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述芳
摘要: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在新课改发展的大背景下,教育的生态化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为例,结合实际的教学过程,对探索性的将生态教育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的过程,提出加强教师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知识的不断学习,提升其生态素养和环保意识,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结合实际法律法规渗透生态法制教育教学以及营造生态课堂氛围将生态文化融入班级的措施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教育生态;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随着我国不断的快速发展,其生态环境也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存在着很多严峻的问题。在党的十八上明确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于对当前国情的考虑,生态文明教育也正式的纳入国民的教育体系。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小,有着极强的可塑性,是对其良知,习惯和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塑造的最佳时期,而小学语文作为一个基础性教育学科,其知识涉及相对较广,感情的表达也最为直接,所以在生态文明的教育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担和责任,将生态文明教育在日常的教学中逐渐的渗透,潜移默化的影响直至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思想,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积极的影响。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在有限的教学环境下,可进行的生态教育教学方式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理性的认识“教育生态”
“教育生态”起源于自然生态这个现状又超越于现在实际的生态状态,其根本的目标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相结合,相辅相成的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策略,其在本质上为教育指明了方向,对各学科健康持续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加强师生对生态环保知识的学习,提升生态素养和环保意识
教师作为学生吸收知识的源泉,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水平,所以要教育好学生生态环保知识的前提是老师首先要汲取更多的专业知识,比如大气保护、森林保护、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等知识,教师都要全面的了解掌握,甚至是我国目前在生态建设方面的进程,以及在过程过程中存在有哪些实际困难,对于这些困难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以及各措施的取得的成效,要做到对大到省市小到身边一草一木的生态环境建设内容的了解,不断对自己生态方面的知识积累和积极学习,给学生做好积极榜样作用的同时可以做到在不经意间对学生环保生态意识的渗透。
三、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针对性教育教学
基于现在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所以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关于生态的课文,教师在对该课程教学前,可以结合學生情况将一些生态知识加入教学的过程中,使得学生学习了课本知识的同时也学习生态知识。
比如是《走,我们去植树》这篇文章教学的时候,可以将课文中的知识进行延伸教育,对于“一棵树是一座绿色工厂”可以抛砖引玉做出简单提问树木为什么是绿色工厂然后慢慢引申至深林对于我们生活带来的积极作用,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解释不同树种的作用,使学生明白树木靠树叶上面的茸毛和粘液来吸附空气中的碳、硫化物,二氧化碳等对人类有害的微粒和气体的同时还可释放氧气,从而达到空气清新的作用,让学生知道树木其实也和人类一样,需要健康的生存环境,需要水分和养料,否则就会生病,所以我们要爱护好一草一木,这样我们有一整片健康的森林才会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又比如是《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收集一些生态环境被破坏后比如水土严重流失,河流严重污染等现象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实际存在的各种严峻问题,原本蔚蓝的星球正在变得千疮百孔,分析讲解这些问题造成的原因以及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前预防和后期改善,应该怎样去保护爱护地球母亲。
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讲解,不断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可以将课堂知识点作为学生和家长沟通的纽带,让学生将学到的环境保护知识讲给家长,不但可以对生态知识进行传播还起到了再次加深学生记忆的作用。
四、结合实际法律法规渗透生态法制教育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是整个教学阶段素质教育的基础所在,对小学生健康人生观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每一个人在呱呱坠地到地球的一刻起就要面对生态环境,就要承担起生态环境保护的重担。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普及渗透《环境保护法》《森林保护法》《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用“防火烧山,牢底坐穿”这样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触犯生态法律的严重后果,维护生态法律在小学生心中神圣不容侵犯的地位,从根本上养成小学生对自然尊重善待的态度和习惯,让生态文明的种子在小学阶段牢牢的扎根在学生的心底。
五、营造生态课堂氛围,将生态文化融入班级
育人先育德。作为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多与学生沟通,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学生,给学生多一些表扬,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教导学生尊老爱幼、尊敬师长、
爱护同学,说文明话,用文明语;动员男同学主动担当,女同学主动积极配合,使学生懂得礼让。
教育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简单的事情做起,如在教室或校园主动捡一次垃圾、主动参与值日、在街上主动做一次不要随地吐痰或不横穿马路的文明劝导。为避免枯燥,教师可主动与宣传部门或生态部门联合,开展生态教育、道德讲堂,同时加强和其他本校或外校教师的沟通,学习借鉴他们的好方法、好经验,通过多种形式给学生传递正能量,将生态文化融入班级,形成人人主动作为的良好氛围。
六、结束语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民族未来。语文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在启蒙阶段,针对小学生的生态教育自然不能甘于落后。生态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还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共同探索,共同实践,不断为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为建设社会主义贡献自己微薄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邹静珊.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析[J].学周刊,2017,(22):59-61.
[2]闫羽.基于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104+106.
[3]杨维龙,周瑛.生态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6,(09):124.
[4]李玲娓.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导师:郭娅玲.湖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