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稻是我国最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具有较广泛的种植范围。当产生水稻病虫害的时候,不仅会影响水稻的产量,也会降低水稻品质。所以,要提出综合措施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以保证在整体上获得更高效益。在文章中,基于相关案例的分析,研究水稻病虫害的主要特征,并对绿色防控技术合理利用,保证能为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绿色防控技术;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1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132056
在水稻种植工作中,绿色防控技术能对水稻病虫害问题进行解决,也能保证食品的安全性,促进生态与环保。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将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到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并对该技术进行推广,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水稻的生产产量和质量,也能促进环境保护。
1 案例分析
在广西河池市南丹县巴平蛮坝村实施的绿稻花海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面积约666.7hm2,示范区主要作物为水稻,闻名于世的巴平米就产于该示范区内。水稻的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螾。这2种害虫均为迁飞性的害虫,不能在该地区内越冬。为提高巴平米的质量,南丹县人民政府加大对该示范区的投入,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确保了巴平米的产量和质量。
水稻做為该地区的主要粮食,其栽培面积已经达到了13337hm2,为该地区的水稻主要生产区域。同时,该地区的水稻栽培具有深远历史,其种植量得以较大提升,不仅获得更高品质和较高的经济价值,也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是,该地区产生了稻瘟病、稻飞虱病等虫害,严重影响了水稻的质量和产量。同时,该地区农户的防治意识较弱,面对较为困难的经济状况,缺乏药物和机械的防治。所以,导致水稻生产工作面对较大困难。后期,为了对水稻病虫害产生的危害进行防治,该地区推广了绿色防控技术,并对水稻病虫害进行综合治理。在该地区,基于绿色防控应用技术的推广,将其应用到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成立综合防治示范区域,不仅实现了绿色防控,减少施药次数,也能保证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获得更高效益。
2 水稻病虫害特点
对于稻瘟病,其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翌年在水稻栽培季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细胞扩展生病,形成中心病株。当温度、湿度适宜易暴发大发生。基于这样的特性,实行勤查勤防,选用抗性较好的中浙优系列良种,同时实施健苗栽培,重施有机肥,不施或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可较好的减少稻瘟病的发生。
对于稻飞虱。由于该地区为高寒山区,其不能在该地区过冬,其初始虫源均为迁飞虫源。经过4月1日的挂灯后分析,会产生少量飞虱,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逐渐为害秧苗。在6月份、7月份的时候,该虫害会引发高峰期。
对于卷叶螟。也为迁飞性害虫,为害时期与稻飞虱基本相同。
对于纹枯病,在前期发展中比较缓慢,随着后期气温温度的不断升高和雨量的不断增加,将增加纹枯病的产生效率[1]。
3 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的应用
为了对水稻病虫害进行防治,可以为其成立项目领导组、实施组,促进领导工作的积极发展,保证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充分落实。
3.1 尽早配备物资
根据节令,重点实施栽培工作,保证在早期能为其配备充足物资。在水稻生产工作中,可以为其实现示范区域,并促进工作的有性。期间,需要县级农业部门为其执行统一的种子并准备充足物资。如:春雷酶素、假单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短隐杆菌、苦参碱等。
3.2 加强对病虫害发生情况的监测
为了对水稻病虫害进行正确指导,需要促进绿色防控工作的执行。根据水稻病虫害的产生特点,需要分析其流行性、灾害性等。同时,还要对灾害性病虫害详细监测,尤其是稻瘟病、稻飞虱、螟虫等,为其建立定期的汇报制度。还要保证预报工作具备时效性和更为广泛的覆盖面,这样不仅能对其重点监测,也能促进岗位职责得以强化。在4—9月份长期工作中,还需要指派专业人员对其监测,实时掌握各种虫情,也能促进防治工作的稳定执行。
3.3 促进技术的完善性
加大力度对技术进行探索,促进新技术、新农药的完善使用。基于工作的示范性,可以对水稻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还需要基于预防和防治工作,保证其结合性,并根据绿色植保方针,促进新技术、新农药的充分使用。在对其进行防治工作中,需要根据水稻病虫害防治情况,对其进行分类指导,实现分区域治理和预防工作。实际执行期间,为了对预防措施充分落实,要基于杂交稻种植工作,并对其合理布局。同时,也可以使用药剂浸种工作。在移栽前期,可以利用硫环唑对其一次喷洒,将其应用到大田地中,并在生育期对其喷洒。在对新技术和新农药进行推广期间,可以使用电子灭蛾灯、诱杀成虫技术等,也可以使用新农药,进行对比试验。全年,需要在生育期使用生物农药对稻飞虱等害虫进行防治,也可以使用电子灭蛾灯,为其提供长期覆盖示范区,这样不仅能降低农药使用量,也能维护周边环境,促进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执行。
3.4 示范区的构建
3.4.1 推广太阳能杀虫灯,能实现良好的发展效果
根据害虫成虫在夜晚的活动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其趋光性,并利用杀虫灯诱杀成虫,以保证害虫基数在可控防的数量上,如县农业局在示范区内购进175盏的太阳能杀虫灯,并安装好,利用害虫的趋光性来采用物理杀虫,杀灭了大量的害虫成虫,以保证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害虫基数,减轻害虫的危害。在完成这项工作后,基于相关调查和分析,发现田间的灭虫效果更好。同时在示范区内水稻生育期推行使用生物农药,并放鸭除虫。新技术的使用,不仅能降低农药的使用量,达到生产成本的节约效果,也能对环境有效保护,促进实践工作的科学进步和发展,以保证在水稻生产工作中得到有力推广[2]。endprint
3.4.2 养鸭除虫
养鸭在当地是农民的习惯,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状况。同时在水稻生产的季节,放鸭入稻田利用鸭子把害虫消灭,已成当地农民防治虫害的有效措施。在示范区内,为确保家家户户均有鸭养,南丹县人民政府每年投入5万多元,买小鸭资助一些示范农户。使示范区内的稻田都实施放鸭除虫。经调查每亩稻田在水稻生长季(除腊熟期外)放鸭10~15只,可有效防治水稻害虫的危害。同时增施有机肥,提高水稻品质。
3.4.3 利用生物农药防治害虫
在害虫发生的高峰期,为抑制水稻害虫的大发生,利用生物农药防治害虫,示范区在政府的帮助下,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間地头,调查了解示范区水稻田间的病虫害消长情况。当害虫数量超过防治指标时,利用生物农药防治害虫。如2016年7月8日,示范区内的稻飞虱百纵禾有虫5200多头,稻纵卷叶螟的卷包达27包/m2(1~2龄虫包)即用枯草芽孢杆菌+苦生碱各100mL,加水80~90kg喷雾,5d后调查,稻飞虱百纵禾有虫量降到750头,卷叶螾卷苞内幼虫基本死亡,没有扩大卷包量的发生。
4 获取的投资效益
对于经济效益的获取。杂交稻会获得更高效益,其产生的市场价值以及产量也在逐渐增加。当新技术应用到项目中,其获得的经济效益和产量得以明显提升[3]。
对于社会效益的获取。基于对该项目的构建和农民田间学校的发展,促进绿色环保新技术的有效利用,要对技术人才进行培养。对地区内提高人员的水稻防治意识,使其获得防治技术。还要引导农民在掌握传统农业基础上,学会扩展新的产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和进步,保证在规模化发展下,能对农业结构、农村劳动力结构进行挑战,这样在整体上不仅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也能实现和谐进步,从而达到无公害栽培技术的广泛推广。
对于生态效益的获取。基于地区培训工作完成后,农民的病虫害防治意识和防治技术得以提高。特别是电子灭蛾技术的使用,是该地区的综合示范方式。在实际使用期间,能够在晚上对害虫进行消灭,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使用的药量少,也能节约成本,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同时,经过对农民的培训,他们在防治期间也能明确农药的危害,对其剂量合理使用,以减少其产生的污染。
5 总结
基于以上的分析发现,对水稻病虫害进行预防,促使其有效控制,需要加大力度推广绿色防控技术。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对存在的各个要点详细分析,也要促进各项技术的有效推广,以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获取。
参考文献
[1]李丹,刘红梅,何海永,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防效评估[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7):123-128.
[2]何超,青先国.湖南省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现状及发展趋势[J].杂交水稻,2012,27(1):7-10.
作者简介:罗景军(1964-),男,壮族,广西南丹县人。大专,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技推广。endprint