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郑小溪,姚国庆,姜天,刘倪,李涛,郑诗强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医学工程科,武汉市, 430070
军队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实践与探讨
【作 者】郑小溪,姚国庆,姜天,刘倪,李涛,郑诗强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医学工程科,武汉市, 430070
该文简要阐述了军队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现状。从软件系统的基本架构和主要功能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在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上所进行的探索和研究工作。结合既往取得的成果和效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介绍了目前正在开发的新版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并对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军队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全生命周期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大数据时代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也随之产生日新月异的进步,结合标准化管理程序制定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于规范医疗设备的日常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设备的使用效能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一直以来,军队医院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始终处在国内领先水平,借助于军队管理体系的突出优势,各种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效果都比较好。但是,随着新形势下医疗设备管理要求的不断提升,管理任务的不断加重,加之现有管理系统的更新、改进措施不足,导致现有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管理需要。我院作为军队三级甲等医院,借助近年来医院信息化快速发展建设的契机,通过需求牵引和自主创新,在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探索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于此同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积极探索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新需要,拓展信息化管理新方法和新手段,确保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早在1994年,军队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管理的第一个信息化工具——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就已经开始在全军各级医疗机构推广应用,并且一直沿用至今。该系统通过改进和完善,最终实现了与“军卫一号”系统的集成,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库房管理(入库、出库等)、档案管理(设备台账查询、ABC分类界定等)、动态管理(转级、退役报废)、统计查询、数据传输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各级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是一个飞跃式的进步。但是,随着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系统的现实问题也逐步显现,它只是实现了医疗设备数量和质量等级的管理,对与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其他环节没有涉及,同时其传输仍然是生成压缩包后借助其他途径进行传送,效率和数据可靠性都难以保证。此外,该设备自启用以来,虽然进行了几次更新,但基本功能并未发生太大变化,部分模块的设置已经不符合当前管理实际和相关规定,比如医疗设备ABC分类标准,同时也无法与后续应用于医院的财务、经管和医保等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对接。
为实现军队医院“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提高医院管理效益,2009年,军队管理部门在全军实施军队医院财经管理系统(医信通),该系统实现了医院财经信息、物资信息、经济核算信息的集成,有效提高了医院的成本核算水平[2]。其中用于医疗设备管理的是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该子系统由军队财务部门组织研发,将医院营房、信息化设备等都纳入统一管理,在医疗设备管理环节的重点在于台账管理、应付账款管理和折旧管理,对于设备的采购管理、维护维修、计量质控、使用管理、档案管理等其他环节均未涉及,也无法与原有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实现对接和数据共享,数据统一性也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针对上述现有管理系统的不足,部分技术能力较强的三甲医院纷纷自主研发其他管理系统,辅助解决招标采购、效益统计分析、维护维修管理、计量质控管理、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但是由于各个医疗机构之间管理模式和思路的不同,系统的架构千差万别,基本上也只是在本单位使用[3-4]。总体来说,军队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手段的标准规范性、系统通用性和需求完整性都已经不能符合当前管理要求。
近年来,各级管理部门对于医院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加之医院自身的发展建设对信息化手段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重,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在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和《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指南》等评价指标中对于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都有明确的要求和指导意见。我院2012年被评为“全军数字化医院先进单位”,医院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始终保持较大的力度,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同样成效显著,一方面解决了日常管理的基本工作需求,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下面,重点介绍近年来我院医学工程科在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方面开展的部分探索性研究工作。
2.1 医学工程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5]
2008年,为解决日常管理过程中工作量、信息量不断增大,纸质档案资料过多,信息收集、整理和汇总难度加大,科学管理难以落实的问题,结合当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日常管理工作实际,通过自主研发,开发了医学工程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并在医学工程科全面应用。
(1)基本架构:系统基于医院内网的服务器架设,采用ASP.NET(B/S)的技术架构进行开发,选取MS SQL2005数据库,通过Windows系统IE7.0以上网页访问。
(2)主要功能和现实意义:系统充分融入了当时军地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管理实际中的管理程序和流程,建立了采购管理、大型医疗设备管理、医疗设备淘汰报废、维修管理、计量质控等医疗设备管理模块,同时对科室人员信息管理、科研教学、值班管理、考勤登记等全面管理也实现了程序化和系统化。系统实现了与“军卫一号”数据的相互融合,方便了日常管理中的快速查询和自动匹配,充分满足了当时医学工程科日常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求,同时在科室的动态管理和综合管控上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有效提高了科室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日常工作实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分工明确、各行其责。
2.2 CT远程质量控制系统的开发、推广与应用[6-7]
2011年,按照原总后勤部卫生部的工作部署安排,我院医学工程科着手开展军队大型设备远程质量控制系统的开发与研究,先期主要解决了CT的远程质量控制检测需求,经过近两年的研发和调试,形成了CT远程质量控制系统,并在原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器材局的组织下,先后两次对全军40多家医疗机构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应用培训,2014年在全军推广应用。
(1)基本架构:系统基于PACS客户端进行检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并将采集的图像信息以DICOM格式存储,通过VC结合MYSQL数据库实现质量控制数据的采集、提取和打包,利用军队综合信息网,采用B/S模式完成网络传输,以及数据的提取、汇交、存储和管理与分析。
(2)主要功能和现实意义:系统以原总后勤部卫生部下发的《军队医疗设备临床应用质量检测技术规范》为基础,借助质量控制检测设备获取检测数据,通过软件系统的智能分析和处理功能,自动获得CT应用质量的评价结果。系统有效地实现了CT检测数据的智能化采集、数字化处理和网络化传输,对于改进军队大型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一是实现了CT质量控制检测的远程处理和及时监控,提高了军队CT设备质量控制检测的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优化了检测周期,降低了检测成本;二是实现了CT质量控制检测数据智能化采集和分析,避免了人为干扰,确保了CT应用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三是为军队大型医疗设备的应用质量检测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按照该系统的解决思路,原总后勤部卫生部组织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开展了MRI远程质量控制检测系统的开发,并推广应用。
2.3 监护仪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开发与研究[8]
我院自2003年开始建立三级计量站,开展医学计量检测工作,并于2008年在全军率先开展高风险卫生装备质量控制检测工作,通过不断的工作积累,医学计量和质量控制工作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随着质量控制检测任务的不断加重,加之获取的质量控制检测数据不断增多,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实现信息化管理,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质量控制检测数据,实现管理科学化和客观性,我院医学工程科着手开展质量控制管理系统的探索性研究工作,首先从数量庞大的监护仪设备开始着手,开发了监护仪质量控制系统管理。
(1)基本架构:系统采用基于PowerBuiider(C/S)的技术架构进行开发,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运行。软件接口能够实现数据的导入、导出,同时设计了监护仪生理参数信息的智能采集接口,为后续视频图像采集和图像识别开发提供数据导入接口。
(2)主要功能和现实意义:系统以原总后勤部卫生部下发的《军队医疗设备临床应用质量检测技术规范》为基础,实现了监护仪质量控制检测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和分析,主要包括计划制定、工作量分配、数据登记分析、档案管理等质量控制全流程管理的模块,确保了监护仪质量控制检测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和程序化,有效提高了监护仪质量控制检测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同时系统具有模块开发的特点,能够通过数据窗口对象的开发,解决电气安全检测、呼吸机、麻醉机、高频电刀、输液泵、注射泵等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数据的管理,同样为质量控制工作的实施和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2.4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系统的开发[9]
医疗设备维护维修工作是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质量和使用效率,在实际工作中,设备维护维修数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完整度都远远低于设备档案、台账的管理。为解决该问题,实现维护维修记录登记统计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客观性,我们借助物联网技术中的射频识别技术,开发了手持机设备维护系统。
(1)基本架构:系统采用Visual Studio 2008作为开发工具,系统数据库为SQL Server2005,与数据库的链接方式使用.NET方式。通过开发的RFID手持机管理系统实现中心数据和手持机数据的同步管理。
(2)主要功能和现实意义:系统设计了主窗题、用户登录窗体、设备卡片管理窗体、操作卡片管理窗体和手持机数据同步窗体,通过手持机读写程序实现电子标签的信息读写以及数据库的信息交换,维护维修人员通过RFID手持机,能够实时、准确地读写标签信息并实时保存。该系统的应用有效地规范了医院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工作,实现了设备维护维修信息的动态化管理,确保了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的完整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综上所述,为满足日常管理工作需要,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院医学工程科近10年来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合作,进行了一些开拓性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些突破和进展,但总体来说,以往的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个系统碎片化管理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存在,系统的架构整合还没有实现,导致各个信息系统的数据间的共享和通用性不强;二是尚未融入医院整体管理系统,难以实现与财务、经管、医保等管理系统的全面对接;三是各个系统的深入程度还不够高,建立系统的初衷往往是为了解决部分环节的部分问题,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尚未形成统一链条;四是后续更新和改进没有持续跟进,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管理要求。
基于上述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整合已有研究成果,医院从2015年开始,着手开展新版医疗设备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系统基于B/S技术架构进行开发,选取Oracle 10g数据库,通过Windows系统IE7.0以上访问,能够确保系统对预期数据量的储存和处理能力,操作界面直观简洁。在功能上力求紧贴当前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流程,实现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全覆盖,打通与军卫、军财、医保、经管等所有医疗设备管理相关的系统的信息孤岛,实现各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互联互通和全程数据共享,从根本上解决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信息化管理漏洞。
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基本功能如图1所示。
目前,新版的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主体建设已经基本完成,相关管理细节正在逐步优化,已经启用的模块包括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计量和质控管理、急救设备租赁管理、档案管理和预防性维护管理等,充分利用了原有独立系统的功能优势以及当前在开发系统的整合优势,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新的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在先期需求方案设计和后期系统建设、完善过程中,重点考虑、实现和解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充分立足军地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当前制度、流程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对医疗设备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力度不断提升,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这些都是医疗设备管理的基本操作指南,如何将这些管理要求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予以实现,是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重中之重。同时,为便于上级主管部门实现统一监管,医疗设备信息系统的基础信息、基础报表和统计分析手段等均采用统一标准[10]。整合后的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将建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分类标准,以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医疗设备字典库,进而解决管理流程实施过程中基础信息的唯一性和统一性。
3.2 确保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规范化管理
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涉及计划论证、招标采购、安装验收、维护维修、计量质控、使用管理、淘汰报废等多个环节,目前建设的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一方面涵盖了医疗设备使用和管理部门的工作需求,确保了档案管理和流程操作的信息化,另一方面也充分考虑到了与医疗设备管理相关的医院经济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等多个部门的工作配合需求,比如将效益统计分析、折旧核算等也同时考虑到系统设计上。此外,系统着重解决了各个环节应当实现严格的数据对接、环节嵌套和智能关联,从而在数据登统计、分析应用过程中能够确保严格的数据共享[11],真正解决全生命周期的规范化管理。
3.3 切实满足数据共享、互联互通和数字化管理
如前所述,现有的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手段,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软件应用目标、管理措施、实现方式不一致的问题,各个系统之间的对接和数据共享难以实现,导致各个部门或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不统一,严重影响管理者的决策。因此,系统在功能实现的同时,着力与医院信息化管理和建设部门配合,打通与现有军卫系统、军财系统、OA/HRP等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各个环节之间的数据共享、互联互通和数字化管理,比如各部门医疗设备台账的统一性,采购经费、维修经费与财务预算的关联对接等。
3.4 真正实现管理数据的自动分析和追踪提醒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医疗设备的数量逐年增大,传统的手工统计和分析、人工监测和提醒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工作需要。同时,由于临床医疗工作的应急性、突发性,对医疗设备使用的需求一般时限性较强。因此,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各个环节的及时提醒,如保修提醒、报修提醒、计量质控提醒、资质证件提醒等。智能追踪提醒对于在现有人力资源条件下合理安排工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图1 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框图Fig.1 Function diagram of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近年来,医疗设备在医院发展建设上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各级管理部门对于医疗设备的监督、管理和检查力度不断加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其他国家、军队规章制度、管理办法也相继出台,医疗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愈加严峻。因此,实现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操作、标准化运行已经成为医疗设备管理的基本要求。随着大数据的理念不断深入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是当前和未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加快推进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对于提升医疗设备管理水平、加强管理流程监督、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发挥医疗设备使用效能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荆斌, 张硌, 李巍, 等. 基于医疗设备管理模型的医疗设备流程化管理系统开发[J].中国医学装备, 2015, 12(4): 56-59.
[2] 郭晓军, 刘建平. 军队医院财经管理系统(医信通)应用实践[J]. 实用医药杂志,2012, 29(7): 662-663.
[3] 辛咏萍, 梁军. 医院招投标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建设[J]. 中国医疗设备, 2016,31(3):111-113.
[4] 沙杭, 姬军, 王丹, 等. 医疗设备采购计划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应用[J]. 中国医学装备, 2015, 12(11): 52-54.
[5] 李怡勇, 周理治, 米永巍. 医院医学工程综合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研究[J]. 中国医学装备, 2011, 8(4): 24-27.
[6] 李怡勇, 米永巍, 李涛, 等. 军队医院CT远程质量控制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 医疗卫生装备, 2014, 35(2): 12-15.
[7] 李涛, 李怡勇, 米永巍. CT应用质量检测数字化方案的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 2015, 36(2): 93-96.
[8] 郑诗强, 李涛, 李怡勇, 等. 监护仪质量控制系统开发与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 2015, 36(9): 69-71.
[9] 米永巍, 李怡勇, 李涛, 等. 基于射频设别技术的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系统系统设计与实现[J]. 医疗卫生装备, 2013, 34(10): 27-29.
[10] 张红蕾, 李斌. 关于建立医院医疗设备信息系统的构想[J]. 中国医疗设备, 2011, 26(11): 65-67.
[11] 张维民, 刘伟海. 浅析新形势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及系统化[J]. 中国卫生产业, 2015, 12(4): 147-148.
Practices and Discusses on Medical Equip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Military Hospital
【 Writers 】ZHENG Xiaoxi, YAO Guoqing, JIANG Tian, LIU Ni, LI Tao, ZHENG Shiqiang
Department of Medical Engineering, Wuhan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Wuhan, 430070
This paper brie fl y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military hospitals.From basic structure and main function of the software systems, it gives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of the probes and researches on medical equip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recent years. It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combined with the previous achievements and effects, and then it introduces the ideas and goals of the new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which now being developed. Then it discusses the key problems of the new system which need to be solved.
military hospital, medical equip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ull life-cycle
R197.324
A
10.3969/j.issn.1671-7104.2017.06.017
1671-7104(2017)06-0453-05
2017-03-07
郑小溪,E-mail: wzbme0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