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红梅
摘要:数词在汉语中代表着数量的的涵义,但是在汉语言文学中又被赋予了很多其他的内容,在不同语句和段落里都发挥着不同的什么价值作用。汉语言文学中的数次不仅仅是对语言词汇量的丰富,而且在语言表达和文化内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阐释数词在汉语言文学中的功能,分析数词在汉语言文学中的引用及审美价值。
关键词:数词;汉语言文学;审美价值
引言
汉语言文学具有鲜明的包容性,系统性的概括了多个知识体系的特点,富含很多特有的特色,可以有效促进多种文化的完美结合。而在汉语言文学中最重要的语言则一直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对于人类相互交流表达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中华语言在世界的传播越来越广泛,这就要求了语言的发展要更加多种多样。数词是由大量中文数字构成的词汇,在古今的语言传播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无论是古代流传下来的词语、诗句,还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些日常用语或方言词,汉语数词在语言的应用中,不仅仅是对数量的表示,而且还具有了很强的表达功能,在语句中使语言更加简洁生动,富有感染力,有着很强的审美价值。
1数词在汉语言文学中功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词的有些功能会发生转变,但不变的是文化观念和审美价值。数词在汉语中的构词能力强,使用频率高,从“一”到“十”十个数字中,每个数词构成的汉语成语、谚语、俗语及歇后语等固定短语的比率都比同一数词所构成的英语固定短语高几倍甚至几十倍。[胡丽芳.数词在汉语言文学中的运用及审美价值[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6):146-147.]因此在最常见的成语中,我们往往会看到数词的存在,以“八”举例,在词语中被赋予“多”“广”的涵义。如“八百孤寒”(形容许多生活贫困的读书人),“八面玲珑” (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八街九陌”(形容城市的街道纵横,市面繁华),“五花八门”(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八”也是四方(东西南北)和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总称,如“耳听八方”(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灵敏机警),“八方呼应”(形容各方面互相呼应彼此配合),“八方风雨”(四面八方的疾风骤雨,比喻形势骤然变幻,动荡不安)。同时,“八”也特指一些专有事物,比如“八府巡按”(巡按之名,起于明代,非固定职官,临时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担任,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八府巡按”常见于戏曲、小说,民间多视为清廉而有权势的大官),“八仙过海”(八仙:传说的仙人,即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铁拐李、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比喻做事各有各自的办法),“八音迭奏”(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表示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数词在语言的引用中常常不特指数目,而是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通过增加或减少语义内容、增强语势的修辞作用。比如:“五谷丰登”中“五谷”的语义已从精确转化为模糊,泛指农作物。“五彩缤纷”“六亲不认”“株连九族”中的数词都只表示一个模糊概念。还有的表示“多,高”等模糊语义,如“九牛一毛”“九死一生”“九霄云外”等中的数词“九”。[胡丽芳.数词在汉语言文学中的运用及审美价值[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6):146-147.]这样使数词在引用中充分发挥了审美价值,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
又如在歇后语中,数词的运用使之更加形象活泼。如一根头发系石磨——千钧一发;二齿钉耙——有两下子;三手指捡田螺——十拿九稳;四两棉花十张弓——从何弹(谈)起;五脏六腑抹蜜糖——甜透了心;六月天穿皮袍——不是时候; 七斤面粉调三斤浆糊——糊里糊涂;八字写了一撇——差一半;九牛一毛——微不足道;十点才到九点六——差点四(事)。
2数词在汉语言文学中的引用及审美价值
古典诗歌是一门语言凝练、内涵深刻、韵味隽永的艺术。其中,富含韵味是我国古典诗歌作品一个十分重要的审美特征,同时也是我国诗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叶子妍.浅析汉语言文学在诗词赏析中的韵味[J].报刊荟萃,2017(12).]而数词在诗歌的运用有很长的历史,在唐诗和宋词中都广泛应用。
2.1数词表达效果的简洁性
比如“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现”,“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一二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现”。数词通俗易懂的表达了诗句的思想感情,烘托了一种恬静的生活氛围。
2.2数词表义的模糊性
诗歌中的数词有虚指和实指,而虚指通常指代抽象的意思,与实意词语相对应。在语言运用当中,数字不但具有精确的功能,还具有表达模糊语义的功能。也就是说,数字既能表示具体的数字,还带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唐诗宋词中许多妙用的数字传达着内涵深厚的模糊美,这就是数字的模糊性。[张曼.论许渊冲唐诗宋词英译中的数字模糊性[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10):72-75.]比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以上诗句中的“千”“万”“三千”“九”等,这些数词在诗歌中本有具体含义,但诗人为了更能表达内心情感使读者感同身受,将诗中的的数词做夸張处理,增强数词表义的模糊性,更好的传达诗句的情感意义。
2.3数词具有描摹性
数词在诗句中可以营造美好的氛围,丰富人的联想,突出事物的特征。唐曙的《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中“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一诗中,“三晋”和“二陵”产生呼应,更能传神和相衬。又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一联,“三山”“二水”对仗工整,高耸的三山有半截露出青天之外,因为那些浮去遮蔽光辉的白日,白鹭洲把秦淮河分割成二派支流,更加显示出景色的壮丽,渲染了凤凰台美好的氛围。
3结语
无论是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数词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都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其丰富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促进了汉语言的丰富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文化意义。
参考文献
胡丽芳.数词在汉语言文学中的运用及审美价值[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6):146-147.
胡丽芳.数词在汉语言文学中的运用及审美价值[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6):146-147.
叶子妍.浅析汉语言文学在诗词赏析中的韵味[J].报刊荟萃,2017(12).
张曼.论许渊冲唐诗宋词英译中的数字模糊性[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10):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