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前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策略

2017-12-12 07:52肖燃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幼儿体育教师发展课程

肖燃

【摘要】学前时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热爱运动的生活方式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近年来,各国的学前儿童健康水平日益下降,对儿童以及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本文拟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入手,提出促进学前儿童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体育;课程;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190-02

引言

幼儿学前期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时期,积极的体育活动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传统的观念认为,学前期儿童已经足够的活泼了,不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额外的体育活动,但是已有的研究表明,学前儿童的体育运动水平相对较低,这一错误的观念阻碍了学前儿童的成长。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中指出,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4200万学前儿童处于超重范围。在加拿大,2-5岁学前儿童的肥胖率在8%~11%。美国,有26.7%的学前儿童属于肥胖或者超重。学前期儿童的肥胖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严重。有相关研究指出,拥有超重或肥胖的儿童,在成年后,患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症等慢性疾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而且,肥胖儿童与同年龄正常体重的儿童相比,其自我认知和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体重儿童。[1]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下滑问题日益严重。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其中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肥胖、豆芽菜型孩子和近视孩子的数量急剧增长。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科技高速发展并没有减缓下滑的速度,反而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幼儿园小学化”,“宅童”等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关注。

诚然,儿童的肥胖以及缺少足够的体育活动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依据社会生态学理论,想要了解一个人的发展特征,必须要了解个人所处的环境,以及所属的微观系统。微观系统是社会环境和个体自身的结合。例如,在学前儿童的微观系统里,家庭因素占有较大的重量,幼儿园、儿童的生活环境以及儿童自身的性格也是微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的一日生活中,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拟从家庭环境和幼儿园方面入手,以培养学前儿童体育兴趣、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为目的,提出促进儿童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策略。

一、学前儿童体育教育的价值

1.有利于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形成热爱运动的习惯

3~6岁阶段是儿童形成稳定心理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会像海绵一样来吸取周围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引导幼儿参加体育活动,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的体育游戏。同时,这一时期的儿童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具体运算阶段”,他们对外部环境的认识往往具有具体性和形象性,在选择体育教学材料时,要充分的与儿童生活相结合,这样既可以激发出儿童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培养热爱运动的习惯。

2.有利于促进幼儿身体和智力的健康发展

学前阶段是幼儿身心发育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体育游戏不仅能够帮助儿童四肢肌肉的生长,而且还能够促进幼儿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发育,使幼儿的速度、灵敏性、柔韧性等身体素质得到发展。[3]同时,体育游戏还可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语言沟通能力,并且能在潜移默化中,融合其他学科里所学到的知识。

3.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

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是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积极方式和重要途径,若能从小就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并逐渐养成锻炼的习惯,有助于维护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教师在带领幼儿进行体育活动时,可以引导幼儿形成基本的生活和自理能力,让幼儿既能在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同时也能培养出健康的生活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

二、我国学前体育教育状况

我国的幼儿体育教育是将幼儿身体发育,增强幼儿体质放在活动目标的首位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在具体的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在当今重视知识传授的教育环境下,体育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地位一直处于边缘,虽然在观念上重视幼儿体育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却忽视了体育教育。其次,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形式单一,体育活动的内容形式多以早操,体育游戏和运动会为主,其中以早操为最主要的体育活動。这种大型集体的体育教学活动不符合幼儿年龄的特征,对幼儿体育技能的发展也起不到太多的作用。再次,幼儿教师对体育教育不够重视,缺乏组织体育活动的技能。最后,幼儿园和家长之间没有形成密切的联系,幼儿的发展是个人、家庭和环境互动的过程,每一个环节的作用必不可少。

三、基于幼儿园的干预策略

学前时期形成的积极运动的生活方式会对成年后的健康生活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学前儿童的运动时间越来越少,久坐行为越来越多。美国的开端计划指导建议3-5岁儿童的运动标准:儿童每天至少花费60分钟的时间参与结构性的体育活动;儿童每天必须参与60分钟-几个小时的非结构性体育活动;积极促进幼儿的运动技能发展。美国国家体育教育联合会强调,儿童每天必须花费60-120分钟参与MVPA(中高强度体育活动),这些指导建议都是促进儿童发展的积极建议。但是,根据现有的研究表明,美国只有54%的学前儿童参与了MVPA。[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许多幼儿教师并没有组织体育教学活动的能力,虽然幼儿自主游戏非常重要,但是有组织的体育教育活动能更好的发展幼儿的运动技能,同时,能更好的与标准相协调。据相关研究,我国70%以上的幼儿园体育活动时间占一日活动时间的四分之一,但体育活动多采用集体活动的组织形式,内容也多为体育早操。这种单一集中式的体育活动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运动强度不够,而且幼儿参与度不高,教师又很难关注每个儿童。因此,重视幼儿的MVPA活动非常重要。endprint

1.利用课程间隙开展体育活动

美国学者研究表明,在课程与课程之间的休息时间进行10分钟的MVPA活动,可以显著的增加儿童MVPA的活动时间。传统的幼儿园体育教学与参与课间MVPA活动的两组数据对比发现,参与课间间隙的MVPA活动,每周的MVPA活动时间比传统的多处42.5分钟,每学年可以多出1530分钟。而且,课间的MVPA活动并不需要额外的器械,也不需要对教师进行大量的培训,同时,也能利用起课程间的时间。教师们可以将10分钟的课间时间划分为三个部分。热身阶段,活动阶段和放松阶段。在热身阶段中,教师可采取简单的拉伸运动使幼儿做好活动的准备。在活动阶段中,教师们可以采取模仿动物或者其他能带动起幼儿运动的方式进行互动式教学。在放松阶段中,可以采用輕音乐与幼儿瑜伽相结合的方式使幼儿平静下来,以便融入下节课的内容。利用课间间隙时间开展体育活动,既能调动起儿童的运动兴趣,又能充分利用起零散的时间,同时,还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技能发展。

2.扩充幼儿园体育运动装备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场地、器械的客观因素,我国大多数幼儿教师认为场地、器械不足是制约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原因[4]。美国学者研究表明,在幼儿园中,便携式的运动装备比大型固定器械更能有效的促进幼儿的中高强度体育活动,同时也能显著的减少幼儿的久坐行为[5]。所以,我们幼儿园要转变体育教学活动依靠大型器械教学的思路,开展便携式体育装备的课程,例如以球类开展的各种延伸性体育游戏。这类游戏既可以节约购置体育器材的成本,同时也能更好的培养幼儿的体育技能。其次,要合理运用幼儿园的场地资源,充分开发室内体育活动,例如幼儿舞蹈、幼儿瑜伽等体育活动。

3.加强幼儿园教师的体育教学素养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将健康教育放在所有五大领域之首。但是,我国目前的幼儿园教师普遍不重视幼儿体育教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参差不齐。极少数有体育特色的幼儿园会有专门的体育教师进行指导教学,但大多数的幼儿园基本没有固定的体育教师,要么是由带班老师充当体育教师的工作,要么就是定期聘请一些校外的体育教师进行教学。而且在教学中,教师处于支配地位,限制了学前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过去的20年里,发展幼儿的个性化,培养积极活泼,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幼儿一直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方向。因此,提高教师的体育教学技能,对发展幼儿的体育兴趣非常重要。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游戏与体育技能相结合,在幼儿体育游戏中锻炼幼儿的体育技能。幼儿园可以聘请学前体育教学的专家对幼儿园的教师进行体育教学培训,教师之间也可以定期进行研讨交流。

四、基于家庭的干预策略

仅仅将培养学前儿童积极运动的生活方式寄托于幼儿园的教育是绝对不够的,根据生态学理论,个体会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因此,家长们是否鼓励或参与学前儿童参与体育活动也至关重要。

1.营造适宜运动的家庭环境

在中国,大多数家庭非常注重对儿童才艺、文化知识的培养,儿童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课程上,学前期是儿童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活泼好动也是这一时期儿童的天性,一味的以培养文化知识和才艺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既不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同时长时间的静止学习也损害了儿童的身体健康。而且很多家长认为,幼儿园应当全权负责学前儿童的学习和发展[6]。所以在家里,家长们经常使用电视或者电子游戏来替代自己与孩子的互动交流,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儿童的久坐时间,幼儿也会沉迷于虚拟的电子世界中。据相关研究表明,学前儿童的运动水平与父母的运动水平有显著的相关。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榜样作用对于鼓励学前儿童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父亲的榜样,相关研究表明,对于学前儿童,父亲的榜样作用比母亲的榜样作用影响更大。所以,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父母应当多带孩子参与体育活动,不仅让孩子参与,同时,自己也应当参与其中。

2.加强幼儿园和家长间的沟通

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实际上是双向活动,一方面,家长自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另一方面,幼儿园提供多种教育途径使得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7]。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当建立档案袋机制,实时追踪每位学前儿童,了解学前儿童对哪些体育活动感兴趣,以及每位儿童具体的运动发展情况。这些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段传递至家长手中,有利于家长针对性的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同时,教师也应该积极邀请家长主动的配合幼儿园老师,将学前儿童在家庭或户外的运动状况及时向教师沟通,形成良性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体育技能发展。

五、结论

体育活动对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健康的体魄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幼儿园和家长应当重视体育活动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联系,积极形成良好的沟通方式,共同促进儿童健康茁壮的成长。正如一句拉丁语谚语所说“健全的精神孕育于健强的体魄”。

参考文献

[1]Danielle D.Wadsworth · Leah E.Robinson · Karen Beckham · Kip Webster(2012).BreakforPhysicalActivity:IncorporatingClassroom-Based Physical Activity Breaks into Preschools, Early Childhood Educ J 39:391–395.

[2]S.Kreichauf, A.Wildgruber, H.Krombholz, E.L.Gibson, C.V?gele, C.A.Nixon4, W.Douthwaite, H.J.Moore, Y.Manios and C.D.Summerbell on behalf of the ToyBox-study group(2012).Critical narrative review to identify educational strategies promoting physical activity in preschool, obesity reviews (2012)13 (Suppl.1), 96–105.

[3]文蔡雄.素质教育下的幼儿体育教育思路构建[J].学校体育学,2015年(第5卷)第29期.

[4]张潇洢.武汉地区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5月.

[5]操凯,杨宁.美国SPARK课程对我国幼儿园体育的启示[J].教育导刊,2012年10月.

[6]华晓慧.武汉市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现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5月.2013年5月.

[7]Patricia Tucker1, Melissa M van Zandvoort, Shauna M Burke, Jennifer D Irwin(2011).The influence of parents and the home environment on preschoolers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urs: A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of childcare providers perspectives, BMC Public Health 2011, 11:168.endprint

猜你喜欢
幼儿体育教师发展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
幼儿体育课程合理化设置分析
民办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浅析幼儿体育对儿童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