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科菊
摘要:在Phonics教学中,故事绘本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在拼读教学步骤之后进行,而笔者在一次赛课中,利用了课前5分钟,通过精心设计,和学生分享一个小故事,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由此得到启发:在Phonics课型中,利用课前5分钟的小故事,对主要内容进行巧妙而又简略的介绍是独辟蹊径的做法。
关键词:课前故事;知识性;趣味性;实效性
记得几年前,笔者参加了一次小学英语教学能手比赛,在镇区片赛课时,遇到了激烈的竞争。赛课的规则之一是:课前10分钟见学生,包含5分钟的课前热身,与学生互动,而且这5分钟的互动也在评委和观众的观摩下进行。我的参赛内容是PEP版四年级教材的Unit Four Let's spell 部分,尽管教学设计早已完成,仍然觉得缺少了点什么,症结在于:赛课需要到其他学校,我不了解该学校Phonics的教学情况,担心对于学生学情的预估不足,造成课堂上可能出现种种尴尬情形,而且,我也发现,其他选手因为课前的5分钟没有利用好,导致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由此而知,赛课前的5分钟非常重要,断断不能流于形式。
以下是比赛当天赛课前的五分钟交流时间我的教学片断记录。
(上课铃声响起,我进入教室,欢欣鼓舞状)Hi,kids!I am Miss Huang.Today we will have an English class here.嗨,同学们好!我是要给你们上课的Miss Huang,我们马上要上课了,不过,课前我们还有一点时间,老师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好不好?绘声绘色的故事开始了:有五个兄弟,他们是老大a, (请同学们跟我说一下他的名字),老二e,老三i老四o,老五u,他们叫元音兄弟(同学们听得很专注)这五兄弟长得虽然不高大,a是小辫子,e长得没样子,i是个瘦条子,o是个大肚子,u像个酒杯子,但是他们却很调皮,总爱和他们的邻居——二十一个辅音打架。大家想一想,五个人打得过二十几个人吗?(学生答:打不过)就是嘛!所以,辅音们把元音团团包围了,于是,五兄弟输得一败涂地。因为元音兄弟打输了,辅音们得意洋洋地说,你们打输了,就得改名字,不能叫原来的名字的,得让你们换点别的名字!a就叫“[ ? ]”(闭音节的音,即短音),i 改叫[ I ](闭音节的音,即短音),e改叫[ e ],o改叫[?](同前),u改叫[?](同前),大家想想,改了的名字好听吗?(孩子们沉默,不知如何回答,当然,老师这问题就问的没道理嘛!)于是我故作神秘地说,同学们,如果妈妈叫你:小强,快回来吃饭!你肯定是回答“[ ei ],我来了,如果说成[ ? ] ,我来了,好不好听呢?我手舞足蹈加上夸张的讲述让学生也不自觉地点头同意,不经意间看到评委老师们微笑颔首。
总之,我清清喉咙,继续道:五个元音兄弟打输了,又要改名字,心里高兴不高兴啊?不-高-兴!(孩子们一起说道)所以他们在一起唉声叹气,我也皱着眉头说道,怎么办呢?稍稍停顿一下后,我接着道:不过呢,五兄弟当中的老二e既勇敢又聪明,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说:哥哥弟弟们,不用愁,下回打架的时候,如果辅音们再来包围你们,我就躲在他们后面,悄悄地袭击他们,(按照发音规律,e是不发音的,所以我用了悄悄地这个词)这样我们一定会赢的!这样,五兄弟又赢得了不少战斗,这时候,元音兄弟又能够怎样啊?(孩子们回答;用回自己的名字)我立刻赞道:你们真棒!
话音未落,哨声提醒我该进入正式上课时间了,我赶紧收尾:接下来,我们就是要看看最小的元音兄弟u怎样在他二哥e的帮助下,赢回自己的名字,今天,我们的课题叫做——(我摆出斗士的姿势)字母u的战斗!
通过这次赛课,我发现了课前利用小故事引入主题,是一个很值得推广的做法,接着我在赛后进行了反思,我认为:精彩的课前小故事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一、知识性以及与课堂内容的关联性:
讲故事的目的是在于说清楚一个道理或者一个知识点。“元音字母大作战”的故事就解决了知识性的问题,并且这个故事是与本节课的主题密切相关的。
在这个五分钟的故事里,包含着以下知识点:一、五个元音字母的发音、外形(用形象的句子描写了五个元音字母,如:小辫子、瘦条子、等)。二、长元音和短元音的发音,以及发长音和短音的单词结构( CVC) (CVCE)即:元音字母被辅音字母包围,发短音,而元音字母被前后辅音字母包围之后,还有字母e时,该元音字母发长音,即它本身的音。
二、趣味性:
趣味性是故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离开趣味性,就失去故事的魅力;很多老師运用故事还有一个目的:减低教学内容的难度,使平直的知识变得灵动起来,利于老师带学生在最快的时间内进入到主题学习中。
本课中,我利用“元音兄弟”大战“辅音邻居”的故事,把5个元音字母发长音和短音的情况基本说清楚,对本节课的上课内容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把学生引向一个重要的语音知识点上,但是又不必马上展开难点的突破;同时,故事内容又与课堂知识相对独立,以趣味性代替语音知识的枯燥性。
三、实效性:
设计故事必须具备实效,即:目的明确——讲述清楚、通俗易懂——理解到位,本节课通过讲故事,学生都明白了,元音字母被辅音包围时候,作为“惩罚”会失去自己的本身音(长音),要发短音;而当字母“e”躲在辅音字母的后面时,可以帮助其他的元音,使他们夺回自己本身的发音。因此,故事能够起到很好辅助理解和记忆的作用,即达到了“实效性”。
因此,从课堂效果来看,这个小故事从一开始就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情节入手,使复杂的语音现象变得浅显易懂,甚至在日后的类似学习中也可以不断反复运用这个故事的场景,帮助学生通过这个原理分辨长、短原因的发音要素。
综上,本人认为,教学智慧既来自于冥思苦想中,也迸发于每一次灵光乍现中,俗语说,教学相长,让我们多思考,多积累,相信课前小故事能给我们的课堂带来更多的惊喜。
参考文献:
[1]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意义和运用[J].周梦瑜.教育导刊.2008(03)
[2] 小学低年级英语故事教学实施策略的个案研究[D].王妙芝.西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