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贵
摘要: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2008年以来财政部相继出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旨在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监狱企业作为一种为服刑人员提供劳动改造岗位的重要载体,必将长期存在与发展,其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尤为重要。
关键词:内部控制 风险防范 完善措施
一、目前监狱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状况
应该说监狱系统一直注重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自身等因素的制约,很多企业的建制环节不够规范,实施环节缺乏有效措施,考评环节尚有待加强。
(一)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组织形式缺位,治理结构不合理。例如,有的监狱企业没有专门的内控部门,有的以内审部门替代,有的片面突出财务部门的作用,集成效应发挥不足。二是内控流程不合理。照搬大企业的流程,与自身实际不接地气,流程与制度偏离不一致,流程过于冗杂晦涩难懂等等。三是控制层面不全面。在组织架构控制环节对涉及“三重一大”问题的设计不够合理,部分企业财务管理方面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原则坚持不好,交叉任职现象普遍存在,违背制衡原则;基建项目的预算失控等也使内控制度流于形式,失去了制度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二)企业文化氛围淡薄,人员素质低
部分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形成企业文化,习惯以传统经验替代规范化管理的措施和手段,依旧认为内部控制只是文件和规章制度,高端管理层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很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关键环节失控,或串通舞弊导致内部控制失灵的现象。有的企业人员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利用企业内控不严的漏洞在经济交往中违规操作,使内控制度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严重损害了企业利益,影响企业发展。
(三)会计系统控制软弱,欠缺失效性
会计作为内控系统的重要环节,对内对外提供诸多决策信息。没有合理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与制衡性原则的相互关系,个别企业账户设置不规范,使用会计科目不准确、过于简化核算,甚至存在以表代账、以统计代核算、人为修改会计数据、隐瞒虚报收入和利润现象;还有的会计出纳一人兼,发票印章一人管,一些重要部门和岗位缺乏严格的监督,会计人员不相容岗位的内部牵制原则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容易导致舞弊和欺诈行为。
(四)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风险意识差
企业外部监督与内部考核作用发挥不力。一是内部政绩、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结构不合理,利润唯上,非财务指标欠缺,没有形成相互关联、互为补充的严密考评系统;二是對失职人员无实质性惩罚,纠错效果不佳,导致员工对内控制度不重视,风险意识日益弱化;三是分散管理、缺乏横向信息沟通,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财务报告与内审报告脱节,造成监督弱化。
二、监狱企业内控机制失灵的原因
企业内控机制失灵的原因,涉及到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以及信息与沟通等多方面的因素,只有认识到位,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促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主体责任不明干扰内控发挥效力
由于多种原因,我国监企分开尚未完全到位,监狱行政机关和监狱企业两个主体之间相互缠绕,导致的后果一是控制主体权责不清,存在控制目标不合一,控制过程混淆、缺失、偏离的弊端,产生控制缺陷。二是内部机构的设计与运行不科学,导致部门间权责重叠、职能或交叉或缺失或过于集中,导致推诿扯皮,执行效率低下。三是企业生产与监管改造之间的矛盾使内部控制的目标脱离靶心,工作重心分歧严重,内控制度失灵失效。
(二)内部压力失衡风险意识差
随着监管改造形势的变化,给生产环节带来的压力越来越激烈,产业转型不到位、管理人员角色不清晰、劳动人员效率不高、重复性低效率作业多等等迫使管理人员的精力和压力无法对正,有压力无动力,有风险无察觉,加之没有发展战略层面的积极引领,更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没有从巴林银行案、中海油新加坡案件中汲取足够的教训,长期以往后果不可想象。
(三)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进展迟缓
信息化系统建设迟缓,信息化手段落后,不能充分利用信息系统之间的可集成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基本模式尚未明确,在独立模式、整合模式或附加模式间摇摆不定,导致高成本而低效能。二是建设步骤迟缓,体系建立基础工作不扎实、对体系建设没有进行科学分析评估、信息系统改造缺乏资金支持等等因素势必造成内控体系建设迟缓,阻碍内部控制工作的进程。
(四)企业文化进展与内控要求不协调
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规范的总和,很多企业缺乏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缺乏开拓创新、团队协作和风险意识,一是容易导致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丧失,没有核心价值观,缺乏凝聚力和集成效力。二是容易误导员工认为以加强内部控制为内涵的精细化企业文化虚而不实,忽视内控环境和风险意识的自觉培育。三是容易将“企业文化”与“领导文化”偷换概念,高级管理层在文化建设中的努力和示范作用固然重要,但如何对其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出现个人专权文化和“一支笔文化”,仍是企业内控的关键环节。
三、提升监狱企业内部控制的应对措施
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的内控组织建设、企业层面控制建设、业务层面控制建设及信息系统控制建设等多个方面,工作的重心在于建立合理的内控组织模式、注重内控的动态化持续性管理、加强监督和评价,促进内控文化升华为企业的核心文化。
(一)合理确定双元控制主体,制定清晰的工作机制
在监企分离尚不到位的前提下,如何理顺双元控制主体间“利益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尤为重要。首先是监狱党委领导班子挂帅,对企业内控拥有决策权。其次是成立专门的内部控制部门,包括财务、人事、生产、法律等成员在内负责日常事务。三是运用审计监督职能,对内控流程的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企业层面和业务层面对内控内容加以明确,对各部门之间的权限进行分解,制定出合理明晰的工作运行机制,列明关键控制点,制定控制措施,确保内控有效运行。
(二)加强动态化持续性管理,有效进行风险防范
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内控流程从建立、检查到整改、修订必须随着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改变相应做出调整和演变,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节奏,成为企业的“安全带”、“保险丝”。我们说,监狱企业从来不会位于高强电网之内,就不会收到风险的请柬。除了跟社会企业一样会面临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等风险以外,监狱企业作为对罪犯进行改造的有效载体还会遇到特殊的政治责任风险。这就需要我们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切实提升风险研判能力、合理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有效发挥内部控制对风险防范的堤坝作用。
(三)完善信息沟通系统,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
完善且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是监狱企业的“亮眼”和“聪耳”, 对外能够帮助监狱企业在参与市场经济竞争中準确、有效、全面地掌握市场信息,对内则是传递战略意图、监控生产流程、报告生产经营效果的重要载体。因此,完善信息沟通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和优化内控系统,是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海尔集团的成功案例证明,文化型战略实施模式中信息沟通模块的作用功不可没,正是运用企业文化手段,实施员工共同参与,积极引领创造一个具有高度亲和力、凝聚力和竞争力的企业,从而奠定了企业文化的坚实支撑。
(四)加强审计检查,建立科学合理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一套切合实际的指标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对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专设考核机构进行定期考核,加强事中控制,做到全体员工参与和细化责任指标分解,使内控制度真正实现闭环管理。运用内控审计和考核评价,对内部会计控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一是综合运用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现场测试、抽样和比较等方法,广泛收集评价证据。二是使用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手段对内控缺陷进行多维度分类、认定和报告,提供有效决策依据。三是对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结合使用,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四、结束语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监狱系统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认识和执行是参差不齐的,在新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问题,认识到内部控制的现状,了解其失效的原因,并按照提出的完善措施严格要求。企业在建立了合格有效的内部控制的环境下,不断的发展,就大大减少了执行的随意和盲目性,降低了经营风险,达到了科学有效、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爱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现状及完善措施[J].会计师,2010(8)
[2]胡建斌.浅论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师,2010(10)
[3]沈庆.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失
效的原因及对策[J].会计师,2010(6)
[4]徐玉德.论内部会计控制构建[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8(12)
[5]张连起.内部控制:一个棘手的任务[J].财务与会计,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