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观视域下八段锦练习中人体脑电、肌电及心电的协同关联作用分析

2017-12-13 19:10毕玉祥雷军蓉熊玮
武术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整体观肌电八段锦

毕玉祥+雷军蓉+熊玮

摘 要:文章旨在对八段锦练习中人体脑电、肌电及心电的实验监测,在中医学整体观视域下,找出八段锦功法“调身”“调息”“调心”代表的部分指标脑电、肌电及心电数据变化过程,分析脑电、肌电及心电之间的变化规律,得出三者之间的协同关联作用,进而分析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过程中强调的“三调合一”境界,从而证明在八段锦练习过程中通过调节身形、控制呼吸,使人体进入和谐稳定的状态,对人的脑部有较好的放松作用,对于脊柱和经络起到牵拉按摩效果,系统形成对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积极影响,起到提高心脏的自我保护机能。

关键词:整体观 八段锦 脑电 肌电 心电 协同关联作用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11—0111—03

健身气功作为中华传统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已经形成一项具有民族色彩的健身运动,在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背景下演变出“调身”“调息”“调心”的养生特点,“三调合一”具有自主调节全身的作用,在现实中人的任何操作活动均不可能脱离身体、心理和呼吸的调节,终其原因在于操作主体是人,而人是一个整体,人体各系统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的整体性结构决定了“三调”各元素之间始终处于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状态,从而达到人与外界环境的平衡、人体内的协调平衡。

1 健身气功“三调合一”的辩证关系

健身气功作为内在修炼的重要形式,其自我调整贯穿于功法的始终,“三调”是达到健身养生、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实现“三调合一”练功境界是我们认识和实践的重要环节。从认识论角度来说,健身气功外在形式虽然以调身为主、呼吸为辅,但是“调身”是进行功法练习的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呼吸节奏与动作相结合,即为呼吸要与动作的开合、升降相适应;第三层次,身心锻炼,通过意识引导动作和呼吸,将功法机理作用于专一部位,使功法效果更加明显。因此,“三调”之间的关系亦可认为“调身”是基础,“調息”是动力, “调心”是核心。[1]通过姿势的调整使得呼吸更加贴合动作,意识的引导使身形和气息更加符合“松紧结合”要求,形正则气合,气合则意随,“三调合一”就是调身、调息、调心融为一体的状态,健身气功锻炼重点突出内在的操作目的,外在的调节是平衡体内的能量运行,就像中医学中内在的气机运行最后通过外在的身心表达。

2 八段锦练习中人体脑电、肌电及心电整体性调节

2.1 八段锦练习中人体肌电的整体性调节

具象思维是个体对其意识中的物象资料进行有目的加工构建、运演、判别的操作活动。是以物象为基础,以意识操作物象的思维活动,而健身气功的锻炼目的就是基于将物象构建与人的各肢体感官,进行加工变革的过程,使我们的功法动作在空间和时间有了合理的位置确定和演练状态调整,最终达到我们所需的锻炼效果。[2]

通过对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运动解剖学和功理效果和具象思维作用分析,上肢功法动作对于肩颈部肌肉调节意识更加明显,意守丹田过程主要体现核心肌群和下肢肌群的调整。在进行肌电测试中,上肢肌肉群均表现出良好的工作状态,其中肩颈肌肉群中斜方肌肌电数据更明显,表明功法可以有效锻炼到肩部的肌肉群,因此对肩颈部不适缓解有很好的锻炼效果;在核心肌群背阔肌和腹直肌的测试中,三、五、六、七式功法可以更好的通过身体核心肌肉群的牵拉作用,使身体内脏得到有效按摩;在下肢肌肉群测试中,股内、外侧肌和股直肌测试数据更明显,有关研究显示,八段锦练习中能够有效促进下肢肌肉群的锻炼,实验中以二、五、七式屈蹲动作对膝关节肌肉群作用更显著,因此对于膝关节损伤恢复和中老年群体下肢稳定性提高有很好效果。在八段锦功理机制的研究中,针对现代社会压力所产生的如颈椎不适和老年人肌力衰退等现象,具象思维在锻炼过程中又能够引领八段锦功法部分动作针对身体不同作用部位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

2.2 八段锦练习中人体脑电的整体性调节

《皇帝内经》中脑的功能就已经初步定义为“奇恒之腑”,脑与目、耳等器官有着重要联系,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大脑参与人体运动过程中的知觉、思维记忆和感官等,用八段锦调息时,由于练功者的入静使得人体从纷杂的外部环境进入一个似有似无的宁静舒适的境界,将连绵的思绪纳入到控制之中,专注于呼吸调整使有关皮层部位处于兴奋状态,而促使皮层的其他区域转入抑制状态。中枢神经元的休息期得到延长,处于紧张的神经系统得到了良好的放松。而大脑皮层的广泛抑制,又使皮层下呼吸中枢被释放,完全进入自动调节状态,意识不再专注于身形进而呼吸得到释放,使练功者处于无虑无为的状态。[3]在实验中,专业运动员表现出更好的放松度,其专注度不再过多集中于肢体动作,而是将呼吸节奏引导动作完成,正如太极拳强调的“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达到三调合一、融会贯通”的境界[4],意识不在专注于身形而得到身心处于冥想状态,此时大脑皮层与植物神经的功能联系加强,同时构建与筋骨肌肉相互协调作用,因此八段锦功法锻炼有效调控脑神经的状态水平,进而影响全身运动的干预调整,缓解精神紧张,与中医养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结合紧密。[5]

2.3 八段锦练习中人体心电的整体性调节

运动过程中,自主神经系统作为心脏血管和内脏等器官的调控中心,其交感与迷走神经的平衡直接反映了运动对心脏的影响程度,实验研究表明交感神经占优势的剧烈运动会使LF成分增加,在八段锦练习实验过程中,运动员的频域指标LF、LF/HF成分下降和HF成分提高,说明八段锦是一项缓慢的运动,具有动静相间的运动特点,同时总功率(TP)值处于上升趋势,反映心率变异性快速变化成分的RMSSD和PNN50在变化程度上专业运动员要优于非专业运动员,说明功法的掌握对心率变异存在一定影响。同时八段锦功法具有柔和缓慢的特点影响着迷走神经的兴奋程度,此时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调节功能加强。健身气功本身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运动,“调心”是核心,通过大脑意识思维的调整可以充分锻炼全身各肌肉群,同时也对相应神经元产生影响,尤其是各种伸展、旋转等脊柱运动,可以使我们的内脏器官和身体经络得到按摩疏通的效果,进而影响血液循环,从而使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平衡加强,迷走神经兴奋更易获得,体现出对心脏和身体机能的整体性保护效果。endprint

3 整体观视域下八段锦练习中人体脑电、肌电及心电的协同关联作用的重要性

在古代哲学的影响下,中医学形成了原始朴素的中医整体观,而阴阳、五行理论是古代哲学的基石,也是中医的核心。[6]古人语:“牵一发而动全身”,而阴阳五行更讲求人与自然的平衡,“天人合一”的中医理论认为,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健身气功·八段锦具备动静相间的运动特点,外动内静,紧中有实,实中存松,使我们身心处于阴阳平衡之中。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体内环境可以通过神经体液系统进行自我调节,八段锦在动功中主要以调身为主,通过肢体动作放松和锻炼功法作用肌群,同时结合静功中调心和调息,使得身体达到心静体松、神与形合、气寓其中的效果。在脑电和心电、肌电的研究中,调心和调息、调身是紧密联系的,自我精神意识的活动主动调整和控制肢体动作,直接影响整体的动作姿势和呼吸吐纳,因此,“调心”的整个环节直接影响了全身骨骼肌肉中的松紧变化和呼吸的节奏调整,进而影响到血管压力和血液循环分配,此时心率变异性直接表达更加明显,交感神经抑制加强,迷走神经兴奋提高了对心脏的调控能力,使我们的身体机能从内至外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效果。因此,从中医学整体观的角度来看,身体并非纯粹的肉体,而是作为身心最真实的认知和实践主体,人的整体性结构决定了三者的独立性会随着功法的锻炼层次逐渐消失,最终形成一个整体,八段锦的练习中“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就是将脑电、心电和肌电锻炼效果表达的独立性减弱,并将三者联系成系统整体,此时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突出了八段锦练习中人体脑电、肌电及心电的协同关联作用的重要性。

4 结语

通过对八段锦锻炼过程中,反映“调身”“调息”“调心”的部分指标肌电、心电、脑电数据的检测实验,在整体观视域下,不再对独立性指标单一检测,可以研究健身气功锻炼状态下练习者体验的直观数据,包括意识思维变化和心理过程,骨骼肌肉群的鍛炼程度,体能变化和呼吸与心率的关系,使反映身心调节指标形成系统网络作用,增强整体与局部的互动关系,练功者能够正确认识“三调合一”是健身气功操作的基准,不仅是功法练习中身心调整的状态,更是在生活中生活化的练功准则,身心调整需要协调统一,只有形正体松,才能达到休养生息的健身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美娟,司红玉,于美刚.健身气功调心途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2]张海波,刘天君.具象思维的概念及其意义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版),2011,

18(05):43-45.

[3]刘文举.八周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对人体脑电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4]王泰东.初论三调合一、融会贯通在医疗气功、健身气功、太极拳中的核心作用(续)[J]. 现代养生,2013(11):15-16.

[5]王世豪.《黄帝内经》养生要诀[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8):158-167.

[6]杜国友,高河永.传统体育养生实践类型论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

Analysis of Synergistic Association of Human EEG, EMG and Electrocardiogram in Eight-Stage Exercise

Bi Yuxiang Lei Junrong Xiong Wei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China)

Abstract:Aiming at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human brain EEG, EMG and ECG in Ba Duan Jin practice, based on the overall view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find out what the indicators of EEG, "EMG", "adjustment", "self-aligning" on behalf of some indicators of EEG, EMG and ECG data changes process, the paper does an analysis of EEG, EMG and ECG changes between the law, obtained between the three synergies, and then analyzes fitness Qigong Ba Duan Jin exercise in the process of emphasizing the "three tune one" realm. It is proved that in the process of Ba Duan Jin through the regulation of stature, control breathing, so that the human body into a harmonious and stable state, the human brain has a better relaxation, for the spine and meridian play stretch massage effect, the system formed on the sympathetic and vagus nerve positive effects, play a role in improving the hearts self-protection.

Keywords:Holistic view Ba Duan Jin EEG EMG ECG Synergistic associationendprint

猜你喜欢
整体观肌电八段锦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田野调查和学术整体观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五)两手攀足固肾腰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四) 摇头摆尾去心火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二) 左右开弓似射雕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推进零售业务标准化转型需要整体观
经皮神经肌电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
女生穿运动鞋与高跟鞋步行腰背肌电比较
基于“整体观”的“韦达定理”教学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