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娟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6)
循证护理在肝硬化肝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刘 娟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肝硬化肝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依据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间接收的共64例肝硬化肝性脑病(H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成两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护理,研究组执行循证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2个月后的病死率及苏醒率差异。结果研究组病死率为3%,苏醒率为87%;对照组病死率为9%,苏醒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对31例肝性脑病患者所运用的循证护理所取得的结果令人满意,本次实验可得出通过采取循证护理的工作方法能够降低病死率,且促使肝硬化肝性脑病昏迷患者苏醒的结论。
循证护理;肝硬化;肝性脑病护理;肝性脑病
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引起发病的主要因素是肠道及身体内部一些有害代谢产物不能被肝脏解毒并及时从体内清除出去,从而通过体循环,透过血脑屏障,最终导致大脑功能紊乱[1]。医院针对肝性脑病的常规护理主要是预防肺水肿、脑水肿、稀释性低钾和低钠血症以及心力衰竭的出现,实际疗效却差强人意。临床医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近年来在肝性脑病的治疗护理中融入了循证护理(evigence-based nursing,EBN)的理念,该理念认为护理期间,quot;证据quot;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护理过程要从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护理个体化。
本文共收集64例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我科收治的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根据两组患者接受护理的身体状况,研究循证护理在肝硬化肝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实施循证护理对肝硬化肝性脑疾病将有实验依据可循。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在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间共接收64例肝硬化肝性脑病(HE)患者,病程1~9年,平均病程(3.4±1.4)年;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52.2±3.7)岁;男性36例,女性28例;依据肝性脑病的临床分期标准[2]将患者分类:Ⅰ期(前驱期)12例,Ⅱ期(昏迷前期)15例,Ⅲ期(昏睡期)28例,Ⅳ期(昏迷期)9例;腹水情况分别为:重度腹水13例,中度腹水32例,轻度腹水19例。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病情、年龄等基本身体状况方面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1.2 纳入标准:①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须在我科治疗;②实验中所有的患者均必须确诊为肝硬化肝性脑疾病。排除标准:①患有较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合并心脏、肾脏等;②患有其他急性或慢性疾病且病情严重;③患有会严重影响研究进程的疾病,如精神性疾病等。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肝硬化肝性脑病的常规护理。主要是预防肺水肿、脑水肿、稀释性低钾和低钠血症以及心力衰竭的出现.
1.3.2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措施。首先建立循证护理小组,对临床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1.4 指标观察:本次主要监测和记录如患者的体温、神志意识、脉搏、血压、瞳孔、心电监测、尿量、呕血与黑便、生命体征等检测结果,以此判断患者的身体病变状况。
实行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2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的苏醒率及病死率。
1.5 疗效判断。显效:患者不需要再腹腔穿刺,腹水减少较明显,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况不再发,日常生活能力完全恢复到正常情况,肝性脑病体征及症状基本消失。好转:患者仍需反复腹腔穿刺,腹水少量减少,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况只再发1次,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正常,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病症均稍有改善。无效:以上所述并发症没有明显改善甚至更加恶化[3]。
1.6 统计分析:数据统计借助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表示,P<0.05时为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个月后,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研究组病死率为3%,苏醒率为87%;对照组病死率为9%,苏醒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对照组的护理疗效明显差于研究组,由此表明循证护理在肝硬化肝性脑病的应用中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
本研究中,肝硬化肝性脑病病情复杂,反复无常,并发症多,治疗时间长,在护理过程中较易发生对患者身体有害的状况。在此病中引进循证护理观念是必然结果。本理念第一步是提出循证问题,给予循证支持,通过以上两步及临床经验资料,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方案。
综合实验结果以及上述所论,从患者身体的实际情况考虑,以患者为中心,针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循证护理,能够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因此循证护理应用面也将会越来越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以下列出循证护理注意事项:
3.1 提出循证问题:每例到我科就诊的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均应与护理知识专业、且实践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先进行沟通,护理人员先了解患者所遇到的问题,然后确定护理过程的循证问题。如:①患者在治疗前、过程中、后是否容易发生电解质紊乱的状况;②什么情况或条件可能会造成患者病情增重,是否会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等。
3.2 给予循证支持:根据临床护理实践,提出循证问题,通过查阅文献,结合患者病情,制定合适、经济、临床的呼吸方案。①肝硬化肝性脑病均有有不同程度腹水现象,导致患者进食量少,长期呕吐,消化道出血,接纳差的同时,大量排放腹水或使用大剂量的利尿剂等,都会导致患者代谢混乱,引发低钾性碱中毒,增加机体对氨吸收量,提高患者血脑屏障通过率,而且低钠血症增加患者出现脑水肿的概率,这些症状都会诱发或增重病情。所以,HE患者应经常检查血气分析及血清电解质等,在碱中毒、低血钾、低血钠等症状出现时,需立即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②HE患者出现负氮平衡的概率较高,需要为患者提供足量蛋白质,但是同时会加重患者的肝脏负荷量,更容易导致肝性脑病的严重,因此对肝性脑病患者应当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限制或补充蛋白质,但是必须保证患者身体功能所需蛋白质。③由于HE患者抵抗力的变弱、机体各器官的功能下降,各类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易诱发感染,加重病情,延缓病情恢复。④患有此病的患者常伴有消化道出血不良症状,积血在肠道分解后形成氨,循环血流量的降低都均会更加重肝性脑病的发展。
3.3 进行循证护理:依据患者病情状况和身体特征实行循证护理,主要分别是下面4个方面内容:①此病患者一般伴有程度不同的腹水并发症,应当避免快速利尿和大量的排放腹水;假如患者因为严重腹水而影响呼吸功能或血液循环时,根据医师的方法给予患者利尿剂,如果效果不好,应当协助医师为患者排放适当腹水来减轻患者疼痛。使用利尿剂时,应留意患者小便的形态、浑浊度等;在排放腹水时,应当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精神意识是否良好,一旦出现昏睡、幻觉等反常症状,应该立即停止排放腹水,严格协助医师对患者给予的相应处理。②HE患者常伴有负氮平衡症状,因此须提供足量的蛋白质,一旦出现并发症时,则进食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量每日应<30 g;出现昏迷征兆时,应停止摄入蛋白质。每日食物应保证足量的维生素,可起到以高糖补充热能的作用。不能自主摄入食物的昏迷患者通过鼻饲流汁进食。③HE的患者出现各种感染和并发症,必须得到医师及时的诊治,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并做好抗感染治疗。
[1]张静,周新民.肝性脑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4,22(2):86-88.
[2]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40.
[3]肖文芳.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8):2247-2249.
R473.5
B
1671-8194(2017)33-02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