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黄素梅现年55岁,正是在她的带头推动下,加拿大安大略省成为西方首个通过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动议的地方行政区。
10月26日,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通过了把每年12月13日设为“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66号动议。在推动66号动议前,黄素梅去年12月就提出了在安省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79号议案。她是西方国家中第一个提出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议案的政界人士。
79号议案的一读二读在安省议会均获一致通过,但今未能列入省议会三读程序,原因是日本右翼势力采用游说、集会、舆论造势等各种手段,百般阻挠。就在安省议会对动议投票和辩论当天,仍有几名蒙面人在议会门前抗议。
根据安大略省议会法,如果今年底不举行三读,79号议案将自动失效。为此,黄素梅决定先争取省议会通过66号动议,再继续争取通过79号议案。
66号动议获通过,意味着今后每年,79号议案都有机会被纳入安省议会的讨论议程,且无需再经过一读二读,只要三读通过,便有望成为法律。简而言之,66号动议的通过,挽救了79号议案,让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立法进程仍可继续。
黄素梅1962年生于香港,曾当过5年的多伦多市教育委员会委员,其间,黄素梅发现,安大略省有1300多万人口,包括近300万亚裔,但大多数人只知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对二战时日本军国主义在亚洲犯下的滔天罪行却一无所知。
黄素梅认为,官方和民间教育在这方面是有缺失的。“欧洲人的耻辱也是亚洲人的,亚洲人的耻辱也是欧洲人的,因为我们都是人类。纪念南京大屠杀和犹太人大屠杀,不是掀起仇恨,而是希望正视历史,确保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这只是第一步。黄素梅等其他有识之士还有更远大的追求:推动加拿大国会立法,使“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成为加拿大国家纪念日,开西方国家之先河。
在我国的高校中,不良的网络信息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意识形态,但高校对于这一问题的管理显然不足。首先,管理难度较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通常是隐性存在,学校难以对其作出具体的判断;其次,高校的管理权限中对于学生意识形态的管理要求并不明确,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学校往往以教育说服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劝告,但这样的方法往往只能解决表面问题,因此效果不佳,最后,高校之间对于不良信息的界定存在较大差异,这一标准的混乱,使得在监管的过程中难以落实相关的政策。
王资逸是来自美国加州湾区的一名华人高中生,3年多来他利用寒暑假多次前往中国偏远地区和南亚贫困地区,为当地家庭捐赠物资,并帮助他们改善社区生活条件。
2014年,王资逸第一次随社团前往尼泊尔,参与当地孤儿院重建项目。在帮助孤儿院改善环境设施、为当地捐资捐物的过程中,王资逸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更有效、可持续地改变当地面貌,改善贫困孩子的生活。
他与其他几位同学一起组织了个社团,希望以扶贫公益的方式,为贫困地区民众摆脱困苦。提起社团的名字,王资逸解释说,社团中文翻译是纳米种子的意思。取其名字就是希望通过小小的种子,经过精心施肥和养育,让它成长壮大,最终结出丰硕的果实。
随后,王资逸找到参加中国宁夏小额贷款扶贫公益项目的机会。两年间,王资逸利用寒暑假先后前往宁夏3次,学期中间还通过网络远程跟进扶持项目。他说,看到这些家庭生活有了改善,更坚定了自己从事这种公益事业的信心。
王资逸的母亲说,家人非常支持孩子利用寒暑假和平时课余时间从事公益活动,“我真切感觉到这两年来他成长非常迅速,进步很大,同情和帮助弱势已是他生活的一部分,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成为他的追求。作为妈妈,我深感自豪。”
王资逸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行为,给他带来了一些荣誉和奖励,其中包括了连续3年获得美国总统义工金奖。然而他说:“荣誉是对我的激励,但不是我的追求。从事公益活动,我更看重的是能够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同时自己也能从中获得宝贵的收获。”
回想起刚跟随父母从中国移民美国的时候,王资逸说自己的性格非常内向,且不善言谈。“经过这两年的锻炼,我的性格发生了很大改变,而且我的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最为重要的是,看到自己的努力的确为当地人带来生活质量上的提升,这种幸福感和成就感是以前所没有体验过的。”王资逸表示,今后将继续在关怀弱势、救助扶贫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11月10日,欧盟和英国在布鲁塞尔结束第六轮脱欧谈判,双方再度无果而终。对于现阶段脱欧谈判的三大难题——“分手费”、公民权利(驻英国欧盟公民)以及英国与爱尔兰边界问题,双方均存在重大分歧。
由于“脱欧”谈判陷入“停滞”状态,特雷莎•梅正面临来自执政党保守党内部的压力。据称,英国议会40名保守党议员已经同意签署针对特雷莎•梅的“不信任信函”,从而触发保守党党魁选举,迫使特雷莎•梅下台。根据规定,这离正式提出挑战领导权所需的人数仅差8人。
同时,反对党领袖科尔宾也向特雷莎•梅下达“最后通牒”,称“要么掌控局势,要么离开”,因为她“虽然正式掌权,却脱离实际”。一系列保守党议员和一些部长同意科尔宾的意见。他们认为,特雷莎•梅已经成为英国“脱欧”进程中的“麻烦”。他们正在考虑各种可能情况,在这些情况下都需要反对首相,以进行党内重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英国媒体11月13日报道,针对正在进行中的“脱欧”谈判,英国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和环境大臣迈克尔 戈夫向唐宁街10号发出一封秘密信函,要求首相特雷莎•梅为“硬脱欧”作准备。
按约翰逊和戈夫的说法,如果英国不为“硬脱欧”作好准备,在“脱欧”过渡期结束后,英国将陷入任人摆布的困境。为此,他们要求特雷莎•梅确保所有大臣“理清思路”,内化于心。
然而,约翰逊和戈夫的这封密信被媒体曝光后,不少反对“硬脱欧”的大臣对两人的语气和用词感到不满,认为他们是在挑衅首相。一名大臣表示,如果特雷莎•梅不能“镇住”这两名大臣,那么她的领导权将进一步受到威胁。
近期发生的诸多事件背后,折射出英国政府目前面临的执政危机,特雷莎•梅的执政压力不断增加,执政权威受到严峻挑战。
然而当地舆论认为,政府执政危机短期内并不会导致梅下台。英国利物浦大学政治学教授乔纳森•汤奇表示,梅目前不会下台的理由有二:“一是她仍致力于英国‘脱欧’,二是现在没有合适的替代者。”
英国“保守党之家”网站撰稿人安德鲁•吉姆森在《卫报》上写道,梅的真正处境比媒体所描述的要好得多,目前对“再举行一次大选”并没有强烈的呼声,保守党内部也没有众望所归的接任者。
总之,随着联名信事件不断发酵,这场没有硝烟的“权力保卫战”已经打响。
庆阳剪纸,俗称花花,也叫窗花。这窗花大多贴在窑洞的窗子上。走进甘肃省庆阳市的农舍,随处可见贴在墙壁上的剪纸花,有些已不再住人的窑洞房舍的窗框上、炕围上,被烟火熏得发黑的剪纸花依然牢牢地贴在那里。剪纸在庆阳,如同五谷杂粮一样必不可少,哪里有人住,哪里就有纸剪的花。
庆阳剪纸历史悠久,作者大都是农村劳动妇女,雪秀梅就是其中之一。“二八闺秀学针线,巧剪花样百家传”。农村女孩五六岁起跟着妈妈、奶奶以及村里的巧手学艺,到十五六岁就能执剪了。一把剪刀到老,生命终止才是艺术活动的终结。古老的剪纸艺术就这样代代相传,并不断得到更新和发展。在他们身上是延续了中国数百年、数千年的传统寄托和温暖。时光荏苒,岁月更替,这种传承一直在持续进行。
年过七旬的雪秀梅从小学习剪纸技艺,母亲和奶奶都是剪纸好手,雪秀梅从小耳濡目染,习得了这门祖传的手艺。雪秀梅虽然只上过五年学,剪纸技艺名不见经传却巧夺天工,凭着一双灵巧的手,把生活剪裁得千姿百态、生动活泼、有情有趣而富有诗意。
千百年来,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变成了古老的剪纸文化在民间一代代继承下来,成了妇女们剪刀下永久的题材。雪秀梅一剪刀一剪刀剪出来的不仅是古拙质朴的“花花”,更是黄土高原农家妇女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对这些题材的取舍剪制来装饰美化家庭环境,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2008年,庆阳剪纸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庆阳民俗剪纸的主要特点是古拙质朴,天真狂野,粗犷而单纯,大胆又自由,有一股浪漫的气韵。因为它粗犷中含有细腻,二者结合,飘逸流动,既有一股内在柔情,又有一股大气饱满的艺术魅力。
为了线条丰富多变、多姿多态,手艺人们还创造运用了梅花纹、云勾纹、锯齿纹、田禾纹、月牙纹、点纹、水纹、花纹等剪法。
雪秀梅与剪纸的情愫颇为深厚。剪纸不仅是雪秀梅从小到大的伙伴,更是陪伴她度过艰难岁月的战友。“那会家庭最困难的时候,我去卖剪纸,供娃娃们上学,给家里买油盐。”李雪梅回忆说,“所以我对这个东西更爱。”
雪秀梅对剪纸的未来充满着希望,“只要是我能会的,能做的,只要我在世上,我就要多留一点手艺在世上,让剪纸一代一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