数条纵纹。瓜肉绿白色,果肉厚而柔嫩,纤维少,品质高。晚熟,耐热、耐湿、耐湿、抗病力强,抗旱力强,产量较高,一般亩产(667m2,下同)5 000kg。长江流域栽培较多。
生长势强,产量高,主蔓第10~12节开始着生第一雌花。瓜条细长,长约100cm,中下部渐粗,横径4~6cm,单瓜重500g左右。瓜皮深绿色,有细褶皱和纵条纹。瓜肉绿白色,肉质软而细嫩,纤维少,品质好。生长快,易老化,晚熟,耐热性强,抗病性好,适应性广。一般亩产4500kg。云南和四川地区栽培较多。
蛇瓜可在大田种植或在庭院栽培。在北方可在大棚内与番茄和结球生菜套种,或零星种植于房前屋后。由于蛇瓜生产采收期长,一年只能种一茬。长江流域以北一般在3~4月播种育苗。生长期可延长至10~11月。华北地区多于春季3~4月阳畦育苗,4月下旬或5月定植,6月开始收获至10月。东北地区宜在3月中旬温室育苗,5月上中旬定植。
蛇瓜可露地直播,但为了提早收获,宜采取育苗移栽的方法。
蛇瓜的种皮较厚,吸水能力差,播种前应将种子晾晒1~2天,然后用70℃的热水烫种,烫种时要不断搅拌,至水温下降30℃后换清水浸种2~3天,期间要去除种皮上的黏性物质,并换清水再浸种,待种皮略软时用纱布包裹保温,置于25~30℃条件下催芽,也可将种子与湿纱按1∶1比例混匀后集中堆放在育苗箱内,上盖一条湿毛巾或湿纱布保湿,将温度调节在28~30℃,4~5天后当有8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育苗。
营养育苗。营养土可用园田土6份、腐熟农家肥4份,同时每立方米的营养土中加入10kg磷酸二铵,混匀后堆放1周即可装钵。
3月上旬,扣棚。3月中旬,将已催芽的种子平放于营养钵中,覆土1.5cm,浇水后覆盖地膜保温增湿,将覆地膜的营养钵整齐摆放于扣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加盖草帘保温。
瓜苗出土后,及时揭掉地膜,苗期内控制浇水。白天温度保持在25~27℃,夜间最低温度应不低于17℃。待瓜苗长出2片真叶后,要浇1次透水,以后要见干见湿,以防水分过大造成瓜苗徒长。当拱棚内温度达到25℃时,应揭开拱棚南侧进行通风。进入4月份拱棚内温度控制在20~23℃,4月中旬后,白天应加大通风量,每隔5天浇1次透水。4月末5月初,白天应揭棚炼苗,晚间盖上,以防晚霜危害。当幼苗长到3叶1心时即可定植。
在5月上旬,整好地,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kg、过磷酸钙75kg、硫酸钙20kg。然后打垄,垄高10cm。零星种植的宜挖大穴,施入基肥后定植,在5月中旬当晚霜结束后,按株距50cm挖穴,穴底浇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将秧苗放入穴中,培土压实。
蛇瓜苗期需经常中耕除草,促进生根。由于蛇瓜根系多,发生杂草时为避免伤根需用人工技除杂草。
在幼苗生长初期,茎蔓长80cm左右时,爬地生长并压蔓,扩大根系生长。此时应搭棚架。立柱和横杆选用5cm粗的松木杆,立柱每3m一根,棚架高2.5cm。每棵秧插1根1cm左右粗的竹竿,引瓜蔓上架,使蛇瓜架的顶部用细杆或粗一些的枝条,用铁丝固定。引蔓上棚前,可摘除侧蔓,或留茎部1~2条健壮的侧蔓作为结瓜蔓,分开上棚。上棚后,不打顶,可让茎蔓任意生长,但最好能引蔓,使茎蔓分布均匀。瓜蔓上棚后,及时追施有机肥,培土,浇水。随时拔除杂草。架顶的瓜蔓要定期绑蔓固定。当蛇瓜长到25cm左右时,为使蛇瓜伸长生长而不弯曲,可在蛇瓜的下部4cm处绑一细绳。绳下系上100g左右的重物牵引蛇瓜顺直生长。
蛇瓜一般不发生病害,虫害也少,是一种无公害蔬菜。在苗期可喷施1~2次800倍液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立枯病。生长期间如果发生蚜虫,可用60%的乐果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施防治。
蛇瓜一般在7月份收获,当瓜皮由白转青时即可收获。采收时不要拿瓜的中间,以免折断,应一只手拿着瓜的顶部,另一只手拿剪刀剪断瓜柄,然后用拿剪刀的手再拿瓜的下部,采收时轻拿轻放,以免折断。采收后每隔10天随浇水追施一次化肥,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化瓜,以提高产量。一般花后10天即可采收。蛇瓜结果能力强,每株可结瓜25根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