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王哥庄花样大馒头”

2017-12-13 00:08曲佳刘盈君王娟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糖糖花样橡皮泥

曲佳+刘盈君+王娟

“五一”节过后,班里有很多幼儿带来了在“五一”出游期间收集到的刺绣、水墨画、木雕、泥人、面塑等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作品。孩子们对这些艺术作品产生了兴趣,常常观赏、讨论。慢慢地,大家把目光聚焦到了身边的民间艺术——王哥庄花样大馒头。作为崂山地区农村世代相传的手工艺面制品,王哥庄大馒头已有500余年的历史。能工巧匠们在传统花样的基础上融入地方元素,不断创新馒头的花样造型,开发出了口感甜美、造型新颖的“福、禄、寿、喜、老虎、鸳鸯”等系列产品。这为孩子们的探究和创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于是,教师决定组织有关“王哥庄花样大馒头”的活动。

学做“大”馒头

在“王哥庄花样大馒头”活动实施之初,一条“青岛王哥庄花样馒头制作比赛及展览活动”的微信,一下子吸引了教师的眼球。其中呈现的一些馒头蕴含吉祥寓意、色彩浓烈丰富、个头硕大,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当教师将此信息与孩子们分享时,孩子们顿时被各式各样的花样大馒头所震撼。“这馒头好大呀!要多少个人才能吃完呢?”“还有好多层呢!就像蛋糕一样!”“上面还有这么多的图案呢!”“彩色的大馒头能吃吗?”“我吃的馒头都是白色的,这种彩色的馒头不会是橡皮泥做的吧?”孩子们纷纷议论着,看来他们已经对王哥庄大馒头产生了兴趣。

“可是这些漂亮的大馒头是怎样做出来的呢?”“我想去现场看看!”“我也想去看看真的馒头,还想知道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要不周末的时候我们一起去展览现场看一看吧!”教师鼓动着孩子们,并通过班级微信群告诉家长,希望家长利用周末尽量带孩子到展览现场看一看,让孩子观察和感受特色面食的制作过程,获取直接经验。

周一来到幼儿园时,由于周末大部分孩子都去现场参观了,孩子们的话题更多了。“王哥庄花样大馒头可真是漂亮!好多种颜色呢!”“看得我眼都花了!有龙凤呈祥、寿桃、刺猬、盘蛇、牡丹等各种各样的造型和花色。”“我还看到很多寿桃形的馒头堆成了一座山呢!”“我看到有十二生肖造型的呢!”“你们知道吗?王哥庄花样大馒头还有一个名字叫‘花饽饽呢!这是咱们的青岛话!”

这时,教师将自己在参观过程中拍摄的照片与孩子们进行了分享:“你们看到的大馒头都有什么形状的呢?”“寿桃形状的!”“还有像宝塔一样的!”“还有荷花形状的!”“还有各种形状组合在一起的!”“那你们观察到的大馒头用到了哪些颜色呢?”“颜色可多了,就像我们水彩笔的颜色那样多。”“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我看到大馒头上有好多装饰呢!”有个孩子说到了装饰,其他孩子争先恐后地说开了:“装饰得太美了,上面有动物,还有植物!”“就跟真的一样!”……教师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照片投放在活动室显眼的位置,为幼儿可能出现的活动提供支持。果然,在区域活动时间,孩子们纷纷根据图片用橡皮泥进行模仿制作。在分享制作成果的时候,有的孩子发现了问题:“我们看到的大馒头都特别大,可是我们做的太小了,根本就不像大馒头。”“对,展览出来的馒头甚至比我还胖呢!”“可是我们怎么做出那么大的馒头来呢?我们的橡皮泥根本就不够呀!”“让老师多给咱们一些橡皮泥。”……

为了满足幼儿做出王哥庄大馒头的需求,我们在家长志愿者的帮助下,将50多斤的面粉和凡士林做成了自制的“白色橡皮泥”投放在活动室,可真的面对体积如此庞大的“橡皮泥”时,孩子们又有问题了。“这个泥太大了,我的手拿不过来!”“我的也是,手拿不过来,这样橡皮泥就团得不均匀了,这可怎么办呀?”原来,孩子们想要团出老虎、鸳鸯等形状,但是由于橡皮泥的体积太大,他们就无法用手团出这些形状来。手小面大是孩子们没有预想到的问题,他们发现以往用手团、搓、压的方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变化的材料和已有的经验发生了冲突,也给他们提供了继续尝试的契机。“我们可以分开做,我团头,你团身体,然后再合在一起!”“然后我们再用手来变化形状!”“对了,我之前收拾橡皮泥的时候,那些特别大的橡皮泥都是把它摔一摔,然后放在桌子上用双手团成圆形的!”孩子们充分调动已有经验,三三两两地合作尝试起来。

糖糖跟兴兴说:“那我们也来试一试吧!”“老虎的头和身体应该用多大的橡皮泥呢?”“我看图片上两个部分的橡皮泥差不多大呢!”“那我们拿一样大小的泥吧!”“我团一个圆形的头。”“你团一个椭圆形的身体。”于是,他们各拿了一大坨不规则的橡皮泥在桌子上使劲儿地摔,直到这一大坨橡皮泥变成完整的一块,再放在桌子上团,团出自己所需要的形状,然后把它们组合成一个老虎大馒头。“可是这么大的‘馒头放在哪儿呢?泥工板上可放不下。”“我看王哥庄的花样大馒头都放在一个用竹子编成的圆盘上,我问过妈妈那个叫盖垫,明天我从家里带个大的盖垫吧,这样大老虎馒头就能放在上面了。”

第二天,糖糖从家里带来了一个大盖垫,然后和兴兴又一起做了一个大老虎馒头。塑形活动完成了,装饰老虎花纹的细工活即将开始。糖糖说:“兴兴,这两只老虎长得是一样的,我们要把它们装饰成一样才行!”兴兴说:“这还不简单,你做一步,我做一步,形状一样,颜色也一样,不就可以了吗?”糖糖说:“那行,我先来,你跟我做,咱俩开始吧!”两个孩子一人装饰一个老虎馒头,一边观察图片一边装饰五官、身体、脚部,他们很投入也很快乐。可是没过多久,就出现新问题了:“不对不对,你做的眼睛颜色不对,应该是蓝色的,上面的花纹是切出来的,不是捏一根小条粘上去的!还有,你的老虎头上的花纹和我的不一样!”糖糖对兴兴说。由于两个孩子手工能力上的差异,装饰效果上就有了差异:颜色、花纹都不一样。“刚才不是和你说过了吗,你要跟着我做,我做到哪一步,你也要做到哪一步!”糖糖补充道。“可是你做得太慢了,我很着急呀!”“别急,一步一步来,我们才能做出一样的老虎大馒头。”这一次,兴兴的动作慢下来了,和糖糖統一了节奏,统一了装饰手法。两天之后,在两个孩子的努力下,两个虎虎生威的老虎大馒头便成形了。这时,其他孩子做的“龙凤呈祥”“鸳鸯戏水”“寿桃”等造型的大馒头也陆续完成了。endprint

孩子们对于塑造大形体的方法有了新的认识,有的孩子注意了吉祥物的对称性,如鸳鸯戏水、如鱼得水、年年有余等,有的孩子知道了中心装饰和四周装饰的方法,如花开富贵等。

学和面

过了几天,有的孩子提出:“王哥庄的大馒头不仅漂亮,而且能吃。但我们用橡皮泥做的王哥庄大馒头不能吃。”“如果我们也能做真的大馒头就好了。”孩子们在观赏、交流、模仿制作的过程中进行了充分的学习,对新事物的好奇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想把大馒头变成真的。孩子们有了探究兴趣,教师就要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引导他们继续探究。教师对于孩子们的想法给予了肯定:“这个想法不错。如果要做成真的馒头,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先要和面。我见过我妈妈和面呢!面是白色的。”“可是王哥庄大馒头有彩色的呢,这些有颜色的面是怎样和出来的呢?”“我们晚上回去问问爸爸妈妈吧。”教师也赞同孩子们先去作一些了解再动手。第二天,孩子们自然就讨论起和面的事来:“和面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水和面粉兩种材料混合起来!”“可我妈妈说和面有点难,因为水和面的比例要掌握好,要不然会太稀或太干,甚至和不出面的。”“我爸爸说,那些彩色的面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用蔬菜、水果汁做的,一种是用食用色素调出来的!”“对,就像我们画画用的水粉颜料一样,自己调就可以的。”“我爷爷说,王哥庄的馒头都是用食用色素做的,我觉得用蔬菜水果汁会更加健康!”“老师,我们今天可以学和面吗?”“可以呀,老师都已经帮你们准备好了面粉呢!现在哪个小朋友来说说和面要怎么做,注意什么。”

“我奶奶告诉我,和面很简单的,先把面倒入盆里,然后在面粉的中间挖一个小洞洞,把水倒在里面,然后就用手和就行了。”有孩子补充道:“水要一点一点地加,不能一下子倒进去很多,这样面就会很稀。”看来孩子们对和面的步骤、注意点等了解得很详细呢。接着,教师把蔬菜加入到容器中,并且加入适量的水,启动榨汁机,没过一会儿,小盆里就呈现出了蔬菜汁。孩子们非常惊奇,跃跃欲试。但是说说容易,真正做起来的时候就问题多多了。这边有孩子喊:“老师,为什么我的面粉这么黏?都粘到我的手上了!”旁边的小朋友立刻提醒说:“你的水倒多了,所以就会很黏!”“那该怎么办呀?”“水多了加面。”“可是应该加多少面呢?”“这样吧,我们两人合作,你负责加水,我负责和面,要一点一点地加水或面。”那边又有孩子叫:“我的面怎么和不起来,都散了!”“因为水太少了,面多了加水。”……孩子们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重来,再失败、再重来后,他们最终和出了干稀合适的面团。幼儿在亲自动手和面、揉面的过程中,学习迁移已有经验解决问题,获得了有关面与水的结合、形态变化等方面的经验。

做个真馒头

学会和面后,孩子们对做真馒头的兴趣和信心更足了,愿望也更强烈了。但做真馒头是个技术活,完全不同于用橡皮泥做馒头,其中揉面、醒面、发面过程中的用料、时间、力道等要把握好。于是,教师邀请有经验的家长先来给孩子们做示范,他们近距离观察了家长和面、揉面、醒面、塑形全过程。家长娴熟的手艺引来孩子们的惊叹:“用剪刀剪小刺猬的刺比我用手捏得快,而且很漂亮!”“用黑豆做刺猬的眼睛真好看。”……家长刚刚示范完,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学着家长的样子揉一揉、捏一捏、剪一剪。萱萱和阳阳相互合作,先和好了面,准备做一个鸳鸯造型的大馒头。可是每次把面团团圆时总是会出现小裂口:“为什么我团的面总是有裂纹呢?”“我团的面也是这样,这怎么办呢?”想了一会儿之后,阳阳说:“我们可以把裂口的位置藏起来,这样就看不见了!”“怎么藏起来?”“把裂口放在头和身体连接的位置,不就看不见了吗?”“好主意!”按照这个方法,两人做了一个鸳鸯造型的馒头,就在两人准备装饰细节时,面慢慢变软了,没过多久,鸳鸯“塌”了……两个孩子立马叫了起来:“快看,我们的鸳鸯塌了,头都掉下来了!怎么办?”这时,教师走到两人身边对他们说:“你们知道酵母加在里面有什么作用吗?”“酵母会让面团越来越大的!”“而且还会越来越软。”这时两个孩子才明白。就是因为加了酵母,面团越来越软,鸳鸯才塌下来的。“可是怎样才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呢?”“要不我们少加点酵母。”尽管孩子们发现了问题并再次尝试,仍以失败告终。毕竟对酵母的用量、醒面的温度与时间的把握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教师决定引导他们做一些造型简单、立体感没那么强的馒头。“我们可以做一个大一点的荷叶,上面做一朵荷花,这样应该就不会塌了。”孩子们改变了方案。

几个孩子重新尝试制作,这次他们采用的是平面、立体相结合的方式。他们先在面板上把面揉成一个扁圆形,并且用剪刀剪出荷叶的边,然后捏出荷花,荷花大馒头终于做成了。孩子们可高兴了。而另外一组孩子用相同的方法做出了扁扁的桃子形状的馒头,他们还在桃子上用大枣、花生等材料进行了围拢式装饰。下午点心时间,孩子们一脸幸福地吃着自己亲手做的大馒头,尤其是在馒头上加入大枣、花生的幼儿吃得格外香甜。教师意识到可以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拓展辅助材料,鼓励孩子做出个性化花式大馒头。

在新一轮的制作大馒头的过程中,孩子们带来了许多新的辅助材料,如花生、大枣、黑豆、红豆、绿豆等,可以起到装饰作用。“我们的大馒头加上大枣可好吃了!”“我听我妈妈说这些不同的材料好像有不同的讲究的!”“有什么讲究呢?”“就好像我们之前看过的瓶子,上面的花纹和图案都有不同寓意!”“我姥姥说馒头上有大枣是早生贵子的意思!”“早生贵子是啥意思?”“就是祝福刚结婚的人早点生孩子!”“哈哈,太有趣了!”“对对,放花生好像也是这个意思!”……此后,孩子们做的大馒头个个富有个性,并有各种不同的寓意。有的孩子用上了葡萄干,代表着多子多福;有的孩子用上了莲子和栗子,代表着早生贵子;有的孩子用上了核桃,代表着聪明健康……

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所倡导的,幼儿的活动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在制作王哥庄花样大馒头活动中,教师始终坚持将幼儿自主探索、观察讨论与教师引导相结合,克服传统的说教方式,引导幼儿多种感官参与,实现了多领域经验的融合。富有挑战性的材料引发了幼儿新旧经验之间的联系与冲突,幼儿面对新的材料、方法时遇到的问题成为了继续探索的动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糖糖花样橡皮泥
小狗“糖糖”
吃虫子的花
借像皮泥
花样人生
花样美式
花样折纸
有时没有下一次
花样雕塑
0~12月糖糖的润肤小秘诀
海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