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蕴
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以及进一步扩大开放形成的倒逼压力,都为我们转向高质量发展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在“新巴山轮”会议上系统阐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未来会出现哪些比较重大的趋势性变化,以及现代化建设的路径解读。他指出,在下行压力相对减弱、经济持续趋稳的当下,应加紧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他同时表示,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以及进一步扩大开放形成的倒逼压力,都为我们转向高质量发展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
未来比较重大的趋势性变化
首先,中国经济今后还会延续新常态以来增速向中高速收敛的态势,提高质量和效率可能会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旋律。2010年经济波动中下行,但是最近已经连续九个季度经济稳定在6.7到6.9这个区间,也就是趋稳的态势趋于明朗。下一步可能会趋稳或者说轻微的下降。在这个阶段,下行的压力相对减弱,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就更加紧迫。
第二,传统产业正在逐步达到峰值或者说已经达到了峰值。比如钢铁应该说已经达到了峰值,现在在去产能,经过两年的努力,去了一亿吨;发电装机也已经达到16亿千瓦,未来也不可能再继续大规模扩张。此外,汽车、石化等产业都在逐步进入到一个生产的峰值。与此同时,新兴产业会进入一个新的扩张周期,而且它表现出与传统产业不同的特征,即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所以它的業态也会跟过去呈现出不一样的业态,这些业态都是我们过去很难想象的。
第三,城镇化还会深度展开。中国城镇化进程还没有完成,尽管我们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全球的平均水平,但是还会有相当一个阶段,城镇化率会继续的提高。而且中国的区域空间格局的网络化特征也会比过去更加明显。
第四,能源和主要矿产资源的需求会逐步达到峰值,但未来,我们的能源消耗和排放跟GDP的增长会逐步呈现一个弱的脱钩的态势,也就是说,能源消耗和排放并不会随着GDP继续增长而继续的增加。
第五,中国经济的外溢效应会逐步增强,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关系也会进一步强化,全球份额还会明显的提升。我们现在大概占全球17%的份额,未来,我们在对全球的贡献率可能会稳定在30%左右。而且,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全球的拉动作用和占全球的份额都会继续提升,中国现在实际上正在成为全球商品和资金交换的枢纽,也正在成为全球价值链、资源配置的中心。
新时代的“两步走”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非常激动人心和鼓舞人心的目标,就是我们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按照十九大报告勾勒的路线图,未来可能是要走一小步、两大步,也就是说,用三年的时间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在建成小康以后要按照两步走的战略去推进现代化建设。
如何决胜小康,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打好三大攻坚战:脱贫攻坚、风险防范和化解及污染防治。这三大攻坚战是今后三年必须打赢的。报告还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把原来规划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前了15年;第二步到2050年要建成现代化强国,评判标准有五个纬度,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它是跟“五位一体”所对应的。
未来我们的经济总量是一个时间的窗口,在第一步这一阶段,是跃升全球第一的重要的时间窗口。居民收入水平也会在这一时间段跨越到高收入阶段,我们现在是中高收入。
我们会处在一个经济社会转型的攻关期,攻什么关?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三大关口,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这一次,十九大报告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提出中国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方面表明我们不再像过去那样盲目的追求速度,一方面也说明经过这些年艰苦的调整,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不断具备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中国过去这些年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为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打开了空间。从需求结构来看,投资增速在明显放缓,今年前三季度是7.5%的增长率,如果要扣除投资价格因素,我们实际的增长比GDP增速还要低。就是说我们对投资的依赖度已经在明显的下降。而消费对经济已经成为一个更加重要的动力,而且我们服务业的比重已经稳定在50%以上。
同时,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必然要转向追求更高的质量、更高的品质。
我们的创新正在进入活跃期,也为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最近英国一个公司的报告称,中国独角兽企业已占全球36%,位居第二。新兴的消费模式、产业模式等新经济的扩张为提升产品服务、产品质量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过去几年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已逐步适应增速的下降,转向中高速阶段。在日趋收紧的市场环境下加大成本控制力度,推动兼并重组以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从而提升盈利能力,也为我们转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一个微观的基础。
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为我们转向高质量发展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
进一步扩大开放,也会形成一个倒逼压力,创造很多的机会,越来越多的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与国际一流企业同台竞争,对标国际先进的标杆,会倒逼我们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财经界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